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方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完成,但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历经千难万阻,冲破敌人的前阻后追,在完成万里跋涉来到陕北时,当初长征初期携带配备的重型武器已经所剩无几,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有一门山炮被红军战士带到了陕北,这也是红军长征带到陕北的唯一一门山炮,山炮编号为587,正名为“七生五过山炮”,这门山炮虽然外表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是它却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惊险历程。 1935年2月,敌人调集80多个团共计11万余人的重兵“围剿”湘鄂川黔苏区,苏区红军部队是红2、6军团,红军在与敌军激战两个月后,战势越不利于我方,后经商议决定撤出苏区,寻找合适地区,创建新的苏区,4月红军离开集结地经陈家河向北转移途中,我军全歼敌陈耀汉纵队一个旅(敌172旅),陈耀汉得知敌172旅全歼的消息立刻亲率敌174旅支援,而取得胜仗的我军在得知敌情后,立刻急行军突袭在桃子溪宿营地敌军,将其全歼并缴获两门山炮。其中一门就是587山炮,这门山炮在此后几个月的时间里一直伴随红军战士们,在与敌人战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红2、6军团取得辉煌战果令敌人当局震惊,立刻调集130个团的兵力开始大规模“围剿”苏区,红军开始突围,11月红2、6军团在贺龙、任弼时的带领下撤离苏区开始长征。在漫长的长征路途上,红2、6军团经历突破乌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一路上历经多少艰难险阻,而当初的两门山炮也是剩下587号山炮,但是不管路途中遇到什么困难,战士们都不舍得丢弃它。 在长征途中,战士们想尽办法携带它,一路上马驮人扛,最困难时是在过草地的时候,草地中沼泽遍地,一不小心踏上去就会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山炮太重过草地携带不方便,战士们就将山炮拆散,每个人抬一块硬是走出草地,虽然有的战士踩到沼泽中牺牲了,但是后面的战士会想法接过山炮,不知有多少战士为了这个山炮而牺牲,最终将它带到陕北,这也是红军长征带到陕北的唯一一门山炮。 建国后,贺龙元帅想起这门历经万难的山炮,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建设期间设法将它找到,并将它陈列在博物馆中直到今天这门山炮仍然在。 |
|
来自: 袁承志dtau70na > 《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