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文袭来——深度解析RPA

 Diandiangao 2019-09-27

你听过RPA吗?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自进入2018年以来,被称为IT行业新方向的几个热门里,突然多了一个奇怪的简写:【RPA】。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当很多朋友抱着好奇的态度去网上翻看各种介绍时,信息不少却又感觉管中窥豹只见一斑难得全貌,有把RPA形容成AI的,有把RPA说成是解放劳动力的救星的,还有说是人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会改变历史进程的。各种高大上的介绍的背后,RPA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力真的有如此之大吗?

从事RPA开发,培训工作已有不少时间的笔者,受小编的约稿,今天借ITgo的平台跟大家聊一聊笔者眼里的RPA。

RPA是什么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直译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对于RPA的一般官方解释是:通过模拟实现人类使用电脑进行的各项操作,来实现业务处理自动化的软件解决方案(包括专用的机器人开发软件)。

不同于汽车生产线上的机械手臂或数控机床类型的硬件机器人,RPA领域当中的软件机器人,指的是被运行在日常办公使用的电脑或者服务器上用来模拟各种业务处理的自动化程序。

说到这里,可能有读者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自己在日常办公中为了提高效率使用VBA编写的宏,软件开发项目当中使用各种程序语言编写的自动测试工具等等,算不算RPA呢?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想说的是:广义上来讲,无论哪种类型的常规编程语言,任何能取代手工作业的自动处理程序,都应该属于RPA的范畴,但与本文将要探讨的企业级RPA应用又有明显的区别。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先请大家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应用场景。

一个经典的RPA案例 - 交通费精算自动化

相信不管大家从事什么行业,只要在工作当中发生了打车,或者通勤范围之外的电车,bus交通费,在每个月发工资之前,都需要向公司提出报销申请。

这些报销申请当然需要具体的经办人员的核实,领导的审批承认,才能反映到大家的工资单上。

那么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般公司事务部门处理报销的流程。

为了简单明了,下面的例子以电车交通费报销为例

1

 通过电子邮件接收到员工的交通费报销申请

2

将该员工的交通费报销明细,转记到到公司的当月报销审核表里。(此处假设审核表为Excel文件)

3

打开网络浏览器,进入交通费查询网站(例如Yahoo路线)

4

 从Excel文件当中取得电车路线的起点、终点,输入到查询网站中,取得该路线的交通费金额

5

将网站上的交通费金额和报销申请文件中的金额进行比较,金额一致的予以承认,金额不一致的,通过邮件通知提出申请的员工

6

最后把核实的结果通过电子邮件报告给上级领导

如果一次交通费的人工查询确认工作需要一分钟,一个100人左右的公司,每人每月10次的话累计1000次操作。

那么就需要1000分钟,约17个小时,两个工作日,大概花费两位事务担当一整天的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能否通过编写程序完成上述手工作业的自动化,来节省事务部门的时间和公司的成本呢?

答案当然是可以,不过软件开发同样是需要时间和成本的。在不考虑要件整理,设计书编写,测试等各项环节,只用开发的工数来测算一下所需要的时间。

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得出结论,无论用什么开发语言,都需要满足下列基本功能:

1、 需要处理与邮件服务器的通信,获取邮件的内容以及附件

2、 需要能否通过访问公司员工数据库获取员工信息

3、 需要能够读写Excel文件

4、 需要能与指定的网站或网络系统进行交互

大家觉得使用自己熟悉的开发语言,实现上述功能(基本没有Bug)需要多长时间?

三天?一周?两周?(有兴趣的不妨用自己最熟悉的开发语言估算一下)

以笔者的经验,一个RPA项目的经验者,使用专业RPA开发工具,在对应上述需求时所花费的开发时间(零Bug),不会超过一个小时。

是不是觉得很神奇?

为什么使用专业RPA开发工具和传统开发语言有这么大的区别?答案就在于面对日常办公处理的各项基本需求(如文件读写,网页互动,数据库访问等)

RPA专业开发工具里基本都已经内置了各种接口,作为开发人员,只需要简单调用相关的接口就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项目需求了。

面对以效率、成本、质量为生命的软件开发行业,面对上述的客户需求,选择传统编程语言还是专业RPA工具来进行项目开发,笔者认为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OK,相信大家通过上述案例,已经对企业级RPA开发已经有了一些基本印象了,下面让我们回到RPA项目本身,来看看常规项目和RPA项目的本质区别。

RPA项目和常规项目的本质区别

一言概之,我们可以这样形容:

・常规的软件开发,无论是证券、金融、ERP、CRM还是政府办公或其他领域的软件项目,最终开发出的软件系统,都是需要让人来操作使用的。

通过软件项目的部署实施,能够达到提高日常工作的工作效率,节省办公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而利用RPA工具开发出的软件机器人,是用来取代操作各种软件系统的人的。

依托于既有的各类业务系统,在不打破现有工作流程的前提下,模拟人类的工作内容,从而达到零失误,24小时不间断无人办公的目标。

相信在这里有些读者仍然会有这样的疑问:

类似于前文的交通费精算业务,不用使用RPA的概念,而直接开发出一套经费精算系统不也能同样解决类似的问题吗?

关于这个到底是要为人民服务(选择开发定制系统),还是要让人民下岗(选择用机器人完成既定工作)的问题,我们还得先搞清楚企业级RPA的适用领域。

RPA的适用场景

1、 需要用人海战术对应的业务处理

2、 只在某个时间段发生的大量业务处理

3、 从业人员确保较难的行业

4、 开发定制系统投资回报率低的项目

5、 跨越多个系统的复杂作业

6、 附加价值低的流程化作业

不难看出,在选择RPA还是传统项目开发来解决特定需求的问题上。

RPA更加关注的是能否为客户节省人力资源成本,而不是某个行业领域的具体解决方案。

相较于普通的人工作业,软件机器人具有如下的天然优势:

・无需培训

・处理效率高

・零错误率

・24小时办公

・从不生病请假

・无需支付工资及各类保险

对于要自掏腰包购买软件产品的企业用户,尤其是已经拥有多套现行系统而又出于成本考虑无法进行大规模系统更新改造,只能用增加人力来解决业务量增大的企业用户来说,使用软件机器人办公的优势则更加明显。

 RPA的市场前景

仅就目前笔者接触的日本市场而言,自2017年初至今,RPA项目几乎以爆发式增长的势态在整个软件行业蔓延开来。

如果要说原因,笔者认为还是当前的日本社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刚需。

1、 劳动力人口减少的倾向增大

根据日本总务省的官方数据,目前,日本的15-64岁适龄劳动人口在持续减少中,截止到2030年,生产劳动人口相较2015年减少1000万,截止到2060年减少2000万左右。面对人口不足的未雨绸缪,从政府到大中企业开始积极对应RPA的导入。

2、 工作方式改革法案的实施

作为对计划于2019年开始实施的“工作方式改革法案”(日语为「働き方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限制加班时间】的对应,各大中小企业在无奈接受(或拖延)的同时,纷纷开始积极寻找无人办公的解决方案。

3、 人力资源成本攀升

面对日益增加的人力资源成本(工资,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各项支出),新人培训成本压力。

RPA的横空出世无疑成为了企业的开源节流的首选方案。

再让我们来看看行业的风向标,各大银行的RPA计划。(截图来自日本经济新闻网)

・三菱UFJ银行,预计在7年内使用RPA削减1万人的作业量。并同时从2018年开始减少新人的录用。

・瑞穂银行更狠,预计使用RPA削减1.9万人的作业量。

・小兄弟三井住友银行,预计使用RPA削减1500人的作业量。

其他大中小型企业的情报由于篇幅所限就不一一转载了,大家可以自行上网查找。

仅从上面三大银行的规划(笔者目前正负责其中某家银行的部分RPA案件推进)我们不难看出,从市场需求,项目规模,持续时间来看,RPA整体需求在7-10年内仍属于整体上升趋势。

在目前需求每日激增,企业级RPA开发者稀少的情况下,RPA人才正在变成软件开发市场的抢手货。

其中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在开发结束后的保守工程当中,常规项目的常见特征是当用户有需求变更时,需要对现行系统进行更新开发。

而RPA在取代人类与现行的各类系统进行交互的前提下,当现行系统发生更新时,软件机器人同样需要变更对应。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RPA项目的生命周期要远远大于常规项目。

RPA制品介绍

在企业级RPA应用当中,离不开RPA专业开发平台的使用。在目前RPA的市场当中,各类产品层出不穷。

既有自带各种高大全API的专用制品,也有面向中小型企业的二次开发平台。

下面笔者把市场上有代表性的几款的企业级RPA制品为大家做个简单介绍。

・Kofax Kapow

由美国公司Kofax开发的RPA制品,特点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独立的电脑运行机器人程序,可从机器人服务器端同时并行执行大量机器人,在必须使用独立的电脑运行本地程序的情况下,提供单机运行模式。(某大手银行指定产品)

目前在日本市场没有开设分公司,主要由日本本土的SoftBank公司和RPA-T公司代理其制品在日本的推广开发(OEM)

所以大家在日本一般能见到的产品Logo如下。

・UiPath

美国UiPath公司研发的RPA制品,有日本分公司,由于提供了网上免费学习课程和开发环境,并且在开发人员社区方面持非常开放的态度,因此在RPA开发人员当中名声远播。

产品本身的不足之处在于目前还不支持服务器机器人启动模式(必须通过独立的电脑执行机器人,理论上同时执行100个机器人需要100台电脑)。

・WinActor

由日本NTT公司自主研发的RPA制品,由于是日本本土大牌IT企业,在市场推广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目前主要在中小型企业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笔者没有太多的实际操作经验,对于其开发效率和部署实施上的优缺点不便评价。目前未听说有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由于篇幅所限,下列RPA制品仅以Logo的方式做简单展开,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上网调查。

大家看到这里估计也有点儿眼花缭乱了,这么多种类的制品,如果想接触RPA如何着手呢,笔者通过接触多款制品的实际经验感觉,无论是哪一款制品,基本思维方式,开发手法都大同小异。

只是作为入门的话,推荐利用UiPath的免费学习环境和社区(完成基础课程通过考试后可获取官方资格认证),先对RPA开发平台建立一个基本的印象,然后再通过项目实战积攒最佳实践!

 从事RPA开发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曲线

洋洋洒洒说了不少,那么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基础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级RPA项目的设计/开发人员呢?下面是笔者从某款企业级RPA制品介绍里搬运下来的必须基础知识列表。

・HTTP XML HTML CSS JavaScript

・SQL(任意一款关系型数据库的基础知识)

・Microsoft Excel VBA/VBS

・CSV PDF的基础知识

・正则表达式

・任意一款面向对象开发语言的经验

是不是看起来有点儿太基础了?不要忘了,企业级RPA应用是需要对应的开发平台的,以笔者从事RPA开发平台培训的经验来说,一名从事软件开发5年左右的工作人员,大多具备上述基础知识。

但想成为企业级RPA的初级经验者的话,完全依靠自学仍至少需要50-100小时的学习时间,另外加上3-6个月的项目实战经验。

 实战RPA项目的机会

在目前雨后春笋般各处生根发芽的RPA大环境里,目前仍处于开发经验者,项目推进经验者不足的“良好时机”。

ITgo公众号的运营公司六元素情報システム株式会社(http:///jp/index.html)自2018年初成立RPA推进部门以来,在积累RPA开发经验,完成RPA团队储备,面向社会开展各类RPA培训的同时,近期也正与SoftBank SyncRoid, UiPath等公司积极开展深度合作,立志于成为RPA行业中国公司里的独角兽企业。

现面向日本和国内大量募集RPA开发人员,各类制品的RPA经验者,以及有意投身新领域的IT技术者,可随时登陆https://www./查询应募我们的招聘信息。

也可以直接发送个人简历至eigyo@。我们随时欢迎您的到来!

近期项目推荐

https://www./project/P000343/

一些接触RPA之前的常见问题解答

Q:RPA是AI吗?

A:严格意义上来讲,目前的主流RPA制品的流程自动化作业中没有大量采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常见AI技术,但以OCR为代表的手写识别,以及即将导入的语音识别等模块,是AI技术落地的典型事例。

可以这样说,在目前的商用领域,RPA是AI落地最直接的土壤。在软件机器人大量普及的将来,运用大数据和其他技术,机器人自动帮助人类分析流程改善方案,以及自动生成新的流程机器人是RPA的主要方向之一。

Q:RPA会造成大量人员失业吗?

A:RPA的出发点是通过软件机器人,把人从繁重的简单劳动当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附加价值高的创造性劳动。如果从业人员的工作没有任何附加价值,那么笔者认为这份工作即便不是被RPA取代,也可能由于其原因从行业消失(可以想象一下软件自动测试工具对软件测试从业人员的冲击)。

这里借用日本RPA-T社长高桥先生的一句话,如果今天你的工作能马上被机器人代替的话,你应该赶紧去找一份不会被替代的工作。

Q:RPA开发人员单金高吗

A:详情请参照https://www./

Q:RPA会不会昙花一现

A: 笔者曾经看过一部奥斯卡提名电影【在云端】,影片的主人公就职于一家专门以帮助其他企业开除员工的外包公司,主人公有一句名言:我们从事的是让别人下岗的工作,在经济危机结束之前,不用担心我们的下岗问题!(博君一笑)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ITg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