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菊在历代都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它作为文人墨客丰富而高尚的情感载体,表现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画梅兰竹菊,要求作者在文学、美学、哲学、史学等方面有深厚的知识修养,这些画外功夫都能在四君子画的立意、格调、构图、情趣、神韵及笔墨处理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因此,我们在对梅兰竹菊用心观察、体验、品味时,更要学习和思考。 从现实生活进行观察、分析、提炼和综合,运用形象思维的认识,这中间要经过画家的艰苦劳动,才得以完成从生活到艺术的提升。 在构思作品的探索过程中,由事物的启示而豁然开朗起来的心理现象,称作灵感,也就是认识过程的“飞跃”。梅兰竹菊在宋完明清各朝代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的忠实于生活的真实,偏重于描写客观现实生活,善于精确观察和忠实描写的现实主义表现方法,发展到画家通过典型化的方法,对现实生活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特别是文人雅士们对梅兰竹菊描写比拟是人格化的写照,倾注了画家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这种以物寄情,情感奔放,情绪高昂的创作方法,称之为由事物启示而豁然开朗的心情创作。 画家进行创作,最基本的过程是从观察体验,到艺术构思,到表现手段。整个过程都在画家的“心中”进行,它是一种精神活动,创作方法正源于此,基于此。形象思维决定了画家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创作过程中,画家经过长期的生活积累,被突出的生活现象打动了心弦,因感受的冲动,酝酿出某种情志和创作动机,选择好表现主题,取舍材料,综合概括,发挥想象力,寄情赋意,加以创作,以达到令人陶醉的境界。形象思维是创作方法极为重要的一环,贯穿于画家整个创作过程的精神活动。 构图,传统上称为章法,是绘画作品形式的首要因素。谢赫六法中所说的经营位置,即根据画家创作意图和写生素材,加以艺术组合,成为完美的画面。梅兰竹菊画需要出新,必须如摒弃构图上的程式化,在探索中突破常规,独具匠心地经营位置。 作画先要立意,要选择描绘对象,对梅兰竹菊而言,如何在尺幅之间表现高达数丈的木本花卉与低仅盈尺的草本花,既要描绘花木横斜俯仰各种姿态,又要使画面疏密有致,主次分明,这在构图上都要殚精竭虑,在探索中求变求新。 中国画的构图从来不拘于某种定式,每一种形式会有多种变化,布局是千变万化的,有的画面甚至是满构图,均衡布图,在平稳中求变化,造就了形式上的美感突破。 画面效果在创作过程中始终随画家的情感而变化,是画家情绪很直观的展露。一幅画中的用色能够反映画家的喜好、性格和素养。性格内敛都用色也许严谨、淡雅,性情开放者多数用色大胆、艳丽。如何让用色雅而不俗、厚而不腻、淡而不灰?这需要画家长年的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自然界的梅兰竹菊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而文人画中的梅兰竹菊要求形神兼备,从“应物写形”到“以形写神”,再到“以神写形”,这种变化是从重视外在形态美达至内在气质美的认识上的突破与升级。以神写形是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小至局部处理,大到整个画面的效果,处理的水准将直接影响画作的神韵和意境。 要营造作品的意境,画家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修养,以及对梅兰竹菊深入的感受和认识,加上作品的精确的立意与独特的形式,让作品既表现了自然植物的情趣,又具有深远的寓意和灵动趣旨,从而经营出全新的引人入胜的境界,艺术感染力即跃然纸上。 若喜欢,点个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