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面朝天的作品,凭什么打动12届国展评委

 攸州刀郎 2019-09-28

素面朝天的作品,凭什么打动12届国展评委

林海珊1975年9月出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东南大学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妇女委员会秘书长,淮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兰亭会九畹书院执行院长,专职导师。2019年入展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2004年入展全国第五届楹联展(中书协主办)2010年获全国首届篆书展提名奖(中书协主办)2011年获全国廉政文化书画大赛三等奖(中国教育部主办)2016年入展全国第二届篆书展(中国美术学院主办)

砚边心语

我而立之年习书,之前从未涉猎,入门便得中国美术学院诸师指教,真是三生有幸。我从小篆入手,一路走来已逾十载,个中滋味,万千万千。其实习书也罢做学问也罢,无非是抬头看路和埋头拉车,也就是在美院学习时我的恩师张爱国先生给我的四个字:“明理得法”,这四个字解决了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这四个字让惠我良多。

篆字是汉字的本源,篆书是现有各种书体的祖先,追本溯源是成就书业的不二法门。初学时,我很畏难,不仅要大量的临习范本,还要辩识篆字,十分吃力,我还是选择了坚持。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常临池过晌不觉饥,漏夜挥笔不觉倦,寒来暑往,数年已去,我取得了一些进步,也增强了的信心。长期的磨练有了一些技法上的积累,使我对篆书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从二李(李斯、李阳冰)笔法经典秦篆《三坟记》、《泰山刻石》等开始临习,对汉篆《袁安碑》、《袁敞碑》的手追心摹,对大篆钟鼎、甲骨,金文、石鼓文的广涉,与清篆邓石如,吴让之,吴昌硕等诸家经典的耳鬓厮磨,我苦苦思索,反复实踐,如何将整饬单一的清篆表现的高古而生动,我的导师刘灿铭先生和仇高驰先生给了我很多指点,刘师曾说:“书法就是试错的过程”。我做了很多尝试,将大篆的用笔融合于小篆,将枯润相生的墨韵变化运用到小篆的书写,将各种章法呈现于作,尽管差强人意,但这个探索的过程让我感到充实而欣慰。

习书历程中,有太多的艰辛、太多的惊喜,特别是一个女性写手尤为不易,家庭琐事,父母孩儿。我的亲人给了我极大的支持,给了我很多的时间空间,让我得以专心研书,我心怀感恩,用笔静静书写美好的时代,美好的人生。

林海珊

2019年5月1日烛下

素面朝天的作品,凭什么打动12届国展评委

十二届国展入展作品

素面朝天的作品,凭什么打动12届国展评委

素面朝天的作品,凭什么打动12届国展评委

素面朝天的作品,凭什么打动12届国展评委

素面朝天的作品,凭什么打动12届国展评委

素面朝天的作品,凭什么打动12届国展评委

素面朝天的作品,凭什么打动12届国展评委

素面朝天的作品,凭什么打动12届国展评委

素面朝天的作品,凭什么打动12届国展评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