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飞驰七十载 沈阳铁路发生巨变 70年来 在“科技兴路”方针指引下 沈阳铁路技术装备不断更新换代 以机车、车辆为代表的技术装备 已成为国之重器 民族骄傲 牵引动力不断更新 “ 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机车牵引动力不断更新换代,见证了沈阳铁路不断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记录了一代又一代沈铁人拼搏与求索、梦想与成功 ”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沈阳铁路配属的是解放1型、解放3型、建设型、前进型蒸汽机车,直到2002年,蒸汽机车才正式退出沈阳铁路历史舞台。在沈阳铁路服役的蒸汽机车,主要有前进型蒸汽机车和建设型蒸汽机车,被誉为“历史的功臣”。 图为前进型蒸汽机车 图为建设型蒸汽机车 20世纪60年代,由于动力落后,蒸汽机车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逐渐被“东风”系列的内燃机车所取代。内燃机车的出现,改变了蒸汽机车落后的工作条件,驾驶员也由原来的三人改为正、副司机两人驾驶。 东方红1型内燃机车1959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工厂试制生产 图为东方红3型内燃机车牵引列车行驶在东北大地上 图为东风4B型内燃机车牵引列车行驶在京通线上 1958年底,由湘潭、株洲电力机车工厂等厂试制出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70年代,韶山型电力机车开始批量生产,韶山型机车性能稳定,而且运行平稳,是电力机车的经典型号,对沈阳铁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图为2003年11月,全路SS9型电力机车首台中修在苏家屯机务段完成,标志着东北机车检修基地落成并成功投入使用。 电力机车具有牵引力大、速度快、运营费用低等优点,在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承载重量的同时,大幅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 上世纪90年代,中国铁路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铁路交流传动机车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 图为韶山型电力机车 2004年开始,和谐D1、和谐D2、和谐D3型电力机车相继问世,实现了电力机车由直流传动向交流传动、由中等功率向大功率的飞速发展。 图为“和谐”型电力机车 铁路车辆更迭换代 “ 一种涂装、一番体验,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时速80公里到350公里,车辆几经更迭换代,在拉动地方经济、服务东北振兴上贡献了沈铁力量 ” 70年代初,沈阳铁路客车车辆的主要型号为22型、23型,皮革座席、塑胶地板是当时的标准配置,军绿色的外表是它们的标志色。 锅炉、风扇、皮质座椅是经典配置;闷热、吵闹、拥挤的场景,是七八十年代很多出行旅客一辈子也删除不了的记忆。 图为乘务人员将车厢干扫干净,迎接旅客到来 90年代,沈阳铁路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在80公里至120公里之间。从1994年开始,25G型、25K型、25T型空调客车大规模生产应用,并陆续增加了高级软卧车、发电车和双层车等新车种,旅客乘车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 图为乘务人员为旅客提供开水 ![]() ![]() 25G型客车 ![]() 25K型客车 ![]() 25T型客车 随着客车转向架的研发应用,客车最高时速也逐渐提高至160公里。沈阳铁路配属客车由1980年的2547辆增长到现在的5111辆,更快速、更舒适的乘车体验,使漫漫旅途不再是一种煎熬。 ![]() 高铁驰骋新时代 “ 从“和谐号”动车组到“复兴号”动车组,短短十几年间,在世界高铁竞技场上,中国铁路完成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华丽转身 ” 2007年,第六次提速沈阳铁路开行了北京、哈尔滨等方向动车组列车,实现了京沈两地当日往返。 ![]() 图为运行中的CRH5型动车组列车 2007年,白色的“和谐号”动车组进入公众的视野,新颖的流线型车头让人眼前一亮。2008年4月11日,国产时速350公里CRH3型和谐号动车组下线,并在之后的试运行中跑出了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 ![]() 图为时速350公里CRH3型动车组列车 2011年6月30日,全新设计的CRH380A型和CRH380B型和谐号动车组闪亮登场。短短几年间,“和谐号”动车组家族不断壮大,在东北大地随处可见白色长龙的身影。 ![]() 图为停留在存车线上的CRH380BG型动车组列车 2017年6月25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正式亮相在国人面前。2019年,“复兴号”在京哈高铁承沈段投入运营。 ![]() 图为在京哈高铁承沈段运行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 70年风雨兼程 70年砥砺前行 沈阳铁路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 体现了当今的“中国速度” 承载了民族复兴伟大梦想 展望未来 沈铁人一如既往 用责任和担当 担负起“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 为沈阳铁路高质量发展续写新的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