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外阅读“储蓄”,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素养

 GXF360 2019-09-28

储蓄,原指每个人或家庭,把节约的钱存到银行的经济活动。阅读储蓄,是指以模拟银行存款的情景来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孩子通过阅读书目或文本,进行阅读量的储备,提升阅读素养。

由于企业和监管部门职责的划分不明确,企业在安全和效益的平衡等方面,没有做好有效把控,未能落实主体责任,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具体体现如下:①注重效益的观念尚未转变,缺乏对安全运输的认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没有落实到位。②缺少安全生产管控方法。从企业安全生产管控实际来说,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很多企业尚未构建有效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没有实行安全隐患闭环管理。除此之外,在安全生产标准化方面,未能发挥其作用。

什么是阅读素养?《“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IRLS)”项目评介》一文中提到PIRLS2006对“阅读素养”又做了进一步的描述,定义如下:理解和运用社会需要的或个人认为有价值的书面语言形式的能力,年轻的阅读者能够从各种文章中建构意义,他们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参与学校中和日常生活中的阅读者群体、并进行娱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以上表述无一不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传统的课内阅读教学,受到学习时空和内容的限制,不能满足学生当前语文学习的需求。所以,课外阅读也就成了课内阅读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从而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社会。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提高小学生阅读素养的策略。

一、活用《同步阅读》,适度补充习题,强化单元训练点

教材编写是以单元为主题的,每个单元有不同的训练重点。在一个单元中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加起来也就三四篇,阅读量和训练点的熟习是不足够的,与教材同步的《同步阅读》将是很好的补充。《同步阅读》要求学生以单元为单位阅读,语文教材学到哪个单元,就可以自主阅读相应的同步阅读,并从中挑选文章,设计单元训练点,用以检测学生对训练重点的掌握情况。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作家笔下的人”单元, 补充阅读《同步阅读》中有关世界四大“吝啬鬼”文学形象之一的葛朗台临死前的片段,根据单元训练点设计问题,如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中国古典文学形象“吝啬鬼”严监生的对比阅读等。通过补充适量的训练,帮助学生强化本单元的重点。

从实际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与以往的管理相比,现在质量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员的任务越来越重要,责任也越来越明确。为了满足工作要求,管理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明确安全管理任务,消除风险,避免盲目和意外设计,实施国家安全生产政策和指导方针,实施各种安全措施,安全管理计划,规划,建立和立足于研究规则和条例,以加强调查的相关方面,允许奖惩,建立相关文件,创建管理计划和管理规划,良好的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处理好与施工单位的良好关系。管理重点是安全管理系统,管理措施和投资监控。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方法分析市政工程行业的安全风险以及项目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和影响。

二、巧设“读写储蓄”,集读书笔记、素材积累、训练答题功能于一“本”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测评的阅读材料常见的文本类型之一——文学型文本,需要“读者参与到文本中,专心于文中想象的事件、环境、行为、因果关系、人物、氛围、情感和观点,并且享受语言本身。对儿童读者来说,文学类文本为他们提供了探索从未经历过的情景和情感的机会,以及经历一种从未得到过的在想象中自在体验的机会。在PIRLS评介中使用的主要的文学文本的类型是叙述性小说”。而这类文本是现行中小学阅读测试中最常见的。所以,从四年级上学期开始,学生坚持每周做读书笔记。抓住小学生喜欢玩游戏的心理,这个“阅读储蓄”本并不打分,而是以价钱的形式作为评分,每周一评,所得“金额”存进“班级银行存折”。定期展示,指导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一开始并没有太多要求,学生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把自己的点滴感受记录下来。后来就细化了要求,如:“赏析句段”“概括内容”“评价人物”“联系实际”等,训练阅读基本题型。这个 “读写储蓄”本,集读书笔记、素材积累、训练答题功能于一“本”。除了保留原来的训练内容外,增设了素材积累,如指导学生读《朱自清文学读本》,读到《背影》时,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父亲,进行外貌、神态、动作的片段描写;读到《闰儿和阿菜》时,让学生写写身边的一个小孩。随着本子的“金额”越来越多,孩子们的阅读热情也不断地高涨,形成一种习惯。

其次,加强校园网络管理与监控队伍建设。高校要选择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理论素养过硬的人员负责校园网络监控与管理工作,并依托管理队伍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收集与分析机制,以便及时发现校园网络特别是新媒体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高校要通过对校园网络管理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的校园网络意见领袖,使他们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网络问题时能够引领舆论导向,防止网络负面舆论、恶意攻击行为和其他非理性网络行为的出现。

三、增设“剪报评论”,培养采集信息的能力和乐于表达的习惯

北京师范大学边玉芳教授认为:“在PIRLS的阅读素养评介中,阅读能力已经不再被单纯地作为一种特定的学科能力,而是将阅读与生活相联系,将阅读融入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学习,娱乐,等等。这要求阅读不再是单独的课堂行为,必须与真实的情境相联系。”目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和测评中文学型文本的比例过重,导致阅读教学中一味地分析文本的中心、人物、背景等内容,而忽视了现实生活的需要。PISA测评的阅读材料另一种文本类型——阅读为获取和使用信息而阅读(信息型文本),要求“读者不是参与到想象的世界中,而是关注真实世界的某些方面。通过信息类文本,读者能够知道世事为什么是过去和现在的样子,为什么事物是那样形成的,等等。读者能够超越对信息的获取并将其运用于推理或行动之中。信息类文本不必从头到尾地来进行阅读,读者可以从中选择他们需要的部分”。因此,除了让学生欣赏文学性作品外,还可加入新闻时事类的阅读材料。在班级内增设了“事事关心”栏目,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剪下贴出来,内容涉及国际国内时事、民生、科技、健康、趣闻等,其他同学跟帖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小学生读书看报和乐于表达的习惯。

四、坚持经典诵读,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语感

几年前,我校开展了“经典阅读课程化的策略研究”科研课题研究,至今仍坚持每周进行经典诵读活动。经典文本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积极健康的价值追求:孔子的“仁爱”,孟子的“舍生取义”……从小教导儿童诵读经典,让孩子直面经典,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从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学校语文老师参与编制每个学期的诵读篇目和内容,老师制作上课课件;保证每周三天的“阅读时间”。以上措施避免了诵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采取多种诵读方式,如自由读、小组读、男女生、齐读、范读、赛读、创设情境引读、接龙读等。尝试将古诗按主题归类,如反映儿童生活的诗、描写春天的诗等,采用吟诵的形式诵读,学生感到很有趣,乐于参与其中。引导学生轻松活泼地读,饶有兴致地读,这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学生对经典内容能背多少、能理解多少,则不必过分追求。每学期都有展示活动,学生体会到了展示成果的乐趣。如诵读、欣赏、配画、制成书签、小报、写作、交流等活动。 定期开展个人、小组、班级竞赛,以给学生加“阅读星”等手段,鼓励学生熟读成诵。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前提下,快乐诵读,从中获得诵读的乐趣和成功感。六年下来,学生对古诗文的有一定量的积累,培养了语感。

“课外阅读储蓄”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多方位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今后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良操作方法,使之更科学、更具可操作性。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课内外兼修,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