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游的这首词为什么被认为是千古文人最高精神的总结?

 wlr6688 2019-09-27

中国的古人,尤其是古代的文人,总是把自己的性格和品德操守投射到其他事物的身上,比如,从屈原开始,香草美人就象征君子或者高尚的情操,而后世文人更是发扬了这种风气,如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又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这些例子都可以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古人的看待自然事物的心理。

陆游的这首词为什么被认为是千古文人最高精神的总结?

松、竹、梅——岁寒三友

而在这些所有的植物当中,梅花又几乎是中国古代文人的集体喜好。历代文人以梅花为题材创作出来的文学艺术作品数不胜数,如北宋王安石的诗歌《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首诗把梅花凌寒盛开,香气扑鼻的特点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出来。

陆游的这首词为什么被认为是千古文人最高精神的总结?

墨梅

再有,元代的著名画家王冕在《墨梅》这首诗中这样写道:

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继承了前人对梅花的一贯态度,高度赞扬了梅花的不爱慕虚荣、只注重自身品格的精神。

但是,要说中国古代文人对梅花的喜爱,而且能够把文人的这种精神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的人,不是王安石,也不是王冕,而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陆游。

陆游的这首词为什么被认为是千古文人最高精神的总结?

陆放翁其人,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但他好像并不是很推崇“词”这种文学作品,他晚年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创作的词,他说自己年轻时年少无知。但是,陆放翁有一首词不得不提,即他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词表面写梅花,实际却是书写自己的情操,甚至可以说是书写中国文人的情操。结合陆放翁一生的经历来看,这确实是他真实经历的写照,也是他文人高尚品格的体现,早年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受到大奸臣秦桧的排斥而落第,后来宋孝宗即位,陆游才进士及第,而且,他还是当时主战派的代表,因为政治黑暗,所以放翁一生郁郁不得志。

陆游一生的经历,和梅花的性格正好契合,梅花不怕寂寞,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即便是冰天雪地,即便是刮着北风的黄昏,梅花毅然凌寒独放,这是它的品格,也暗示着陆游的性格。

梅花即使到自己掉落的那一刻,即使自己被碾碎为尘土,但也会保留自己的香气,这是梅花的操守,也是所有中国文人最高的理想人格追求,所以,陆放翁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实在可以说是中国千古文人的最高精神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