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撕书泄愤”的场景,在国内高考结束后的校园里最常发生。学习,本来一件好事,但在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变成了一件“遭人恨”的事情。难道说,学习或者接受教育这件事,只能被迫完成吗?就不可以激发人们对探索未知的内在兴趣和激情,激发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吗?7万亿市场,正在等待独角兽  近年来,“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成为官方谈及人工智能教育的一句高频率表态。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8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2019年初,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就在8月29日,科技部又发布了《智能教育创新应用发展报告》。另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教育行业规模有望达到20万亿人民币,其中人工智能 教育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约7万亿人民币,并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占据更大的比重。与国外相比,我们的技术 教育目前尚且处于起步阶段,坦白来说,多数教师和家长并不具备对AI技术和硬件的理解。他们在大谈AI时代到来时,仍在从成人的视角看待并想象问题和解决方案,甚至仍在想用一种标准的教育模式去框住现在的孩子。但“过来人”不同的是,现在的孩子是名副其实的数字原住民,他们不仅是玩着电子游戏长大的,而且熟悉高科技的工具及互联网,并且善于通过网络获取各种知识。所有教师和家长,都要注意这些孩子对生来所处数字环境的熟稔度、创造力以及他们更乐于接受的挑战式学习模式。如果将这重任传递给有前沿眼光的企业、投资人。那么,又如何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多项技术来解锁传统教育呢?
《学习的升级》,作者苹果教育副总裁约翰·库奇 今天,向国内所以关心教育、关注终身学习者的企业、投资人、教育从业者,以及家长甚至有志成为终身学习者的人,推荐一本书《学习的升级》。让我们以苹果公司在教育领域几十年探索为例,展开国内教育革新的新思考、探索和实践。技术,要在教育领域掀起海啸 
凯茜 · 戴维森在她的著作《现在你看到了》中估计,现在的小学生,大概有 2/3 会在将来从事目前尚未发明出来的工作。这也就意味着,现在他们还在接受“过去的教养方式”,却要面对未来的问题。
传统教育下的学习方式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是为了适应工业化时代的要求:统一化,标准化,规模化,它不过是为了培养出流水线上的工人,从而生产出更多标准化的工业产品。但没关系,千人一面的学习内容、统一化齐的学习进度;只注重孩子知识掌握的训练,忽略了能力、思想和方法的培养;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秀师资大量匮乏……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智适应教育有效地解决。 想要用技术解锁教育,就要了解人类的学习场景。因为重塑教育获得成功的关键一环,就是有意识地设计、创造学习的场景,并将其落到实处。 营火:一对多学习模式;水源:多对多学习模式;洞穴:一对一学习模式;山顶:在实践中学习模式。例如,职场中我们可以用微信或现场直播等方式进行视频会议,这是通过技术对营火方式的再现。在美国的很多小学,学生们通过Skype定期参与线上营火,工程师、科学家和畅销书的作者们即使身处世界的另一端,也能和学生们聚在这里分享知识和经验,进行实时问答。但作者约翰·库奇更是并毫不客气地指出: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在错误地使用营火的方式。教师站在讲台上像根木头一样地用单调的声线讲课,学生们在讲台下面昏昏欲睡,这也是一对多模式的一种形式,但这并不是真正的营火。
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商业化土壤 目前,国内智能教育尚处在从教学辅助向价值创造的过渡时期,尚未大规模出现成熟化的、因材施教阶段的实践应用。那么,有些技术可以在不同的学习/教育场景“大施拳脚”呢?在《学习的升级》书中,作者库奇为我们展望了9大最有潜力的新兴技术: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智能助理;物联网;移动技术;3D打印;交互式书籍;增强现实技术;全息图。他是乔布斯亲自登门邀请的苹果公司第54号员工,是苹果公司教育首任副总裁,曾将苹果的教育业务发展到了90亿美元。他还是奥巴马总统“国家教育计划”以及“连接教育计划”代表。这本书,就是库奇以及苹果公司针对教育/学习,几十年的跨界研究经验以及最前沿的探索。因此它一经问世,就受到了政界、商界、学界大咖专家的极度关注。库奇也曾受邀来到中国,与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等国内教育产业头部人物深度会谈。如果想要跟上技术解锁教育的全球化脚步,精读《学习的升级》尤为重要。“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科技的助力,国人教育意识的改变,以及国家新政策的出现都引发了我们对接下来教育领域走向的更多期待和猜想。这是真格基金在寻找投资对象时,写下的话。 对于技术 教育,此刻和未来的中国,有着一片得天独厚的的商业化土壤。 精读,与践行者一起思考

☝ 这一次,我们为你请来了李东朔老师,与你一起通过精读《学习的升级》的方式,熟稔4大场景,解锁9大技术,抢滩教育新风口。 首先,它是教育者自我升级的内功心法:作者约翰·库奇分享了自己50多年的“教育 技术”的跨界研究经验,全面论述了为什么要对传统的学习动机、学习模式、学习场景进行升级,以及如何将科技成果和新的教学理念与实践应用到学习的升级中。其次,它是重塑教育的产业指导手册:如何把被动教育升级为主动学习、如何从一对多的老师课堂讲授升级为实践学习、如何从“项目制学习”升级为“挑战式学习”……为每一位教育行业从业者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另外,落地需要结合国内实际状况:虽然千人一面的标准化教育是中美两国都面临的普遍问题,但两国学生既有的学习习惯、教师既有的教学习惯、两国的技术环境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李东朔老师拥有全球化的教育文化事业,并且是技术 教育的践行者,他完全可以帮你理论结合实际。作为UMU Technology优幕科技的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李东朔是名副其实的技术 教育产业的现行实践者。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整合全球教育资源,促进知识的流动,提升教与学的效果、效率与体验,让每个人都能融入、分享、收获。 他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类公益组织“国际青年成就(Junior Achievement)”的杰出志愿者和金牌讲师,迄今已连续十余年为全国50余所大中学校进行公开讲授。 在创办UMU之前,李东朔老师在谷歌工作了七年,曾担任大中华区谷歌商业合作部总监。对全球最新的互联网技术,以及编程对于技术推动教育等理念有非常深入的理解。 自创办UMU之后,李东朔老师更是全情投入到学习科学的钻研之中,并实时通过自己的创业实践来检验自己理论研究。他是横跨中西方文化的学习科学资深研究者。 
☝ 传统教育的困局在哪里?如何冷静地突破传统认知,重构教育产业新模式?如何捕捉到教育变革带来的技术红利?如何享受人工智能 教育产业崛起带来的机遇?…… 如果你有志成为未来教育产业的缔造者和引领者,愿意在收割商业红利的同时,也让技术赋能所有的孩子以及终身学习者,《学习的升级》精读班期待你的加入,为你希望看到的改变付出实际行动。
哪怕你只因为是家长,期待孩子能成为未来在等待的人才,再或者你只是想要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加入这次时代对话,你会看到原来学习可以是享受的,教育可以是自愿接受的,想要高效率如此轻松。 AI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发达国家美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同样会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发生。终身学习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准备好了吗?——《环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