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庆油田60年纪念解密:日本侵略者当年为何死活找不到它

 牛屋弹琴 2019-09-27
今天是9月26日,在60年前的这一天,也就是1959年9月26日,就在这一天上午,东北松辽盆地的松基3井喷出来油流,工作人员很快就确定,这里的石油储量能够保持稳定可靠的生产,因为当时已经临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大庆的日子,因此当时的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建议将这里改名叫做大庆。
这就是我们今天国人耳熟能详的大庆油田的来历,大庆油田作为新中国最大的油田,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的大油田,到今年为止,已经持续为共和国工业建设提供了号称“工业血液”的石油长达60年之久,累积生产原油23.7亿吨。
图片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就在大庆发现之前30年,当时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在入侵中国东北之后,由于日本本土极度缺乏石油产地,因此侵略者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石油、为侵略军火工业输血,而在东北地区内组织过多次大规模的勘探,但是,经过了近15年的努力,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的石油勘探性行动,却最终成了枉费心机的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里大锤必须要强调一句,日本帝国主义与大庆油田的擦肩而过,对于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因为日本帝国主义后来之所以不惜偷袭美国珍珠港,进攻南洋英美等国殖民地,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美国等列强的禁运之下,到1941年8月,日本的战略石油储备已经不足1000万吨,这个储备量,大概只能支撑日本维持20个月的正常经济运转,至于20个月之后呢?日本就只能自己唱一首“凉凉”了。
图片
因此,日本帝国主义才决心铤而走险,与其坐等经济崩溃,不如玩一把自杀式抢劫,日军于是直下南洋,占领那里的婆罗洲一带的英国和荷兰油田,而代价就是太平洋战争的全面爆发。
这里大锤举个参照,那时候婆罗洲的巨港油田号称年产量740万吨,就足以让日本侵略者不顾一切去抢它,甚至不惜与英美开战了。而就在当时日本侵略者控制的中国东北,大庆油田在20年后被我们中国人发现以后,曾经维持了27年之久的每年年产5000万吨原油的产量。这才叫做货真价实的“肥的流油”,如果当初日本帝国主义发现了大庆油田,那么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不过,这一切都只能停留在假设,大庆油田的成功,已经与死无葬身之地的日本侵略者,彻底无关了。
图片
日本侵略者曾经在中国东北搞过多次石油勘探行动,甚至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中国东北之前,日本人就偷偷在中国东北特别是北部地区进行过石油探勘。到了日本侵略东北之后,这种勘探规模更大,日本人在黑龙江的扎赉[lài]诺尔以及辽宁的阜新地区曾经进行过长达十年之久的勘探,但是最终一无所获。
从技术上来说,日本当时把世界范围内所有能够采用的石油勘探技术,几乎都在东北试验过。但是除了花费巨资之外,最终没有任何所获,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本被迫将部署在中国东北的石油勘探人员和设备统统调往南洋油田,日本侵略者就此与大庆油田彻底无缘了。
图片
等到二战结束后,因为石油资源断绝在太平洋战场上被盟军痛打的日本人,其实也非常不甘心,尤其是后来,就在他们曾经勘探过的松辽平原上,中国人发现了大庆油田;就在他们曾经重点勘探过的辽宁阜新地区,那里没有石油,不过就在距离阜新相对比较近的地区,中国人后来又发现了辽河油田。而这些刺激的事情,都跟日本侵略者没有关系了。
那么,日本人当初到底犯了什么错呢?日本方面曾经有参加东北勘探点的石油技术人员在战后分析说,当时日本人采用的石油勘探设备还不够先进,日本人勘探石油时的钻探深度在那个年代,只能达到800米左右,而大庆油田最浅的油田深度也有1000米左右,所以在战后的日本,曾经流行过一种说法,那就是只差了最后200米,日本帝国主义最后的石油救命稻草,就此断绝了。
图片
但是,这只是日本人的一种说法,属于把历史的错误解释成一种偶然。实际上,历史上的日本人可没不是这么偶然倒霉的,他们的倒霉是必然的——在侵略中国东北的十几年里,日本人在东北的石油勘探,最深的达到过2000米,而且当时日本的钻井技术已经能够达到3000米深的水平,不过,日本人有深度技术,却没有把这些普及到勘探领域,几个有限的钻探点,他们全选择了八竿子打不着的错误地点,而没有选择与大庆油田相关的地点。
这是因为,日本人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这个错误必然导致他们的失败——日本侵略者信奉当时世界主流的石油勘探观点,也就是海相生油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是认为,石油的形成是史前时代浅海中大量浮游生物死亡之后,它们的尸体沉入海底经过各种复杂变化之后,在海底形成沉积物最后成为石油。而松辽盆地的大庆油田是陆相地层,这在当时是被认为不可能有石油的
图片
所以当时的日本侵略者就把有限的深探能力,都用到了他们根据错误理论推断出来的那些更可能出油的地点,结果跟真理彻底背道而驰,结果就是直接错过了大庆油田。
当然,站在事后的角度,日本帝国主义错过大庆油田,这只是一件好事,并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不过,作为科学发展路径选择错误、最终导致技术挫折的一个经典案例,大庆油田在成功的历史中,正因为此,给后世的我们提供了一段足可借鉴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