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为何会强力推荐费祎,向宠等四人?他们又都是何方神圣?

 风吟楼 2019-09-27

弘扬传统文化,点评文史人物,品读国学经典.

公元227年,诸葛亮决定开启北伐模式。而在此之前,他向刘禅上书一份表文,名曰《出师表》。相信不少人在上学期间背诵过,那苦B的日子啊……

在整篇表文之中,诸葛亮提到了四个人,分别为郭攸之,费祎,董允以及向宠。有人会问,当时驻留蜀中的还有日后诸葛亮指名的继承人蒋琬等人,为何他在《出师表》中独独提到了这四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四个在《出师表》中的人物,同时了解一下诸葛亮提及此四人的用心。

郭攸之

郭攸之,字演长,南阳人。为人和顺,以器识才学知名于时。他于224年担任黄门侍郎,后来迁任侍中。诸葛亮很欣赏郭攸之, 特意在《出师表》中夸他一夸,没想到,诸葛亮死后,郭攸之几乎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籍籍无名一辈子。在《三国志》中并未立传。

而在廖立的传记中,郭攸之则被廖立评为:只会附和他人,不足以谋大事之人。可见郭攸之的性格和为官作风就在于:和为贵。换成现在就是上班时应付一下,多点头鼓掌,少说话。

而诸葛亮却非常欣赏郭攸之,想必他在应对上级这方面有着深厚功力。同时,他是南阳人,属于荆州集团,诸葛亮推荐刘禅多亲近他,想必也有提升荆州集团在刘禅眼中地位的想法。

费祎

费祎,字文伟,江夏人。诸葛亮还在世时,他就已经很有名气了。他从221年就开始为太子舍人,跟随于刘禅左右。223年刘禅继位之后,费祎也进宫侍从。诸葛亮对其也十分重视,225年征讨南中凯旋时,在众多迎接官员之中,诸葛亮特请费祎同坐一车。诸葛亮死后,费祎在蜀汉政坛大放异彩。他初为后军师,再为尚书令,官至大将军,封成乡侯,并以休养生息的国策助蜀汉渡过北伐后的经济难关。只可惜,在公元253年,遭郭修行刺身亡。

同样的,费祎为荆州集团的主要人员,相比与郭攸之来说,他更早成为刘禅的身边人。同时,也有着更强的能力。对于诸葛亮来说,费祎是诸葛亮想放在刘禅身边的一个保险,一个能够像他一样力保汉室的保险。

董允

董允,字休昭,南郡枝江人。东汉末年,其父董和跟随刘璋,担任益州太守。刘备册立太子刘禅,以为太子洗马,后为黄门侍郎。董允为人正直、是非分明,被诸葛亮委以重任,负责处理皇宫内的事务。

董允身处东州集团人士,但仍然受到诸葛亮的重视,很大的原因在于其性格:为人正直、是非分明。刘禅经常想要选民间美女充实后宫,董允则劝刘禅不应立过多后妃,认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由于董允坚持不允许刘禅的做法,刘禅也无可奈何,此后变得更加畏惧他。

对于诸葛亮来说,董允的价值就在于管住刘禅,不让他作出妖娥子来。

向宠

向宠是蜀汉忠臣向朗的侄子。具有谦和公允的性格品行,对军事通晓畅达。他先为刘备帐下的牙门将,负责刘备大营的防卫工作。他崭露头角是在刘备的伐吴之战中。公元221年,刘备亲率大军伐吴,不料被东吴大都督陆逊诱敌深入,火烧连营 。就在刘备大军全线溃败之际,唯独向宠一军完好无损,刘备称其能干。刘禅继位之后,向宠被推荐至中部督,负责管理宫廷宿卫军。

其父向朗是荆州集团的元老,作为其子,向宠自然也是荆州集团派系人员,且身负宫庭的安全保卫工作。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起向宠,正因为他是刘禅身边最近的武将,一旦发生变故,向宠是诸葛亮安在刘禅身边的一颗重要棋子?君不见司马懿掌权之后,一个劲地推荐自己儿子司马师负责宫围安全?

我们来看诸葛亮所推荐的四人,三人为刘禅身边近侍,一人为宫庭宫廷宿卫。基本都是围绕着刘禅的身边进行安排。可见,相比离开成都后所担心的政务来看,诸葛亮更不放心的就是他。因为最终可能影响到北伐的,就是这个在成都坐镇,依赖但惧怕着诸葛亮的刘禅。

袁老师为你讲历史

史上最牛的历史袁老师

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