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育儿宝典(40)放假了,孩子除了补课,还有远方和诗书

 木香草堂 2019-09-27

放假了,这是培养孩子观察体验生活能力的绝好时间,让孩子多在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多观察一些事物,掌握一些生活技能,这是弥补孩子活动实践生活常识缺憾的最佳途径。

一,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孩子,他在写作文的时候,不懂得一些符合自然规律的知识,所以写出来的句子,让人觉着很可笑。比如说,我们描写春夏秋冬景物的时,孩子们就不知道植物的开花顺序。比如说迎春花、菊花、腊梅花,还有荷花,他们分别都生长在什么时间,孩子在写的时候,就说乱了。他在写仿句练习的时候,腊梅花他就写到了春天的时候,荷花,他有时就写到了秋天的时候。出现这些现象,都是作业卷面上常有的。

      还有,孩子在写秋天景色时,他就写到了“麦浪滚滚”,写作文“果园里的悄悄话”,把南方的水果火龙果、山竹、菠萝、榴莲和北方的苹果、梨、枣、放到一块说悄悄话,我们看着觉得非常可笑,但是孩子写出来了,说明他们这方面的常识有缺陷,平时观察积累的比较少,其实,也不愿孩子,这些水果他们的水果架上是摆在一块的。如果让他们写“水果架上的悄悄话”那也许可以的,这说明,孩子书本上的知识是有的,但到了生活中就闹成了笑话,所以,这也是目前语文改革的方向。

例如:照样子,仿写句子:

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太阳是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娇黄的。

要用“秋天的”开头

秋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颜色真是丰富多彩,玉米是黄澄澄的,稻子是金灿灿的,山楂是红闪闪的,棉花是纯白的。

      还有,语文的一些选择题,里边也经常涉及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比如说,中华传统节日方面的知识。在六年级的一次练考中,就有一道综合性学习题目:写出传统节日的时间和习俗。有些孩子写春节是1月1日,吃饺子、吃年夜饭。元宵节,1月15日,重阳节,不知道是什么节日,更不知道有什么习俗。这些答案你一看就会说,这么简单,怎么会不会呢?所以说,现在的语文是大语文,要从生活的点滴去积累的。

在生活中怎么教孩子这些知识呢?

1,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去观察大自然中一切事物,带孩子出去时,给孩子讲身边的自然现象。

2,过节时,给孩子有意识讲一讲节日的文化。比如,农历和阳历的区别,传统节日和洋节的不同,正月,腊月怎么用,清明和其他传统节日时间的不同等等。

建议:在假期中,除了补课之外呢,带孩子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去观察一下,给孩子讲解一下。

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假期里一定要带孩子去游览一些名胜古迹。走出自己的生活常态地方,感受不一样的人文、地理、气候知识。

    现在大量的综合性学习题目,让孩子介绍家乡的一处名胜古迹。游览名胜古迹时要注意这些名胜古迹的位置,他与历史上的那个人物传说有关。

      领孩子去游览时,一定要看看它的介绍,一般情况下门票上都会有相关介绍的,把这些介绍和孩子一起看看。一边游览一边给孩子把文字和景致结合起来,给孩子去讲解。这样他记忆比较深刻一些。旅游不光是吃吃、玩玩,关键是让孩子在游览的过程中得到知识的收获。

      旅游是丰富孩子的阅历、拓展孩子的知识,不要只看热闹,吃也要吃出色香味来。

三,读名著,做笔记,书和影视结合看。

  假期让孩子一定要去多看一些推荐的名著类书。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学生课外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就是在和一位位文学大师对话。

为什么要多读名著呢?

1,有的古典名著是历史的奠基,是创新的先导,是历史的沉淀。有的古典名著里面包含了计谋、军事的运用;成功的秘诀;社会的规律;而且任何年代都适用。所以想成功,想扬名立世的人士都会选择看《三国演义》《孙子兵法》……

2,有的名著本身文笔就很好,并有励志作用,看后使人们振奋,坚强的,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的又在当时是特别创新的,后人难以超越的。例如《聊斋志异》《西游记》

3,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的不朽之作。如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墨子》《大学》《老子》《中庸》等

4,悠闲时看某些有情节的名著,可以陶冶性情,提高写作水平,开阔视野。还可以了解文学常识与各方面的知识,增长见识与眼光。

读文学名著,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这是我们在家庭和学校中学习不到的知识,文学名著是我们的前辈给我们留下来的精神瑰宝,

另一方面可以名著里的知识,是现在的考点。比如,它可以给你出一些很细节性的东西,一场什么战争或者某一个情节里边,谁和谁说了一句什么样的话,这句话或者这件事情是什么,让你去概括出来,如果没有认真的去看或者做笔记的话,这些情节写出来是不可能。

建议:除了看书做笔记之外,可以看看他们改编成的电影或者电视剧。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多涉猎一些知识。

  所以我认为,在学习过程中,生活中的一些实践活动,有利于孩子学会观察,在观察中的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同时也可以积累一些综合性学习需要的常识,写作文中的一些素材。

  通过这几年我的观察,学生现在在写作文的时候不会写的原因,就是他没有留心积累一些生活中的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大人尽量可以从多方面去培养一下,让孩子知道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有限积累一些正确的常识性的东西。

假期让孩子放松,不光玩耍、打游戏、玩手机。在玩中也有知识上的积累,循序渐进,孩子就可以在成长过程中,积累较为丰富丰富的生活常识。

所以说,放假了,孩子除了补课,还有远方和诗书

附:几个题型

一、名著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保尔顿时惊喜得屏住了呼吸,他的内心斗争了片刻,但还是胆大包天地跳进房间,抓住枪套,从里面拔出那只崭新乌亮的手枪,又匆忙回到花园。他警惕地看看四周,把手枪塞进口袋,又穿过花园,爬上了樱桃树。保尔像猴子一样灵活,飞快地爬上棚顶,又回头张望一下,只见勤务兵正若无其事地与马夫聊天,花园里静悄悄的……

    (1)这段文字选自小说《____________》主要用了____ 描写来刻画主人公保尔。

    (2)小说紧接着写了与“枪”有关的哪两个情节?请简要概括,每个情节不超过8个字。

二,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学校要组织以“节气与语文”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需要设计展板介绍二十四节气,请你仿照示例,完成对“清明”节气的描述。

示例:惊蛰

含义: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诗意描述: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 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

清明

含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诗意描述:

三、综合性学习。

1.某校准备进行一次主题为“今天你‘低碳’了吗?”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汇报展览。请你参与。

[活动背景]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各种重量级头衔。这次会议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深刻地反思:追求健康生活,不仅要“低脂”“低盐”“低糖”,也要“低碳”!“低碳生活”是指生活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分为三大板块。

(1)第一板块 引领潮流的名词:“低碳”。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什么 是“低碳”。

(2)第二板块人类的悲剧:大自然的报复。请描述一个人类遭受自然界无情报复的画面。

(3)第三板块冷静而理智的行动:“低碳生活”。请写出两个“低碳生活”的良好生活习惯。

四,作文:

1,果园里的悄悄话。

提示:1)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篇作文;2)故事情节丰富,主人公应是果园里相关事物,描写细致。

2,题目:_______ 的风景

提示:可以写自己参观或游览过的名胜古迹,也可以写你对改变家乡面貌所作的构想。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00字。

注:以上列举均为考试真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