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是中国首富,儿子却饿死在家门口!背后原因,值得我们警醒

 雷雨ytovvi53eo 2019-09-27

据《快乐老人报》报道,最近有一份老年消费调查问卷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096位老人日常花费中,30.74%花在日常开支,23.51%补贴儿女,只有3.3%用在了自己的休闲生活上。

这,是大多数中国父母的真实写照——穷养自己富养儿孙。

这份爱意是非常令人尊敬的,但99%老人不知道的是,你辛苦攒下来留给孩子们的钱,对他们是害,而不是爱!

1

清末中国首富:富养儿子

儿子却沦为乞丐,饿死家门!

清末有个大富豪叫盛宣怀,他的财富如果放到现在,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首富。

1916年盛宣怀去世,留给他儿子盛恩颐的资产,至少高达几千万两白银(当时一个普通老百姓一年的生活费是十几两)。

但让人叹息的是,父亲去世之后,盛恩颐开始放任自己。他白天睡觉,晚上流连于赌场,人称民国第一花花公子。

此外,盛恩颐非常喜欢赌钱,他曾经一个晚上把上海一百栋楼,输给了当时浙江督军卢永祥的儿子卢筱嘉。这一百栋楼如果放在今天价值至少几百亿。

盛恩颐没钱用的时候,就让佣人把家里的古董往当铺送。最终几十年就把盛宣怀攒下的庞大家产给败光了。

晚年时,盛恩颐已经穷困潦倒,成为了一个乞丐,最后一个人死在了家里的门房里面。

从继承巨额财产,到最后沦为乞丐,这个中国首富之子的人生,足以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财多伤人子”!

富养子女,最后却害了子女。

2

晚清名臣曾国藩:穷养子女

子女个个是精英,家族繁盛200年!

与盛宣怀给子孙留下巨大财产不同的是,同时期有一个没有给子孙留下任何财产的人,他就是曾国藩。

早在道光二十九年,曾国藩初为大官时便对家人表示:“绝不留银钱与后人。

后来身为湘军统帅,他再次申明他的态度:“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

一无可恃,让孩子觉得没有父辈可以庇荫和凭靠,才会真正自己去努力,这就是不留财产的真谛所在。

这一点,才是留给孩子最大、最可靠的财产。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的家族,繁盛绵延十余代,至今没有出现过败家子。两百多年来,子孙有成就的多达200余人,大多成为学术、科技、文化领域的精英。

曾氏家教严格,却仍然“穷养子女”,最后其家人才辈出,余庆绵绵。而首富盛怀宣用几千万两白银富养儿子,结果其儿子却饿死在门口。

所以说,用钱财富养子女,并不是真正的爱子女。反而用穷养的方式,让子女学到我们老一辈艰苦朴素的精神,学到处世的德行,这才是留给子女最可靠的财产。

退休圈很理解,咱老年朋友爱子女的拳拳之心,但爱的表现有很多种,比如富养晚年的自己,就是对子女最好的爱!

3

400名中老年对比:富养自己

他80岁,却有50岁的健康身体!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王堂生说:多数老年人都受“子女好,自己就好”的影响,把更多的金钱和精力都投入给子女,有时结果却适得其反。

河北唐山71岁的沈静,有个400多人的中老年旅游QQ群,她搜集过大家的体检情况,发现爱为自己消费的,老年病少很多。

她说:有个舍得为自己花钱的80岁老先生,时常出门游玩,他心脏功能跟50岁的人差不多;但有个55岁的姐妹有高血压,去年为帮儿子买房改吃价格低廉的药物,一下中风了。

中风后,这位老人终日只能躺在床上,口眼歪斜,子女们不得不轮流照顾。而对于子女们来说,老父母患病,比买不起房痛苦多了。

所以说,对我们老人而言,富养自己才是爱子女的最好方式!只有我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子女才能安心地去闯荡。

湖北武汉74岁的顾韶安和老伴每月养老金加起来才4000元,他把钱分成六部分:

生活费1500元,存1000元,300元用于保健(每周去次理疗馆每人每月100元,每月买泡脚中药、养生书100元),500元作为旅游基金保证每年一次出省游;300元作为孙辈支出或其他,400元作社交费用,“养老金虽少,可我们去过16个省,出国4次了”。

人到老年,舍得富养自己,才能更健康,日子过得更好。朋友们就别只想着,给儿孙存个金山银山了,你健康长寿,快乐无憾,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财产!

人到老年,要想真正对子女好,应该要:穷养子女,富养自己!富养自己,有个好身体,有个好心情,自己过得好,全家都有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