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一句话,胜过老师三年的努力!

 退休工程师 2019-09-27

“孩子的教育,老师和家长谁的责任更重要呢?”

教育,是一次家校合力才能校正航向的漫长旅途。家长是舵手,老师是灯塔指引者,家庭则是这趟旅途上的航船。

舵手前进的方向,决定了孩子未来的走向。

如果其中一条船不幸触礁沉没了,老师还可以为无数条其它的船点燃灯火,完全不必担心自己会冒着风大浪大、粉身碎骨的风险。

所以,对于老师而言,一个班上有几十个孩子,一个孩子的教育不成功,于老师而言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可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却是百分之百的失败!

笔者从教之初,总以为这样浅显的道理不可能有人不明白。

可工作数年之后,笔者才发现,对于“孩子的教育,老师和家长谁的责任更重要?”这样简单的一个问题,却有相当多数的家长顽固地选择了错误的答案。

如今,教育是一项很难做的事业。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名正言顺地开始当甩手掌柜。孩子的成绩、品行出了任何问题,就顺理成章地把责任全部推给老师。

有见于此,回忆起从教以来的诸多往事,禁不住感慨良多。

家长的品行,决定孩子的底线

笔者刚参加工作时,在一所农村学校任教。那是一个落后、偏僻、交通不便的小山村。

当地居民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的教育缺乏重视,也缺乏正确的认识。

一次,笔者一位同事的手机失窃了。经调监控,确认是我校一个初中男生偷拿了同事的财物。

被盘问时,孩子百般抵赖,不肯认错。眼见其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态度,学校领导请孩子的家长到校配合教育。

却不料,孩子的奶奶在监控录像铁的事实面前非但不认错,反而大吵大闹。

甚至污言秽语地狡辩道:“我儿子在外面是当董事长的,怎么可能稀罕你们这么一个破手机,肯定是你们栽赃陷害,我要告你们。”

面对孩子家长蛮不讲理的态度,老师们都十分愤怒。可是笔者的工作单位是一所公办学校,他们又是当地的户籍居民,即便死不认账,谁又能怎么样呢?

无奈,我的同事只好忍下这口气,长期生活在日防夜防之中。

几年后,那个孩子的弟弟也在我校入学了,不到小学5年级就被抓住至少3次校园行窃。

在老师面前,孩子的父母也表现得很痛心,可面对孩子已经被惯坏的事实却也很无奈。

家长的习惯,决定孩子的态度

后来,笔者调进了县城学校工作。虽然工作环境比在农村时好了很多,却也仍有诸多难解之事。

笔者任教的班级里,有一个学习习惯十分糟糕的孩子:丢三落四、贪玩懒惰、撒谎骗人,每一条都是让老师和家长十分头疼的坏毛病。

距离上期期末考试仅一周的一个周日下午5点时,孩子的妈妈突然在家长群里@我说他的家庭作业卷没有带回家,问我怎么办。

笔者本不想作任何回应,但考虑到群里的影响,只好回应道:“借其他同学的卷子复印了做。”不料孩子的妈妈回应道:“找不到同学的家在哪儿。”

自此以后,笔者与这位家长之间,再无回音。

忆起此事,笔者不禁想问这位妈妈几个问题:

第一,家庭作业是周五下午就布置了的,这都星期天下午5点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孩子在家的学习状态您难道从未留意过吗?

第二,笔者作为科任老师,深知班上至少有5位同学和您住一个小区,这些班级的基本情况难道您从来不曾去了解过吗?

第三,就算您不知道班上其他同学的家住哪儿,难道不会在群里问一问,找大家帮帮忙吗?如果您肯主动开口求助,难道群里的家长朋友一个都不肯伸出援手吗?

明知自己的孩子自觉性差,作为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却从不监督孩子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甚至连看都懒得看一眼,孩子没带作业回家,玩了两天作业分文未动居然都懵懂不知!

面对孩子不带作业、不做作业的问题,她的选择不是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找了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借口百般推诿,试图将所有解决问题的责任全部推给老师。

家长对待孩子的学习都是这样的态度,难怪她孩子的作业总是令老师伤透了心。

家长的付出,成就孩子的优秀

今年春晚的小品《占位子》讲述了一个滑稽而辛酸的事实:无数的家长把对孩子的好完全只当作物质上的付出,而推脱了对孩子品行、习惯教育的责任,忽视了对孩子成长的引导和陪伴。

为了抢夺一个第一排正中间的位置,家长们可以大打出手;为了买一套学区房,家长们可以倾家荡产;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家长们可以不惜血本为孩子填报占用双休日满额空间的各色培训班。

可即便在物质上付出了接近倾家荡产、身无长物的代价,培养出的孩子依旧好吃懒做、不求上进、浑浑噩噩、不懂感恩。

根据小品对班级座位的划分:教室的前排属于学霸区,中间几排属于休闲娱乐区,末尾几排属于养老区,最后一排靠墙的角落里属于隔离区。

笔者曾任教的班级里,有一个高高大大、其貌不扬的孩子。

由于他的身材高大,考虑到对前排同学视线的影响,所以他的座位常年位于班级里的“养老区”。

然而他的学习成绩是最稳定的班级第一,年级前三,有时年级第一。

反观那些由于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得不被老师安排在一二排学霸区的孩子,不仅考试成绩亮红灯是常态,课堂纪律、行为常规的表现更是一塌糊涂。

身在“养老区”,他的成绩、习惯、品行为何却能如此优秀?

因为他的妈妈多年以来一直以身教为他饯行“自律”的强大基因。

他的妈妈是当地跑团成员,每天坚持跑步不少于15公里,多年来风雨无阻。

妈妈曾告诫他:身体和心灵,永远要前行在路上。

所以每当妈妈迎着朝阳奔跑时,他总在伏案阅读、学习、做作业。

而当一天的学习任务完成时,他总会被妈妈拽着一起踏上奔跑的旅途。

周末的体育锻炼:跳绳、篮球、羽毛球、拉力器,更是被作为常规家庭作业般落实到底。

正是因为有父母身体力行的严格自律,才促成了他能够以同样的要求自我约束,做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无论是否有家长监督都能自觉完成学业的本分。

而这样家风传承般的严格自律,终于让他成为了身体好、品行好、成绩好的三好学生。

由此可见,孩子是否优秀,与智力因素之间并无决定性的因果关系。归根到底,还是在于良好家教涵养下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

这些非智力因素,给与了孩子成长路上数十年光景的无声影响,往往比天生注定的智商更能在关键时刻决定成败!

老师可以给孩子很多,但给不了孩子良好的习惯、正直的家风。你的孩子可以不聪明,但一定不能行为放纵、品行败坏!

正如郝建在小品中所说的:孩子的教育,不能光指望学校和老师。

每一位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路上都只会陪伴孩子一时,可每一对父母,都是要陪伴孩子一生的人。

孩子的成败,于老师而言并无什么瓜葛;可于父母而言,却是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兴衰荣辱

面对本文开头那道再简单不过的选择题,希望不会再有为人父母者顽固地圈出错误答案。(清淡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