分享

针刺治疗嗅觉障碍选穴规律分析

 昵称29801359 2019-09-27

摘要:目的:通过检索、梳理针刺治疗嗅觉障碍的现代临床文献,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究其选穴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符合针刺或针刺结合其他疗法治疗嗅觉障碍的相关文献,并对其中涉及选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到相关文献28篇,分析发现临床上针刺治疗嗅觉障碍所选取的穴位主要集中在头面部,经络主要涉及手阳明大肠经和经外奇穴,腧穴以迎香、合谷、风池、鼻通最为常用。结论:针刺治疗嗅觉障碍具有按部选穴规律,重视局部选穴,最主要选取头面部的腧穴。

关键词:嗅觉障碍;针刺疗法;选穴规律;迎香穴;合谷穴;风池穴;鼻通穴

嗅觉障碍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该病表现复杂,根据程度和性质分为嗅觉丧失、嗅觉减退、嗅觉过敏、嗅觉倒错、嗅觉幻觉等。有200余种疾病及120种物质可导致嗅觉障碍[1]。本病主要与鼻或鼻窦疾病、外伤、病毒感染、化学物质、手术等原因有关[2]。据统计,成年人中有1%~2%存在有嗅觉问题,65岁以上的人群中则有50%伴有嗅觉问题[3]。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糖皮质激素抗炎、补充维生素及锌剂、改善循环及营养神经、氦氖激光嗅区照射、外科手术等方法。嗅觉障碍,中医称其“失嗅”,古代医书中又有“鼻聋”之称。《外科大成》载:“鼻聋者,为不闻香臭也。”中医药治疗嗅觉障碍常采用内服汤剂、针刺、穴位注射、灸法等手段,临床疗效较满意。尤其是针刺治疗,安全简便,疗效稳定。笔者通过检索、梳理针刺治疗嗅觉障碍的现代临床文献,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究其选穴规律,以期对临床辨治该病起到参考作用。

1文献与方法

1.1文献来源

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因该方面文献不多,检索时间范围为1971年6月至2017年6月。检索目标为针刺或包含针刺疗法治疗嗅觉障碍的现代文献,语种为中文。

1.2检索方法

1.2.1检索策略以“嗅觉障碍”“嗅觉减退”“嗅觉丧失”“失嗅”“鼻聋”等和“中医”或“针刺”为关键词,检索CNKI数据库。1.2.2文献纳入标准临床诊断明确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嗅觉障碍,以腧穴为作用点,以针刺为治疗手段,单独或结合其他方法治疗。1.2.3数据规范化规范文献信息,腧穴用词统一依据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4]。梳理内容包括腧穴名称、取穴个数、腧穴所在部位、腧穴所属经脉、特定穴位情况等。

1.3统计学方法

将分类梳理后的资料输入MicrosoftExcel电子表格,建立数据库进行文献信息保存及统计分析。

2结果

通过检索及梳理,得到针刺治疗嗅觉障碍相关临床文献28篇,分别从选穴运用频次、选穴所属经脉和选穴所在部位进行分析。2.1选穴运用频次统计显示,针刺治疗嗅觉障碍共涉及全身13条经络及经外奇穴的43个腧穴,应用频次共计146次。腧穴按应用频次排序依次为迎香、合谷、风池、鼻通等。见表1。2.2选穴所属经脉针刺治疗嗅觉障碍的临床文献中所选用的腧穴,共涉及11条正经、任脉和督脉、经外奇穴。按应用频次排序依次为手阳明大肠经、经外奇穴、督脉等。见表2。2.3选穴所在部位腧穴的主治与其所属部位密切相关[5]。根据腧穴所在部位分析统计结果显示,针刺治疗嗅觉障碍主要选取头面部的腧穴。见表3

3讨论

3.1病因病机

本病散在于鼻渊、鼻窒、伤风鼻塞等各类病症中,发病原因不同,则病机亦各不相同。中医学认为,脾肺气虚、鼻窍阻塞、气滞血瘀、脉络失营,均易导致嗅觉减退[6]。鼻居面中,是清阳交会之处,血脉多聚之所,气体出入之门户,司嗅觉,属肺系,通过经络相连与脏腑密切相关。若五脏病变,也可直接或间接导致鼻之功能失调,嗅觉失灵[7]。《诸病源候论·鼻病诸候》曰:“若风冷伤于脏腑,而邪气乘于太阴之经,其气蕴积于鼻者,则津液壅塞,鼻气不宣调,故不知香臭而为痈也。”鼻窍壅塞致鼻不闻香臭为基本病机。鼻为肺之外窍,《灵枢·脉度》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可知该病病位主要在肺。

3.2常用选穴部位分析

根据腧穴所在部位分析统计结果,针刺治疗嗅觉障碍具有按部选穴规律,重视局部选穴,最主要选取头面部的腧穴。所谓“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现代研究表明,按病位取穴,刺病之所在具有良好的靶点效应[8]。且“头为诸阳之会”,六阳之气皆会首,针刺头面部具有调动阳气的作用。对“风冷伤于肺腑”所致的嗅觉障碍,温阳行气通窍自然收效较好。

3.3常用经络分析

对针刺治疗嗅觉障碍所选腧穴归属经络进行归纳,应用频次最多的是手阳明大肠经。《灵枢·经脉》曰:“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上夹鼻孔……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可见鼻部的经脉循行与阳明经关系密切。且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肺经循行从胸走手,不过病所,而大肠经循行从手走头,其支“上夹鼻孔”,疏通大肠经气血,不但可以直接治疗鼻部疾病,也能通过调理大肠的功能以助肺气通调,进而改善鼻部的症状。

3.4常用腧穴分析

临床针刺治疗嗅觉障碍的穴位中以迎香、合谷、风池、鼻通使用频率最高。迎香,为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于鼻旁,是治疗“鼻鼽不利,窒洞气塞”的要穴。《玉龙歌》载:“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通玄指要赋》载:“鼻窒无闻,迎香可引。”《针灸大成·考正穴法》载:“迎香主鼻塞不闻香臭。”刺激迎香穴有疏通局部气血,宣通鼻窍,恢复嗅觉的作用。现代相关研究也证明,针刺迎香穴可改善鼻腔的局部循环,增强嗅感神经元的再生能力[9]。合谷,亦为手阳明大肠经穴。大肠经支脉循行经过面部及口唇周围,中医学认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合谷对面口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四总穴歌》亦曰:“面口合谷收。”为上病下取之意。《玉龙歌》云:“头面纵有诸般证,一针合谷效如神。”合谷与迎香两穴配伍,相辅相成、表里通治,共奏宣肺气、通鼻窍的作用,使嗅觉功能改善。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穴,穴在项旁陷处如池,针灸学将其列为搜风要穴。风池穴为少阳经与阳维脉、阳跷脉的交会穴,针刺得当可使针感循少阳经、阳维脉、阳跷脉的走向而达眼、耳、额颞部,这也是风池穴可治疗五官疾病的原理[10]。风池位于脑后特殊位置,刺激风池产生的针感还能调节脑的嗅觉神经功能。鼻通,又名上迎香,为经外奇穴。位于迎香穴上方,鼻骨上凹陷中和鼻唇沟上端尽处。鼻通所在部位为手足阳明经交接部位,阳明多气多血,针刺该穴能使局部畅通、升提阳气。且其深层的解剖位置相当于下鼻甲,含有丰富的静脉丛,可进一步增强鼻的敏感度[11],对恢复嗅觉效专力强。综上所述,针刺治疗嗅觉障碍所选取的穴位主要集中在头面部,经络主要涉及手阳明大肠经和经外奇穴,腧穴以迎香、合谷、风池、鼻通最为常用。

作者:袁国涛 樊园园 单位: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