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如何区分阴虚和阳虚,一学就会!一调就好!

 阿里木杜 2019-09-27


什么是虚呢?就是弱的意思。阳虚就是火弱,阴虚就是水弱。那在人体里,到底什么是阳,什么是阴呢?

人们吃进东西,吸进氧气,通过肠胃的生物转换,就会产生能量,这种能量,就是人体之火,生命之火,这就是人体的阳气。什么是阴,什么是水呢?这个水就是血液、体液。

如果一个人的阳气不足,人就会运化不好,人就会湿重,身体发胖,舌头发胖,大便多不成形;反之,如果一个人阴气不足,人就会显得很瘦,并且容易口干和便秘。

一般而言,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

人体任何内在的变化都会有外在的表现,可以通过下面列举的一些自觉症状来判断。

01

阴虚生内热,典型的表现有:


阴虚生内热,典型的表现有五心烦热(双手心、双足心、胸口)、口渴咽干、喜食冷饮、面色潮红、失眠多梦、盗汗、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瘦而红等等。

02

阳虚则生寒,典型症状有:

阳虚则生寒,典型症状有手脚冰凉、喜食热饮、腰膝酸软、脱发掉发、大便稀烂、小便清长、面色㿠白、唇色淡白、舌淡无苔、寡言懒动、神倦嗜睡等等。
另外,阴虚并不是女人的“专利”,男性也会有阴虚的表现;同理,阳虚并不是男性的“专利”,女性也会有阳虚的表现。
阴虚、阳虚调理的方法其实就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03

快速辨别阴虚还是阳虚:

1、观舌象


阴虚者,舌质红、舌形瘦,苔少、苔薄;阳虚者,舌质淡嫩,舌形胖,舌苔白,舌苔厚。
2、观精神


阴虚者,燥热不安,易发火;阳虚者,畏寒肢冷,气短懒语,抑郁不欢,疲惫,爱哭泣。
3、观寒热


阴虚者,怕热,出热汗,手心烦热;阳虚者,怕冷,出凉汗,手脚发凉。

4、观病痛


阴虚者,腰酸绵绵;阳虚者,腰部冷痛,遇寒加剧。

5、观面色


阴虚者,两颧红赤,眼脸呈绛色;阳虚者,面色青白无光。

那……有的小伙伴就说了,感觉自己阴虚的症状和阳虚的症状都有是怎么回事儿?

那你就麻烦了,你这是阴阳两虚了!


04

阴虚应该怎么调理?

如果有阴虚的健康问题时,饮食方面可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如芝麻、百合、蜂蜜、豆腐、梨等。也可以适当选用麦冬、玉竹、石斛、沙参、黄精、柏子仁等中草药煲汤或泡水喝。
每天喝6~8杯水(大约1200ml),最好选择白开水,少喝冷饮。
起居方面,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23点前睡觉;遇事尽量冷静、沉着,不良的情绪要及时发泄。

05

阳虚应该怎么调理?

阳虚时,则要多吃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胡椒、羊肉、生姜、韭菜、桂圆等,少喝绿茶和冷饮。同时,可适当选用中药材巴戟天、山萸肉等煲汤或泡水喝。

起居方面,坚持20分钟午休;多晒太阳,每次15~20分钟,最好是晒背,也可以洗桑拿、泡温泉等;并做好头、背、腹、关节的保暖。
心情不好时多和朋友聊天、沟通,也可以听一些激昂、高亢的音乐或去旅游观光,缓解低落的情绪。

拓展阅读:

五脏六腑都相互关联,只要有一个脏器虚弱,如果不加以调理,就很有可能会影响其他脏器,所以当你发现自己有虚弱的迹象,就要对症下药,早做调理,以防连累别的脏器!调理五脏,从调理以下四大虚开始: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1)气虚就好像人体的燃料不足,从而导致动力不足;

2)血虚就是人体的营养液不足,进而导致身体枯燥、营养不良;

3)阴虚相当于水和津液不足,所以出现燥热;

4)阳虚,则相当于阳光不足,所以会让人感到寒冷。 

四大虚的症状总结: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

罗大伦:你怕冷的原因找到了,不仅仅是阳虚

很多人对我说:“我为何总是怕冷呢?需要怎么补才好呢?”确实,在生活中,很多人会感到怕冷,那么,到底有哪些原因会引起怕冷呢?我们今天给大家来说说其中的原因,您看看您是否能够对上号。

01.

阳虚之人会怕冷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了,所谓阳虚,就是人体的生命之火不足。究其原因,可能有父母遗传的体质,也有过食寒凉导致的阳气受伤,也有吃多了寒凉的药物,导致伤阳,还有过度消耗等。

总之,这样的人,周身怕冷,一年四季都四肢冰冷,风吹草动就着凉,身体总是感觉疲倦欲睡,脸色苍白或者黧黑,小便清长,大便容易溏薄,性欲和性功能都减退,舌质淡白,脉迟弱。

单纯的阳虚者不难识别,最难搞的,就是那种混杂了其他情况的人。比如,有的人上热下寒,有的人里寒外热,有的人,明明是阳虚,可是一补阳就出现上火的症状。

所以,此时补阳,是需要技巧的,比如有的时候先要打开脾胃,吃一些消食导滞,通畅气机的药物,然后再温阳,则会比较顺畅。之前看过火神派四川卢家写的书,病例中,很多医案开始往往都是用的南山楂等药物,这就是我常讲的开路方,打开通道,然后再温阳。

但是,只要是阳虚者,需要坚持温阳,我的看法是,即使出现上火的情况,那也是假象,要坚持下去,就会发现火自己下去了。而现在的人们往往是比较娇嫩,一旦有点不适,就立刻反映:我是不是吃错了呀?其实,对症之后,有时是需要坚持的。

阳虚之人,用药可以请教医生,用些比如四逆汤,金匮肾气丸等等方子,自己食疗,可以用些姜糖等,都是可以的。

02.

血虚之人也会怕冷

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血虚也会怕冷,因为血液是带着温度循行身体的,有温煦身体的作用,如果血液不足,则四肢容易冰冷。

很多女性因为生孩子的时候(甚至小产),导致气血大亏,又没有补足,结果导致血虚,然后,出现怕冷的症状,结果怎么补阳,都没有效果,这样的情况,只要养血,身体会立竿见影地恢复的。

血虚的时候,同时伴随出现的情况是,夏天手脚温暖,冬天手脚冰凉,这与阳虚的夏天手脚也凉不同。同时,血虚者容易失眠,尤其是从生孩子过后出现的失眠,我会作为判断血虚的重要依据。

血虚的人,容易脸色苍白,或者发黄无光。最主要的,是蹲在地上找东西,过一分钟站起来,就会瞬间头晕眼花,眼前一黑

血虚了,就要养血,但是在养血的过程中,也会有些问题,因为血虚往往是和其他因素混杂的,比如肝气不舒,比如痰湿。

因此,我建议,如果有肝气不舒的情况,舌头形状是尖尖的,就要先用疏肝理气的方子用几天,然后再养血。

如果有痰湿的,可以先化痰湿几天,再养血,然后几天后再去痰湿,然后再养血,这样逐渐增加养血的比例,最终变成全部养血。

血虚的调理,我一直建议大家服用清朝名医王孟英创立的“玉灵膏”,自从从王孟英的书中学习了玉灵膏,我养血就很少用其他方式了,因为此方效果极佳,而且是食疗的方式,大家比较容易接受。

03.

肝气不舒也会怕冷

大家会觉得奇怪,不过这是真的,很多反映四肢冰冷的人,本来以为是阳虚,结果见面一看,是肝气不舒。肝气不舒,会导致气机不畅,将阳气滞留中宫,而四肢则会逆冷,中医也叫四逆,著名的“四逆散”就是治疗此症的。

这种肝气不舒之人,往往舌头的形状是尖尖的,或者是胖胖的。同时往往有喜欢叹息,嘴里感觉苦,嘴干,眼干,眩晕,胃胀胃痛,情绪紧张时容易腹泻,心烦,爱发火,容易恶心,呕吐酸水,嗳气,胸闷心悸,肋骨有胀痛的地方,失眠,多梦。

这些症状,如果有两三个,与舌像吻合。我觉得肝气不舒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对于肝气不舒的调理,我之前写过泡脚的方子,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方子确实有令人解开忧郁的作用,会帮助到大家的。

04.

瘀血也会怕冷

瘀血的怕冷,大家会感觉比较奇怪,但是我讲清楚道理,大家就明白了。瘀血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出现阻滞,所以,有的时候,阻滞在具体的某处,会有发热的情况,比如局部的肿块,甚至会导致发烧。但是,如果瘀血是全身性的,则全身气血运行缓慢,也会导致气血无法温煦四肢,所以也会导致怕冷。

比如,瘀血之人,到冬天的时候,会感觉比别人怕冷得多。而且往往受寒以后,会出现四肢颜色变得铁青的情况,甚至青筋显示很黑的颜色,嘴唇容易冻得发紫。

此时,需要活血祛瘀,让气血通畅起来,则身体就会慢慢恢复。

当年我母亲患慢性肾炎的时候,就是非常怕冷,夏天穿厚厚的毛裤,一般人会想,这是肾阳虚吧?但是当时我刚刚到北京学习了赵绍琴老先生的经验,知道肾病多是肾经瘀阻,怕冷只是假象,所以坚持凉血活血,等到母亲的肾病痊愈了,则彻底不怕冷了。用凉血活血的方法,让人解除怕冷的症状,这是有中医的理论指导才能做到的。

05.

有外邪导致怕冷

这是特殊的情况,平时阳虚的怕冷,中医里面叫畏寒,说的是多披件衣服,就不怕冷了。而外感导致的怕冷,中医叫恶寒,这个披衣服是不起作用的。

这种恶寒,无论是寒邪侵袭,还是热邪侵袭,都会出现,这是人体的奋起抵抗的一个标志,是外邪侵犯体表的标志,所以,古人说:“但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症在。”

这种情况,需要分清寒热,认真清除外邪,当外邪清除了,怕冷的症状就会消失。在怕冷这个症状里面,除了阳虚,其实假象很多的,我们只要心细,认真体会,再加上请教当地中医,相信都会找出真相的。

有的朋友会说:“我怎么感觉这些因素我都有?”我要回答:我的天啊,那您之前对您的身体有多不好啊?!给自己身体上挂了这么多定时炸弹!现在,您需要一个炸弹一个炸弹地清除,清除的大致顺序是:疏肝、养血、温阳、化瘀!

气血不足百病生,如何把气血补起来?(附:补心气食疗方)

气血充足对人的身心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气血不足的人,就像一部缺少汽油的汽车,是无法健康地跑完人生旅程的。

1
 气血就是生命的能量

当身体的气血不足时,就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让身体健康,让心情愉悦。一般来说,当身体气血不太充足时,就会出现一些亚健康的问题。

比如有的人会感到心慌、有的人会经常失眠、有的人爱掉头发、有的人很容易疲乏、有的人情绪容易焦虑、有的人会出现抑郁。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这种气血不足的状态,会使得身体过度透支,这时身体就要出问题了,人就会生病了,甚至可能是难以治愈的疾病。

我们都知道,人自身有很强大的自愈能力,所以人们常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养生是医学的最高境界。养生就是调动你身体内的自愈力,让你始终能保持在健康状态。

但是当你气血不足时,自愈力就无法发挥作用了,因为自我疗愈是需要能量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能量,就无法修复那些有问题的细胞。

事实上,许多疾病都是由于气血不足和气血不通引起的。而很多人之所以能从疾病中康复,也是因为吃健康的食物、过节能的生活,让气血重回充足、畅通的状态。

如果我们能读懂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的不足、把气血补上去,我们便可以拥有长久的身心健康。

2
 气血不足的表现

气血不足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容易疲乏。有时一天也没有做多少事儿,就感觉到很累,很疲惫。颈、肩、腰、背常感到僵硬酸痛。

气血不足时,有的人会心慌气短,或是觉得胸闷想要深吸一口气才舒服。头晕耳鸣也是气血不足的一个常见的表现,特别是突然站起来时,容易头晕眼花,安静的时候会有耳鸣,声音有点像蜜蜂叫。

气血不足的人常伴有睡眠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入睡慢、半夜醒,或是早上醒得早,其实还没有睡够。

气血不足也容易感冒,而且每次感冒都好得比较慢。过敏性鼻炎也会反复发作。

气血不足的人,皮肤大多没有光泽、不紧致、容易有皱纹,而且皮肤容易过敏。

气血不足时容易不开心、爱生气、有时情绪低落、做事容易急躁。因为当身体能量不足时,心理能量也会跟着下来了。

3
 保护气血的几个关键点

一个人从健康状态到气血不足的状态,绝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必定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过度消耗。同样,要想把气血补回来,重新回到健康状态,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一般来说,需要三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因为细胞更新的周期大约是一年,也就是说,如果你从今天开始补气血、过健康的生活,一年后就是一个全新的你。

所以说,补气血得要坚持一定长的时间,最少也要坚持三个月,才能有明显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要过健康节能的生活,减少气血能量的消耗。

如果这边补着,那边耗着,甚至消耗的速度比补的还快,那样不论你吃什么、吃多久都不可能补的上。

过健康的生活包括:不熬夜、吃健康的食物、做有益身心的运动,最最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平静。中医认为“心乱则气血逆乱,心静则气血调和”。所以说坏心情比什么都伤人。

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吃些什么,更要注意想些什么。美国最著名的胃病专家,在治了几十年胃病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他说:“80%的胃病不是因为吃了什么,而是因为想了什么。”

4
 气血不足怎么补?

是否有一种食疗方法,能解决这所有的问题呢?遗憾的是:没有。

因为不同的人,气血亏虚的地方不一样。比如,有的人是心气不足,而有的人是脾胃虚弱,有的人偏气虚,有的人偏血虚。所以,在补气血时,必须有针对性,不可一概而论。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自己的不足在哪里,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补,才能真正做到补得平衡。否则,可能补不到位,甚至越补越糟。因为平衡才是生命健康的灵魂。

今天,先说说心气不足。心气不足的人,常出现胸闷、心慌、气短、头晕、身体容易疲倦,有种心力不足的感觉,有时好像连说话都说不动了。做事情时,也特别容易担心和忧虑,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

有个五岁的小女孩,特别胆小、怕黑,平时一个人不敢去厨房和卫生间。她的妈妈以为是孩子天生胆小,从没想到是心气不足的缘故。后来吃了一段时间补心气的食物,心气不虚了就不像从前那样胆小,也敢自己去厨房了。

有位中学生,学习一直非常优秀,有段时间总感觉有点力不从心,学习成绩也下来了。他跟妈妈说,最近注意力总是集中不了,以前学习时能集中2-3个小时,现在半个小时不到就走神,记忆力也大不如从前了。

经过询问,原来这个男孩前段时间打球时,小腿骨折了,而且拉了很长时间肚子,这些都大量消耗了他的气血,导致了心气不足。经过食疗和中药的调理,孩子很快就恢复到从前的状态了,考进了自己喜欢的学校。

其实,胆小并非只是孩子们才会有。心气不足,也会让一个大男人变得胆小。有位朋友,名校毕业后放弃了年薪百万的工作,自己创业,是一位有才气、有勇气的年轻人,经过几年打拼,事业非常成功,也拥有了财富。

由于经常熬夜,导致心气不足,有段时间变得特别胆小,每次开车上路都担心被其它车撞到。心气补上来以后,开车出去就不再害怕了。

补心气食疗方

分享一个补心气的食疗方:补气养心汤

准备食材:去心莲子10粒,鲜山药50克,干百合10克,桂圆肉6克,大枣2枚(特别注意:莲子一定要去掉莲子心)。

制作方法:将所有食材一起煮,水开后小火慢炖50分钟。

服用方法:这是成人一天的量,小孩量减半。分两次服用,可以只喝汤,也可以连食材一起吃。

刚才说的是心气不足,那肝血不足时会怎么样呢?肝血不足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睡不踏实、多梦、早醒。肝血不足时,月经量也会变少,还特别容易不开心。所以,如果你经常感到不快乐,可以试着补补肝血。

5
 不治已病治未病

今天和大家聊了气血不足会带来哪些问题,补气血最重要的是什么,并且分享了一个补心气的食疗方法。以后我们会陆续介绍心血不足、肝血不足、脾气不足、肺气不足、肾气不足,以及如何通过食疗来让气血变得充足而平衡。

说到底,要想拥有长久的身心健康,必须及时补气血。如果等到气血严重不足、疾病已经成形时,再好的医疗手段也是亡羊补牢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传统医学讲究“治未病”,就是在疾病还没有完全形成时,就进行调理。这就要求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读懂身体的语言、学会判断气血哪里不足,以便做出及时的调整,避免患上无法治愈的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