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蝶恋花·春景》:多情却被无情恼

 轻风无意 2019-09-27
《蝶恋花·春景》:多情却被无情恼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初遇朝云,苏轼怦然心动

宋代禁军、地方官署大多养有官妓,官员游宴娱乐时,往往会叫她们去陪酒侍宴,表演歌舞助兴。官妓不但要有姿色,还要略通琴棋书画,会点之乎者也,能跟文人士大夫们"闹"出情调。遇到诗人求作诗,遇到书家求题字,遇到画家求泼墨,这些都是基本功。苏轼天性幽默,谈笑风生,十有八九是宴席的主角,官妓求诗索句的情况几乎场场都会发生。苏轼来者不拒,谈笑诙谐,皆可成诗,或题于披肩,或写于纨扇,得到者皆视为珍宝。

《蝶恋花·春景》:多情却被无情恼

古代官妓参加文人宴饮

熙宁六年(1073),苏轼时任杭州通判,与几位文友同游西湖,宴饮时招来官妓助兴。悠扬的丝竹声中,数名歌妓浓妆艳抹,长袖飘飘,轻歌曼舞。舞在中央的女孩特别出挑,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让苏轼为之侧目。一曲暂歇,歌妓们入座侍酒,女孩恰恰转到苏轼身边,执一方手帕,向苏轼索诗。酒不醉人人自醉,苏轼欣然应允,挥毫将《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在女孩手帕上:"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欲把西湖比西子,西子比来又是谁?苏轼明写西湖风光,字面下何尝不是他遇见这位女孩时怦然心动的感受?

《蝶恋花·春景》:多情却被无情恼

王朝云小像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宋代文人诗酒风流,放浪不羁,八十高龄词人张先买十八岁小妾,被苏轼引为佳话,作诗云:"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第二年,苏轼即将离开杭州,去密州上任。善解人意的夫人王闰之从乐营里赎出了那位歌妓,带在身边,还视之为姊妹,为其取名王朝云。

《蝶恋花·春景》:多情却被无情恼

张先形象

王闰之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妇女,文化程度不高,不能完全理解丈夫的追求。"乌台诗案"中,看到丈夫因言获罪,便迁怒于书稿,情急之下将苏轼诗书"悉取烧之",留给喜欢苏轼的人们一个永远难以弥补的遗憾。

《蝶恋花·春景》:多情却被无情恼

影视剧中的王闰之形象

王朝云入苏家时,年方12岁,聪慧机敏,不但贴心服侍苏轼夫妇,还跟苏轼学习书画诗歌,逐渐融入了苏轼的精神世界。她随苏轼从杭州到密州,又从徐州到湖州,几度颠沛,几度流离,是苏轼至亲至性的精神伴侣。一日,苏轼吃过晚饭,一边摸着肚子徐徐散步,一边问侍女们:"你们说说,这里面都是什么?"一个侍女说:"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个侍女说:"满腹都是机械。"苏轼也不以为当;这时,王朝云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蝶恋花·春景》:多情却被无情恼

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

被贬黄州,"多情却被无情恼"

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此时,王朝云已十八岁,出落得风姿绰约,冠绝侪辈,天生雪白的肤色不必借重膏沐,小小两片嘴唇,永远鲜红欲滴。苏轼"不得签书公事",多有闲暇,与朝云的接触多起来,感情自然随之更加亲密。

《蝶恋花·春景》:多情却被无情恼

东坡闲趣图

一年的暮春时节,苏轼跟朝云一起到郊外游玩。繁花渐疏,星星点点的红色正悄然褪去,绿叶里时隐时现青涩的小杏。绿水环绕着一户人家,燕子在门前飞来飞去。他们从这户人家旁边经过时,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悦耳的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不一会儿,墙内女子的笑声渐渐消失了,而墙外的苏轼却心绪难平,遂吟出一曲《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春景》:多情却被无情恼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苏轼描写了这次春游的巧遇,词意婉转,清新中蕴涵哀怨,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多情却被无情恼",我们知道,苏轼想表达的是对自己被排挤、被边缘化的不满,却包裹上了一层爱情主题。多情之人因为对方无情而烦恼,有一种遗憾的美、残缺的美。

幼子夭亡,苏轼深深自责

元丰六年(1083)九月二十七日,21岁的朝云为苏轼生下了一个儿子。其时,苏轼已经47岁,算是"暮年得子",高兴异常,怎么看孩子的相貌都像自己,尤其额角那一块儿,简直就是自己的翻版。古时侍女生了儿子,在主家就有了地位,朝云因此从普通侍女被正式擢升为侍妾。

《蝶恋花·春景》:多情却被无情恼

王朝云与苏轼

苏轼为幼子取名遯,"遯"通"遁",是逃离的意思,名字里包含了他对这个儿子将来远离政治旋涡、平安一生的期望。遯儿出生三天,亲朋集会庆贺,给婴儿洗身,俗称"洗三"。苏轼想起昔日自己名噪京华,而今却"自渐不为人识",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感慨系之,因写《洗儿诗》自嘲:"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蝶恋花·春景》:多情却被无情恼

朝云柳下教子图

苏轼希望儿子"无灾无难到公卿",命运却对遯儿残酷无情。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改任汝州团练副使,易地京西北路安置。炎夏时节,一家人乘船东去。七月二十八日,船停靠金陵江岸,幼小的遯儿中暑不治,夭亡在朝云的怀里。苏轼极度伤心,写诗自责,认为遯儿之死全因受自己的连累。

相随岭南,朝云不离不弃

元祐八年(1093),高太后薨,郁闷了整整八年的宋哲宗终于扶正。第二年,宋哲宗推翻了祖母给他做的顶层设计,另起炉灶,任用章惇为相,重启改革。章惇上台后,便大肆报复曾经反对过他的官员,拆毁已故宰相司马光的牌坊,甚至动员皇帝对司马光开棺鞭尸。六月,他又将苏轼贬至遥远的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这时苏轼已经年近花甲,难以东山再起了,王夫人已逝,众多侍儿姬妾都陆续散去,只有王朝云始终如一,追随他长途跋涉到了惠州。

《蝶恋花·春景》:多情却被无情恼

宋哲宗坐像

在那"瘴疠所侵,亦蜑所侮"的恶劣环境中,王朝云毅然担起了主妇的责任,照顾六旬老公的饮食起居,招待来往不断的宾客,调配日渐拮据的经济状况。朝云一生向佛,颇有悟性和灵性,早在苏轼知徐州时,就曾跟着泗上比丘尼义冲学《金刚经》,到了惠州,又拜当地名僧为俗家弟子。

《蝶恋花·春景》:多情却被无情恼

朝云泪下不能唱

绍圣二年(1095)秋天,景色凄迷,苏轼与朝云在院里闲坐,觉得心里烦闷,便请朝云弹琴唱曲。朝云歌喉婉转,一曲曲唱下来,唱到《蝶恋花·春景》时,泪流满面,哽咽不能发声。苏轼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奴所不能唱者,因其有'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两句"。苏轼大笑道:"我这里正悲秋呢,你却伤起春来了。"

朝云长逝,临终难掩牵挂

王朝云本就身体虚弱,很难承受岭南闷热的气候,来到惠州的第三年又染上时疫,七月五日那天,带着不舍与无奈,溘然长逝,年仅34岁。临终前,她执苏轼之手,诵《金刚经》最后一个四句偈:"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她用偈语劝慰苏轼:世上一切都为命定,人生就像梦幻泡影,又像露水和闪电,一瞬即逝,不必太在意。

《蝶恋花·春景》:多情却被无情恼

王朝云雕像

苏轼遵照朝云的遗愿,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南畔栖禅寺的松林里,并亲笔撰写《墓志铭》:"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唯佛是归。"墓筑成后,苏轼又在旁边建一小亭,命名为六如亭,手书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不仅流露出他对自己一生坎坷际遇的感叹,更饱含着他对一位红颜知己的无限深情。

《蝶恋花·春景》:多情却被无情恼

王朝云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