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浮漂全长由漂尾、漂身、漂脚三个长度加起来的,不难认识浮漂全长的特点。无非是漂越长,稳定性越好,越便于看下行接口,翻身越慢。要注意的是,浮力比较大的漂翻身过程本就是十分短暂的,漂身长短粗细的影响就更小了。漂身长度做长了,纵截面、漂身整个表面积相应大点,所以长身漂翻身平缓些,下行更快些,下行平稳些,抗走水能力弱些,短身漂则反之。 2、漂尾,硬漂尾比重大于水,长度越长,越增加浮漂自重,降低灵敏度,所以小鲫鱼底钓漂、轻口漂、冬钓漂,都不会做得很长。浮漂翻身时,站立点都在漂尾与漂身结合部附近,上下越长,转得越慢,越长越不利翻身,这点在小浮力漂身上就很明显,所以太小的漂是不适合用于钓浮的;漂尾越长,越便于观察行程中的接口,而且因漂身受水阻影响,到位也要稍慢点,浮漂深入水面越下,风浪影响越小,稳定性越好。 3、漂脚,漂脚材质、长短、粗细均有所区别。漂脚重,浮漂重心比较低,翻身会比较快。翻身速度是野钓中用漂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影响着信号出来的快慢。 4、从身、脚、尾上相对区分 漂身越短。翻身越快,动作越贼(跳越感越强) 漂身越长,翻身越慢,动作越稳; 漂身粗短,便于钓浮; 漂身细长,利于钓底; 漂脚越短,翻身越快; 漂脚越长,动作越稳; 漂脚越粗越重,翻身越快; 漂尾越长,翻身越慢,行程越大; 漂尾越短,翻身越快,就位越快。 漂尾越细,动作幅度越大 漂尾越粗,幅度越小 5、从漂型上相对区分 端肩的浮漂,信号顿感强,回弹快,利于“控鱼”; 溜肩的浮漂,下行幅度大,回升慢,利于“就饵”; 圆肩收腰细腿的漂型,适于钓猾口鱼; 长脚长尾水滴型短身浮漂,行程稳而慢,利于钓截口; 长脚长尾削肩枣核型浮漂,下行快,利于钓底部轻口等等。 硬尾漂,相对的动作幅度大; 软尾漂,相对的信号顿感强等等。 |
|
来自: 秋实6vkiousvo7 > 《钓鱼&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