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与敌对战,既谨慎小心,步步为营,又计谋百出,用兵如神,其见识和谋略,在三国时期堪称一流。 陆逊,字伯言,所在的家族是江东大族。但陆逊并不完全依靠家族,他二十一岁成为孙权部下,从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等低级军官做起,逐步成长为吴国最高的军政统帅,出将入相,“社稷之臣”。在此过程中,陆逊展现了卓越的见识和谋略,为巩固和发展东吴政权立下赫赫战功,因此得到孙权的器重和信任。 陆逊担任海昌屯田都尉时,恰逢连年干旱,民不聊生,许多百姓铤而走险,落草为寇,会稽山贼潘临造反多年,官府也无法平定。陆逊到任后,果断开仓救济灾民,安抚百姓,组织生产自救,又招募青壮年入伍当兵,然后率部征讨潘临,并很快将其剿灭。 牛刀小试,陆逊便取得不错战绩,从此得到孙权的重视。孙权不仅提升陆逊为定威校尉,将自己的侄女(孙策的女儿)嫁给陆逊为妻,还经常与陆逊讨论治国策略。 陆逊认为,“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建议孙权应该扩充军队,挑选精锐兵卒,荡平境内贼寇。孙权采纳陆逊的意见,任命陆逊为右部督,都督会稽、鄱阳、丹阳三郡军事。 陆逊的主张,实质是攘外必先安内。从历史的经验和规律来看,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无疑是正确的,只是,一千多年后的蒋某人利用这个思想来镇压进步势力,这才被用坏掉了。 陆逊任右都督时,费栈受曹操策反,在丹阳煽动山越闹事。陆逊受命前往征讨,其军事才能得到初步展示。 当时,费栈人多势大,而陆逊带去征讨的兵马较少,敌我兵力悬殊。陆逊决定以智取胜,命人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夜里派人潜入山谷吹号击鼓等,布置疑兵,制造声势,化解敌军士气,然后集中手中不多的兵力,以少胜多,很快就打败了费栈。 打败费栈后,陆逊勒令各山区越族居民迁徙到平原地区,编入户籍,种田纳赋,又从中挑选强壮者从军,得到精兵万余,“宿恶荡除,所过肃清”,不仅化解了山越等反叛,还使东吴统治得以加强和巩固。 陆逊的做法,有人为他点赞,也有人表示反对,其中又以会稽太守淳于式的反对最为激烈。淳于式认为,陆逊抽调精壮民众从军,扰乱了辖区百姓的生活,使百姓愁苦不堪,是非法的,上表向孙权参了陆逊一本。 但陆逊并不记恨淳于式,反而认为淳于式是一位好官,向孙权推荐淳于式。孙权问:“淳于式控告你,你为什么还推举他?”陆逊说:“淳于式想休养百姓,所以控告我。如果我诋毁他,那是混淆圣听,此风不可长。”孙权因此对陆逊更加佩服,称赞说:“这是长者才能做到的事,一般人是不能做到的啊。” 陆逊能从国家利用出发,正确区分政见不同并不等于政敌,不计较个人恩怨,向孙权推荐淳于式,不仅体现了他的胸襟风范,也体现了他的见识和智慧。 建安二十四年,孙权与吕蒙定计谋取荆州。当时,替刘备坐镇荆州的关羽正在围攻樊城,与曹仁交战。为隐蔽企图,放松关羽戒备,驻守陆口的吕蒙称病返回建业,途经芜湖时,顺道去见陆逊。 陆逊认为,关羽为人恃勇而骄,他若听到吕蒙因病返回建业,对东吴必定更加没有防备。建议吕蒙见到孙权时,应该好好谋划,趁机袭取荆州。 吕蒙回京,孙权问谁可替他在陆口指挥,吕蒙推荐陆逊,说:“陆逊考虑事情深远,有担当重任的才干,而且名声尚未远扬,不会被关羽重视。”孙权于是任命年仅三十六岁的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驻守陆口。 陆逊到陆口,利用关羽的性格弱点,以谦卑的言辞写信给关羽,表示仰慕关羽的丰功伟绩,绝不敢与关羽为敌,又怂恿关羽应在曹军援兵到来之前赶紧攻下樊城。 关羽收到陆逊的信,果然放松了对东吴的警惕,将留在后方防备东吴的兵力抽调到前线去对付曹军。陆逊见袭取荆州的时机已经成熟,立刻上报孙权。孙权于是秘密命令吕蒙和陆逊分道袭取荆州江陵、南郡等地,斩杀关羽。 因为袭取荆州有功,陆逊被任命为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接着,陆逊又先后打败蜀将詹晏、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收降陈凤、文布等数万人,因功被提升为右护军、镇西将军,封娄侯,镇抚荆州。 黄武元年,刘备执意伐吴,亲率大军沿江东下。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统领朱然、韩当、徐盛、潘璋、孙桓等部五万人抗拒蜀军。 这些将领,有的是孙策的老部下,有的是孙权的同族或亲戚,所以一开始都很骄傲自大,不服从陆逊的指挥调度。 陆逊手按宝剑说:“刘备是天下闻名的强人,连曹操都忌惮他,如今他率大军进入我国境内,是我们的强劲对手。诸位都受过国家大恩,应该和睦相处,齐心合力消灭强敌,以报国家;但是,你们却不服从我的指挥,究竟为什么?我陆逊虽为一介书生,却是受了主公的委任。主公之所以委屈各位作我的部下,是认为我还有一点点可以称道,就是能忍辱负重。大家各有职责,岂能推辞!军有常法,不可违犯!”一番话,把这些骄兵悍将都暂时震住了。 在这里,我们之所以说“暂时”,是因为这些将领当时其实时口服心不服,直到陆逊以计谋打败刘备后,诸将才真正心服口服。 战后,孙权得知这些情况,问陆逊当初为何不举报那些不听指挥的人。陆逊说:“我受主公恩德深重,而这些将领,或是陛下的心腹爱将,或是陛下的得力助手,或是国家功臣,都是陛下应当依赖、共同成就大业的人。我仰慕蔺相如、寇恂以国事为重,委屈求全的作法,为的是有利于国家大事。” 部下能以大局为重,自觉维护内部团结,当领导的谁不喜欢?孙权闻言大喜,由此更加信任和器重陆逊,加陆逊辅国将军称号,兼任荆州牧,封江陵侯。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我们回到之前的话题。陆逊受命大都督后,鉴于刘备蜀军的声势,决定采取主动后撤,诱敌深入,集中兵力,伺机破敌的策略,率部退至夷陵、猇亭一带,与蜀军相持。 孙桓不听陆逊调度,率军在夷道抗击蜀军前锋,被蜀军包围,向陆逊求援,遭到陆逊拒绝。将领们都说:“孙将军是大王的同族,如今被围受困,为什么不派兵救援?”陆逊答道:“孙将军深得军心,城池坚固,军粮充足,不必担忧。我的计划成功之后,我们不救孙将军,对孙将军的包围也会自行解除。” 可见,陆逊拒绝救援孙桓,并非是因为孙桓不听调遣,公报私仇,而是以大局为重,从整体战局考虑。后来,陆逊打败刘备,包围孙桓的蜀军果然自动撤离。孙桓见到陆逊,坦言道:“我最初确实埋怨你不来救援,现在事情已明朗,才知道你调度有方。”这也是后话。 陆逊坚守不出,而刘备却求战心切,于是便故意派吴班率领数千人在平地立营,以引诱吴军,又在附近多设伏兵,只等吴军出击。吴军诸将不知有诈,皆欲击之,陆逊却一眼就看出这是刘备的诱兵诡计,阻止诸将出击。不久之后,刘备果然只好把伏兵都撤走了。 陆逊坚守不战的策略令蜀军无计可施,刘备于是下令在夷陵狭长地带设立数十个营盘。双方就此相持了七八个月,时至盛夏暑热,蜀军无法急战速胜,兵疲意懈,放弃了水陆相互策应的战术,命水军移驻陆上。 而此时的陆逊,就像是一匹精力旺盛且无比嗜血的头狼,紧盯着蜀军的一举一动,并时刻准备着给蜀军致命一击。等到蜀军把水军移驻陆上,陆逊认为击破刘备的时机已经成熟,立刻上表孙权,请求出击。 黄武二年六月,陆逊将要向蜀军发动进攻,部下将领都认为,发动进攻,应在刘备立足未稳之时,如今蜀军已深入吴国五六百里,和吴军对峙了七八个月,占据了险要,加强了防守,现在进攻不会顺利。 但陆逊却认为,刘备是个很狡猾的家伙,再加之经验丰富,蜀军刚集结时,他思虑周详,吴军无法向他发动攻击。如今蜀军已驻扎很长时间,却仍找不到吴军的漏洞,将士疲惫,心情沮丧,再也无计可施,正是吴军对他前后夹击的好机会。 陆逊虽然坚决主张攻打蜀汉,但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下令先向蜀军的一个营垒发动攻击,加以试探。结果,战斗失利,将领们因此冷嘲热讽道:“白白损兵折将!” 陆逊也不气恼,随即命令全军战士每人拿一束茅草,火烧蜀军连营,又乘势率领各路军队全面出击,一战而大败蜀军,斩杀蜀将张南、傅彤等,收降杜路、刘宁,缴获军资无数,迫使刘备狼狈败退至白帝城。 刘备逃往白帝城,东吴有人建议乘机追击,进攻蜀国。孙权征询陆逊的看法,陆逊认为,“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主张放弃追击刘备,调整兵力防备曹魏。不久,魏军果然发兵大举攻吴,但因为陆逊未雨绸缪,无功而返。 此时,蜀汉与东吴正在和谈,试图重新建立联盟关系。刘备听说魏大举攻吴,便写信威胁陆逊说:“曹军现已抵达长江、汉水一带,我将再度率军东下,将军认为我能否这样做?”陆逊强硬回信说:“贵军新败,元气尚未恢复,所以才与我国恢复关系。你的当务之急是养好创伤,修复元气,没有闲暇对外用兵。如果阁下不慎重考虑,欲图率残兵败将再次前来,恐难逃覆灭之下场。” 黄初七年,孙权与陆逊定计,命鄱阳太守周鲂向曹休诈降,诱使曹休出兵接应。曹休未辨真假,率兵十万深入吴国地界。孙权于是拜陆逊为大都督、统领六师和禁卫军,又以朱桓、全琮为左、右督,各统兵三万,在石亭袭击曹休。 曹休发觉被骗,但自恃兵马精多,仍与吴军作战。陆逊自为中部,令朱桓、全琮左右夹击,大败魏军。魏军败走,陆逊等督军追杀,直抵夹石,擒杀魏军一万余人,缴获牛马骡驴车乘万辆,军资器械无数。曹休残部幸得贾逵接应方得生还,不久因气愤发病而死。 嘉禾三年,诸葛亮派人联络东吴协同攻魏,孙权答应,派陆逊与诸葛瑾率万余人进至江夏、沔口,准备进攻襄阳,派孙韶、张承率万余人进抵淮河,准备进攻广陵、淮阴,自己则亲率大军十万进驻巢湖口,准备进攻合肥新城。 魏明帝曹睿闻报,一面亲率水师救援新城,一面命守将张颖等力战拒守。孙权多次攻打新城,终不能克。当时,吴军患病者甚多,加之曹睿统率的大军即将到达,孙权遂撤围退兵。 陆逊派亲信韩扁给孙权送信,不料韩扁在返回途中被魏军巡逻兵抓获。诸葛瑾获知韩扁被抓,十分恐惧,写信给陆逊说:“敌人捉住韩扁,完全掌握到我们的底细。而且现在江水干涸,应当赶紧撤军。”陆逊却一点也不紧张,甚至还派人去种豆,并如往常一样与诸将弈棋、射戏。 诸葛瑾实在坐不住了,亲自去见陆逊。陆逊认为,陛下(孙权)已大驾东归,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并与诸葛瑾定下虚张声势、以进为退的撤退之计,由诸葛瑾率水军,陆逊自率陆军,假装要按原定计划向襄阳进兵。 魏军素来忌惮陆逊,不敢向吴军发起进攻。陆逊进至白围,扬言狩猎,暗中却分兵去攻打江夏、新市、安陆、石阳等地。吴军所过之处,魏人皆弃物入城,以至将城门堵住,无法关门,魏军只得自杀其民,然后才得以关上城门。吴军斩俘千余人后,终于安全撤回。 对所俘之人,陆逊严禁部下士兵前去侵扰,还命人好生看待,厚加慰劳。魏人深受感动,纷纷表示归附,邻境地区的人们也心向陆逊。 魏国江夏太守逯式兼领当地兵马,一直以来都是吴国边境之患,但与魏国老将文聘的儿子文休不和。陆逊听说这一情况,即假装给逯式回信同意他归降,并故意让人把信放在两国的境界上。魏军得到陆逊的信,因为猜忌而不敢再信任逯式。后来,逯式被罢官免职,陆逊不废一兵一卒就为吴国拔去了一根肉中刺。 综上所述,陆逊堪称是三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奇才,故而贾诩说:“陆逊见兵势 。”诸葛瑾说:“伯言多智略。”冯梦龙说:“陆逊多沉虑,筹无不中。”《通鉴辑览》说:“孙吴人才,周瑜而后,当推陆逊。”唯有刘备在夷陵被陆逊打败后,仍然死不承认,说:“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