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棣这儿子真可怜,皇帝没得当,造反又不成,被烤成“瓦罐焖鸡”

 剧透历史 2019-09-27

      说起朱高煦,倒真是个时运不济的王爷。他继承了父亲朱棣的勇猛善战,却没赶上“朱棣VS朱允炆”的CP组合,结果落得个兵败身亡。

朱棣的儿子中,长子朱高炽与次子朱高煦算得上是最优秀,也都是徐皇后所生。

      靖难之役起兵初期,朱棣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局,既要保住大本营北平城,又要打破建文帝南军对北军的封锁包围,取得与另一个实力派藩王宁王朱权的军事联合。

关键时刻,是长子朱高炽守住了根据地北平城。朱高炽虽然体型肥胖,加上瘸腿的痼疾连走路都摇摇晃晃走不稳,但指挥起北平保卫战来却头头是道、临危不乱,硬是将几十万南军抵挡在北平城外,为在外亲自领兵征战的朱棣赢取了宝贵的作战时间。

而相比于朱高炽,次子朱高煦的表现朱棣更是直观得看在眼里。在跟随父亲朱棣南征北讨的战斗过程中,朱高煦显现出极高的军事天赋,其冲锋陷阵的胆量气概颇有乃父之风,甚至有好几次在战场危急时刻救下了朱棣的性命。

功高莫如救驾,朱棣对这个与自己很像的儿子很是青睐,有次兴头上来居然对他说起了"努力罢!世子常常生病"

这不是瞎许愿嘛!领导最喜欢拿这些话忽悠下属多干活。反正搁朱高煦身上,从此他就认定老爹朱棣说这句话,是对自己寄托极大的期望,将来还要把位置传给自己。

等到打下南京城夺到皇位,朱高煦前有赫赫战功,后有朱棣那句话,因而一直认为太子之位非自己莫属。

只是没想到靠起兵夺位的朱棣,却拗不过朝廷大臣们的激烈反对,最后还是遵从朱元璋制定的嫡长子继承制,让长子朱高炽坐上了储君之位。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朱棣是因为太喜欢皇孙朱瞻基,为了将来皇位能传到爱孙手中,所以才决定立的朱高炽。

这不跟朱元璋坚持嫡长子继承制,老爷爷又疼爱孙子,因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的想法如出一辙嘛!

总之,朱高炽的皇帝之梦是没戏了。

依着朱高炽的战场上厮杀出来的火爆脾气,自然是不甘心就此认命。朱棣活着的时候,他就小动作不断,一会儿结交当年一起打过仗的大臣、招兵买马,又一会儿挖陷阱给太子朱高炽下套,直到朱棣硬逼着他去外地当藩王,北京城里才算消停些。

熬到朱棣在北征蒙古途中死去,又赶上哥哥朱高炽当皇帝一年不到就归了西天,剩下那个看似文弱、像极了当年朱允炆的侄子朱瞻基,朱高炽顿时觉得机会来了。他也要复制一次朱棣的“靖难之役”,凭武力把侄子赶下台自己当皇帝。

哪成想朱瞻基压根儿就不是那个不顶事的朱允炆,朝廷里当年与他一同出生入死打过仗的大臣,也完全没有要跟他朱高煦造反夺位的想法。朱瞻基亲率大军讨伐,没几下就制服了这个桀骜不驯的叔叔。

接下去的情形,朱高煦要是低调柔顺些,估计还能活命,因为朱瞻基也不想背负上杀叔之名。可偏偏朱高煦是个拼命往死里作的家伙,竟然趁朱瞻基去探望他的时候,冷不防来了一个扫腿,把皇帝侄子给摔个嘴啃泥。

这下可就让朱瞻基的面子挂不住了,毕竟是个皇帝嘛!哪能没有些脾气。气急败坏之下,朱瞻基命人拿了一口300斤重的铜钟朱高煦扣在里头,然后又在铜钟外堆满木炭点燃,把叔叔朱高煦活活烤成了“瓦罐焖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