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芍药甘草附子汤丨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292期】

 有缘者可网诊 2019-09-27
今日练习

陈某,女,40岁。

病慢性肝炎多年,常在余处就诊,或予舒肝健脾,或予清利湿热,症状多能改善。

今又二目肿痛逾旬。肉轮、气轮布满血丝,深红紫暗,羞明流泪,晨起结眵干黄。外用数种消炎眼药,内服黄连上清丸,均不效。

询知身热面烘,鼻塞咽痛,头额目眶胀疼,心烦难寐。口苦思冷,溲黄便干。舌尖红,苔薄黄,脉象滑数,腹诊无压痛。


处方:__加味。(留言区写下您的答案)

仅进二剂,肿痛皆失。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芍药甘草附子汤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期原医案

陈某,女,30岁。

产后伤寒刚愈,外出复感。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西医无先表后里之治则,故不予表散,仅针对便秘一症投硫酸镁泻下,药后发热得退。未几,又见上下牙龈肿痛,口渴思冷。因农村条件所限,冬季难有水果,常食生萝卜取快。视其舌淡少苔,诊其脉沉细略数。

 
拟甘露饮加减之:
生地30g 熟地15g 天冬15g 麦冬15g 黄芩10g 石斛15g 杷叶10g 石膏30g 二剂
二诊:叙称药后发热面赤,烦躁难寐,服药四次,症状一次重似一次。视其倦怠神疲,面色萎黄,齿龈表面色泽淡红,虽肿不焮,亦无脓血。舌质淡白滑嫩,右侧苔白微腻。闻其声音低微,寡言懒语。询知微恶寒,不发热。但欲寐,头脑空痛,夜间汗出。龈虽肿痛,若含漱热水痛可暂缓。口不苦,亦不渴。切得脉象沉细。
拟小剂芍药甘草附子汤,以投石问路。
附子6g 白芍6g 炙草4.5g 一剂
三诊:服后一时许,甚感恶心,欲吐不得,烦躁不安,片刻即能安卧,龈痛略减,知药已中病,原方加量。
四诊:牙龈肿痛大减,恶寒头痛亦轻,口不干苦,脉较前有力。更增其量。
五诊:肿痛全消,诸症均失,惟倦怠神疲,服归脾汤加附子、白芍善后。
按语
本案产后气血两虚,复经误下,致阴阳两伤,本应阴阳双补,而惑于牙龈肿痛、口渴思冷予以滋阴清热,以致阳气更虚,出现面赤心烦等虚阳上浮之象。尔后根据症状及误投寒凉之教训予以补阳益阴。先以小剂试之,药后恶心呕吐,乃阴阳相乖,格拒不纳之象,继而安卧无恙,为阴阳交泰,已复平秘之故,遂用重剂而收功。王冰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正此之谓也。
真寒假热辨证要领,肿处色淡不红,舌淡白嫩,汗后恶寒。口不苦,不渴,得热痛减。若火热之证,当红热肿痛。脓血腐秽,便干溲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若为阴虚,应五心烦热,不恶寒,舌红少津,口干思饮,脉象细数。临证若详细辨认,不难别也。
相关经典原文学习

《伤寒论》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