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何人呼吸清凉

 金陵夜寂 2019-09-27

    是何人呼吸清凉——读莫愁湖楹联十(如何学联)

      是何人呼吸清凉——读莫愁湖楹联十(如何学联) 刘宗意撰文

【学楹联不该这样起步】

  莫愁湖楹联虽多,但明眼人一看就能区分优劣,真正好联并不算多,庸劣之作占了不少。但凡是联就抄录,鱼龙混杂,误人不浅,现在很多楹联书就是这么搞出来的。很多学楹联的人也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的,令人堪忧。

  过去私塾里有“对课”,现在小学没有了,学对联一般都是自己窃学。看起来不复杂,由于对自己有充分信心,还由于在别人看来会写对联的人天资聪明,所以不想让人看出自己是“学来的”,而是“天生的”。对于原本天份并不高的人来说,这条路其实是死胡同,从他们后来的作品一直停滞在玩对子阶段就可以看出来。

  如果你问玩对子的人怎么学对联,他们肯定会叫你先学《笠翁对韵》: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

  这是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号笠翁)写的儿童学诗启蒙读物,我在八十年代开始学楹联时,在一本书后面读到这个,看了几段之后,实在没有一点兴趣,至今也只记得开头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后来我几次在楹联比赛中获奖,真庆幸没有把《笠翁对韵》读完或者背下来,否则我可能会走上另一条学楹联的路,那是一条没有希望的路。

  文学创作是本人社会意识的语言表现,是教养和经历孕育出来的一种能力。《笠翁对韵》里那么多的“对子”(注意,不是“楹联”),无非是让你知道什么是“对仗”。这类书还有《训蒙骈句》 、《声律启蒙》。再强调一下,那是给孩子们读的。

      是何人呼吸清凉——读莫愁湖楹联十(如何学联)

【从好楹联里学楹联】

  学楹联从哪里起步就决定了你以后的楹联道路。如果有人问我怎么学楹联,我只能说:从好楹联里学楹联。

  必须从大家作品入手,才能知道楹联的本质。看不懂怎么办?只能反复读,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如果兴趣一直在对联故事、天下绝对之类上面,那就没治了。

  清代楹联大家梁章钜做了件开天辟地的大事,编了第一套楹联集,就像梁代昭明太子编《文选》一样,但是,梁章钜的楹联集里多了楹联的创作背景和评价。这套书证明了清代是楹联顶峰的地位。当代人编的楹联大辞典之类,在梁章钜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不仅烂联多,不少古代好联还是抄录梁集里面的,初学者良莠难辨。

  梁章钜编的楹联集,包括《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楹联剩话》。

  我读到梁章钜的楹联集时,已经是九十年代了,真是相见恨晚,还算好,之前我没有去读那些当代人编的很厚的楹联书,只读了一本很薄的楹联小册子就开窍了。

  一开始我就懂得,楹联不是一种机巧,不是用来卖弄自己“聪明”的,而是学问修养借助对仗这个载体来表达思想情感的。楹联不是看你用了什么大气豪迈的词汇,而是看你说了什么思想。虽然我们难免要写一些迎合面场的东西(只能算是东西),但总要有几副让后人读了也感觉有价值的作品。

  我早先写楹联的那种劲头,现在已经没有了,与其写出的是垃圾,还不如不写,一直在酝酿怎么突破过去。

     是何人呼吸清凉——读莫愁湖楹联十(如何学联)

【楹联跟对子是有区别的】

  我前面的博文里讲过,“对子”相当于小学生学语文时的造句,而“楹联”则相当于作文。学习楹联技法要通过练习对子来熟悉,但技法显然不是思想的表达,仅仅是工具而已。

  “对子”强调严格的对仗工整,如同小学生用米字格练习写毛笔字;而楹联则经常跳出框子,不受“工整”的限制,只把思想情感放在第一位,仿佛草书不再受楷体约束一样。楹联主要品味的不再是词的对仗技巧,而是其文学内涵。

  梁章钜除了编辑《楹联丛话》等,还编了《巧对录》,他已经把“楹联”跟“对子”严格区别开来了。他的《巧对录》的“序”里说:

  “余辑《楹联丛话》,多由朋好录贻,而巧俪骈词,亦往往相连而及。余谓是对也,非联也。语虽通而体自判,因别载而存之箧。”

  “客有见而喜之者曰:‘书虽不多,而甚可启发文心,旁资谈助,不可不公诸同好。’”

  意思是,他编辑楹联集大多是靠各地朋友抄录自己所见的楹联寄来,朋友往往把“巧俪骈词”也当作楹联寄来了。梁章钜认为,这些“巧俪骈词”是对子,而不是楹联,技巧虽相似,但内在是有区别的。梁章钜没有把对子编进楹联集,而是暂时另外存放起来。有来客见到这些没有编入楹联集的对子,认为可以“启发文心,旁资谈助”,应该也把它编辑出来,就单独编了这本《巧对录》。

  喜欢玩对子也是乐趣,各人所爱,但一定不要以为对子就是楹联,尤其不要用对子眼光来看楹联。

  网上出现一些讽刺时政的楹联,看起来像对子,虽然不合规则,但我十分喜欢,那是玩对子进入到了新境界。

     是何人呼吸清凉——读莫愁湖楹联十(如何学联)

  今人把梁章钜编辑的楹联集合起来,再加上《巧对录》,还有梁章钜之子编的《楹联四话》、《巧对续录》,出版了一本《楹联丛话全编》(北京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我就不多说了,自己学吧,这是楹联的海洋,就怕你游累了便早早上岸。

  楹联是悟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我的师傅是古代的楹联家。

  我的悟性不高,但会用死功夫,比如在书里看到一副喜欢的名胜楹联,我会把它作为关键词输入到搜索器里(我喜欢Google搜索器,以此表示对垄断和封锁的愤怒),搜索到其他人对这副楹联的注解,也查到此楹联的景点情况、历史背景,也能读到更多的相关楹联,这就能读懂,也能有比较。谁叫俺在研究所干过十年科研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