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中的东北军:南征北战抗击日寇,三十万将士仅剩七万

 袁承志dtau70na 2019-09-27

文/寂寞的红酒

提起东北军,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窝囊和不抵抗。九一八事变中,三十万东北军一枪未放撤入关内,把东北上百万平方公里的沃土让给了日本,三千万东北百姓沦为亡国奴。东北军因此背上了“不抵抗”的骂名。实际上,东北军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窝囊,东北军不抵抗只是高层的决定,和东北军官兵并没有多少关系。因为在整个抗战中,东北军一直冲锋在前,可以说南征北战,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奉命撤到关内。不过东北军虽然主力撤入了关内,但在锦州、黑龙江等地仍然有大量的军队。这些军队对日寇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比如马占山、黄显声、冯占海等东北军(含警察武装)残部。东北军在锦州、哈尔滨等地和日寇展开了激战,给予日寇以重创,特别是黄显声、冯占海等人组织领导的抗日义勇军,声势浩大,活跃在东北各地,打得日寇闻风丧胆。《泰晤士报》曾报道说,“满洲今日对日本人来说,没有一条街道是安全的”。日本关东军自己公布的资料表明,仅1931年—1934年两年半时间里,关东军在东北战死2万7000余人。不过由于日寇实力太强,东北军残部又得不到有力的支援,所以留在东北的部分东北军加入了抗联,继续抗击日寇,直到抗战胜利。而撤入关内的东北军则在张学良的带领下驻守河北、热河等地。

撤入关内的东北军先后参加了热河抗战、长城抗战等多场战役。但由于东北军高层指挥失误、贪生怕死等原因,东北军表现非常差,张学良也被迫下野。1934年,为了消耗东北军的实力,蒋介石把东北军当枪使,让张学良回到东北军,带领东北军辗转鄂豫皖、陕甘等地剿共。由于在剿共的过程中损失惨重,东北军厌战情绪高涨,而蒋介石又逼迫的太紧,加上革命的感召,所以东北军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到软禁,东北军群龙无首陷入内乱。蒋介石趁机瓦解了东北军,把东北军整编拆分为6个下辖2个师的乙种军以及冯占海等东北军别部。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东北军终于有了一雪前耻的机会,各部纷纷奔赴抗日战场,冲到了抗战的最前线。在抗日战场上,东北军一反往日消极作战的常态,在战场上打得非常勇猛。49军、57军和67军在第一时间赶到了上海,投入到淞沪会战中。三个军在淞沪战场上打得极为顽强,所部伤亡惨重,几乎全都被打残了,亲自率部冲锋的67军军长吴克仁更是牺牲在战场上。吴克仁是淞沪会战中唯一一位殉国的中将军长。

51军被调到了徐州战场,在徐州会战中,51军和日军血战蚌埠、临淮关,顶住了日军3个师团的疯狂进攻,之后又驰援台儿庄,屡立战功。徐州会战失利后,51军转战武汉,在武汉会战中和日军激战数月,随后进入大别山打游击。骑兵第2军先后参加了太原会战、豫中会战、豫南会战和第二次长沙会战等多场战役,因为在战争中损失惨重,战马和兵员无法补充,所以不断缩编。抗战胜利后,该军番号被裁减,所辖暂编第14师改隶属第9军。冯占海的63军比骑兵第2军的情况还要差,其部在武汉会战中几乎全部打光。

以上几部在抗战中基本都被打残或者打光,只有53军在抗战中保存下来,建制还算完整。53军先后转战河北、河南、湖北、湖南、云南等地,后又远征缅甸,抗战结束时还代表国民政府赴越南接受日军投降,是东北军在抗日战场上参加战斗最多的部队。整个抗战打下来,东北军数个军仅剩下一个不满员的53军,其伤亡程度可见一斑。

八年全面抗战中,国军共牺牲110多名高级将领(不含追授和病亡),其中东北军将领牺牲24人,占比接近四分之一。一场淞沪会战,东北军就阵亡了五个将军,12个团长,战争惨烈程度和东北军的伤亡可想而知。东北军入关三十万人,加上后来转入关内的义勇军余部,总人数接近40万人。但这三十余万东北军将士到抗战结束仅存7万余人,回到家乡的更是不足十五分之一。东北军将士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向国人证明了:东北军是有血性的,没有一个是孬种。正如一位东北军抗日名将所说:“就是拼光最后一个人,也要拼,如果不拼,我们就没脸再称中国人了!”如果当初不是上级下达不抵抗命令,东北军也许不会拱手让出东北,三十万东北军很可能会和日本人拼命,因为他们都是堂堂正正的中国军人。

参考资料:《东北军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日战争史》、《走向抗战的东北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