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关于多肉植物上盆后要不要及时浇水?是应该干土上盆还是应该”潮土”上盆?网络上绝大部分的花友推荐用“潮土”上盆。养多肉7年多的时间,我在给多肉植物上盆或换盆时,都是直接栽种好,直接浇透水的,基本没有发生过黑腐现象。以个人多年种植多肉植物的经验来说,多肉植物上盆或换盆时,干土、“潮土”都不重要。下面就和花友们探讨一下多肉植物上盆或换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重点需要把控哪些点,多肉植物日常养护要点。 多肉植物以株型小巧,外形奇特,养护管理容易,在花卉植物界在有一席之地,受到很多朋友的喜爱。本人接触多肉植物,还要从小时候说起,小时候还在农村,房子是瓦面的,上面多来年都长有一种多肉植物叫瓦松。小时候可不知道它的名字,只觉得它长的肥嘟嘟的,很可爱。我就曾经把屋顶上的瓦松取下来,栽种在破花盆里,后来还种过太阳花。 小时候种这些植物,也就是好玩,也没有什么种植技术和经验可谈。就是随便找个能用的容器,比如破旧的碗、盆,连底孔都没有,土壤也就是院子里的泥土。把多肉植物栽进土里,浇上水,那有什么透气、排水、积水、养分之说,唯一知道的就是要给它们阳光。这些瓦松、太阳花,在我的“精心”照料下,生长的也是郁郁葱葱,该开花的开花,该结果的结果。后来家里也有种过玉树、胧月。 真正接触多肉植物,还是在2014年的时候,那一年,不知道为什么疯狂的迷恋上了多肉植物,一整年的时间,不停的买,不停的种,到2015年的时候,家里的阳台,防护网上堆满了多肉植物,数量最少也有200多盆吧!之前有多年的种植花卉植物的经验,第一要务就是先要了解所种植物的生长习性。所以在我种植多肉植物的这些年之中,很少有多肉植物大面积死亡的现象。 关于多肉植物怎么上盆或换盆?上盆后要不要及时浇水?是应该干土上盆还是应该”潮土”上盆?网络上绝大部分的花友推荐用“潮土”上盆,理由也是比较充分的。我在给多肉植物上盆或换盆时,都是直接栽种好,直接浇透水的,基本没有发生过因为栽种时浇水过多,而出现黑腐现象。所以以我个人多年种植多肉植物的经验来说,多肉植物上盆或换盆时,干土、“潮土”都不重要。 下面就和花友们探讨一下多肉植物上盆或换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重点需要把控哪些点,多肉植物日常养护要点。希望对花友们有所帮助。 多肉植物“潮土”上盆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多肉植物“潮土”上盆的方法就是,提前将栽种土壤适度浇水或喷水,让土壤处于潮湿状态,多肉植物经过修根、晾根后,直接用”潮土”进行栽种,栽种完成后,不需要及时浇透水,把栽种好的多肉植物放置于阴凉通风处养护,等待盆土完成干透后,再行浇一次透水。方法也很单,据说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多肉植物黑腐。 下面看看建议多肉植物上盆或换盆时,应使用“潮土”上盆的理论依据有以下两点: 一、多肉植物上盆后,一次性浇透后,水分过多容易招来各种有害病菌,引起多肉植物感染,造成多肉植物黑腐病。 二、“潮土”上盆,土壤很快就干透,可以诱使多肉植物根系自己寻找水源 个人认为这两个说法都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多肉植物上盆后,一次性浇透水,容易招来各种有害病菌,难道潮湿的土壤就不会吗?多数的有害细菌是在湿润的环境中活跃,而不是水中活跃,只要是土壤环境潮湿,它们都会活跃,与水的多少没有关系。土壤干透诱使多肉植物根系寻找水源,浇透水后的土壤就不会干透吗?土壤中有水源,多肉植物根系就不会生长吗?很多花友水培多植物植物,根系生长得也是很长的,按这个理论,多肉植物的根系在水体中就应该停止生长才对! 多肉植物上盆或换盆时,不管是栽种后一次性浇透水还是“潮土”,都是需要有水分,只是水分的多少不同而已,土壤的干湿程度并不重要。 多肉植物换盆或上盆时,防止黑腐需要做好的是下面几点: 一、上盆前多肉植物的处理。多肉植物栽种前伤口的晾干是相当重要的一步,栽种前多肉植物的伤口需要充分晾干,至萎缩收口为好。有根系的多肉植物,需要对根系进行修剪,腐烂枯死的根系最好能彻底修剪掉,如果须根较多,也需要修剪掉一大部分。主要原因有两个:1、腐烂枯死的根系自然不用多说,已经失去了根系应该有的作用,在土壤中还继续腐烂,引来更多的病菌;原有的须根,在离开原有土壤后,很难适应新的土壤,同样也会腐烂枯死,不如直接修剪掉,让多肉植物萌发新的根系; 二、多肉植物栽种时机。栽种多肉植物时机需要选择,时机选择错误,多肉植物很难尽快服盆。比如法师类多肉植物,高温时节会处于深度休眠状态,如果在这时栽种法师类多肉植物,休眠期内的法师,整株没有活性,很难萌发出新的根系。再比如大多数的多肉植物,在冬季0℃左右时,都会缓慢或停止生长,这时栽种,短期内基本不可能萌发新生根系。所以高温和冬季低温时节最好不要给多肉植物上盆或换盆,而春季和秋季适合绝大部分的多肉植物换盆或上盆操作; 三、土壤的排水性。多肉植物大多原生长在干旱少雨的区域,其自身蓄水力较强,生长中需水量较少,根系弱,极怕积水。所以栽种多肉植物的土壤必须排水性良好。通常可使用腐叶土中加入一半或一半以上的颗粒物质,比如粗河沙、珍珠岩、蛭石等。现在也有很多花友使用全颗粒物质栽种多肉植物,效果也很好; 四、消毒处理的彻底性。多肉植物上盆或换盆时,防止黑腐病,与“潮土”与干土没有关系,最主要的是消毒杀菌工作。除了对多肉植物本身应做消毒杀菌处理,还应对修剪工具、栽种土壤、栽种盆器进行消毒处理。对多肉植物本身进行消毒处理,一般可选用多菌灵溶液进行浸泡消毒,0.1%的多菌灵溶液浸泡半小时左右即可,浸泡完成后,再进行晾干处理。对修剪工具、栽种土壤、栽种盆器消毒处理,可以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浇灌、浸泡处理; 五、服盆期环境的通风性。良好的通风环境,是避免多肉植株上盆或换盆后黑腐最有效的、最单的手段。多肉植物栽种完成后,应将其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养护。其间需避开阳光直射,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在环境温度较高时,大多数多肉植物服盆在15天左右,老叶不再干瘪,新叶萌发,即代表服盆成功。然后就可以逐渐给多肉植物增加光照强度,进入正常养护阶段。 多肉植物日常养护要点: 一、养护环境。绝大多数的多肉植物都是需要有充足的阳光直射的,没有充足的阳光直射,多肉植物大多会发生徒长、生长不良症状。不管是冬种型多肉植物还是夏种型多肉植物,最的时候,都应该“适度”遮阳养护。春秋冬季都需要充足的阳光直射,最好是全日照养护。绝大多数多肉植物都不能承受0℃以下的低温,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话,中部和北方地区,冬季最好能全部入室养护。良好的通风环境是养护好多肉植物不可惑缺的条件; 二、浇水数量和频率。多肉植物都是非常耐旱的,日常养护中浇水不可过多,盆土应该有一个干与湿的循环过程。给多肉植物浇水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不用管是冬种型还夏种型,春秋季都可以干透浇透,不完全干透不要浇水,完全干透后就及时浇水。和冬季少浇水,盆土完全干透后,过个一周再浇水也没有问题; 三、施肥。多肉植物大多原生于土壤比较贫瘠的地方,对养分需求不高。如果存储雨水浇灌的话,基本不用施用。如果是自来水浇灌,可每一至两个月施用一次多元素复合肥水溶肥即可; 四、病虫害防治。多肉植物最易感染的病虫害就两种:一种是黑腐病,一种是蚧壳虫。黑腐病对多肉植物来说,极具杀伤力,一旦主杆感染基本没有治愈的可能,避免多肉植物遭受黑腐病伤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预防,一至两个月,可以给多肉植物浇灌一次内吸性杀菌剂溶液,可以杀灭土壤中有病菌,同时,多肉植物也可以吸收一部分杀菌剂,用于杀灭体内的有害病菌,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蚧壳虫也是一种比较难易杀灭的害虫,发现虫害应及时喷药,严重时还需动手,用毛刷刷除蚧壳虫。日常养护中,每月也可以给多肉植物浇一次内吸性的杀虫剂,比如二嗪磷,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虫害的效果。#植物日记# 总结:多肉植物上盆或换盆时,“潮土”栽种并不能起到什么预防黑腐病,和促进萌发新根的作用。栽种时防止多肉植物黑腐病、促进新根萌发,需要从多方面做起,上盆前的处理、栽种时机、消毒处理、土壤选择、服盆期养护,都是关键点。那一点都不能忽视,不是说用“潮土”栽种就万事大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