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药化工未来路在何方

 崔亚秋子 2019-09-28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仍然离不开化工产业,且化工产业涉及到国防、民生各行各业,也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需要持续发展,大力发展。

自更为严格的安全环保政策实施以来, 众多化工企业面临生死抉择。追求“绿水青山”的环保大背景下,全国超过50%的涉化园区或将面临关停,尤其在华东沿海省份不少区域规定不得新增技改,限批新上项目。如此一来,华东许多农药化工企业又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要获得生存及后续发展,未来何去何从的决断到了非下不可的关头。商场如战场,战机稍纵即逝。市场再好,没有产业政策的扶持,终会输得空空。因此,未来农药化工企业的“搬”与“留”,决定今后5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道路。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长远着眼,各地的环境容量很不乐观,高高的门槛已在行逐客之举。如能够顺利入驻富有远大前景的化工园区,或重新集成打造精细化工集中区或将成为农药化工从业者们最佳选择。但放眼全国到底哪里才是化工新建项目的安身之地呢?

1. 审时度势 ,知己知彼,转战他方,或迎柳暗花明

中国业已形成的上海化工化学工业区、大亚湾经济区、南京化工园区等较为先进的化工园区,他们代表着中国的化工技术水平,集中了中国乃至世界上化工产业的尖端产品、大宗产品、基础产品,以及足够的而且强劲的生产能力。所以抓大放小,通过安全、环保门槛,推进中国乃至国际层面的化工集中、集约布局是非常自然的,实现中国化工大国向化工强国的转变。在纷纷出台的涉及化工发展政策中,认清整治大势最为重要,而认准投资方向也迫在眉睫。

现有许多化工园区实力非凡,已跻身先进园区的化工企业是幸运的。而目前许多面临转战搬迁新基地的企业的确困难重重,因此生存与发展首要是战略,方向错了,越努力越失败。跟对园区,站位正确,结对组团谋共赢,方能容身新时代化工行业未来,谋求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2. 绿色发展,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方显英雄本色

中国化工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短期行为早就没了市场,不讲质量的投资还会血本无归,没有核心技术、没有强大凝聚力的团队无法跨越高门槛。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引用智能化生产装置,完备绿色制造条件,成为化工企业的必由之路。

针对农药化工产业来讲,由于农药等精细化工所产生的“三废”成分比较复杂,处理起来也相对比较繁杂和艰难,因此农药等精细化工企业不仅要对“三废”处理的环保投入高,而且处理后的“三废”的排放也对环境的容量提出较高要求。相信所有有望接纳化工企业入驻的园区,都会形成一整套适合于园区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将环境污染遏制在孕育期,以期让更多的优秀企业投资兴业。

市场法则是适在生存。生态文明建设只容纳“绿色化”“智能化”“集约化”“信息化”的高效率先进企业,首当其中的是“绿色化”,具备绿色化发展条件的企业才有资格入选新园区,才有凤凰涅槃再生的可能。

3. 准确定位,尽早应变, 深谋远虑,方可力挽狂澜

化工产业如空气与水,不可或缺,但化工制造生存要求越来越严格。一波接一波的中国化工整治形势不可逆转,高质量发展绝不是空话,现在是农药化工企业决定未来走向的时刻。对沿海沿江的化工企业来讲,要发展就必须积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就要研发新的绿色化工艺,投入自动化生产装置,就要致力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团队。

化工生产搬迁就是新的提升机会。农药产业是一个永远朝阳的产业,是永不落伍的行业,农药人既不能因环保压力而轻言放弃,也不会因其自身所具有的刚需性而裹足不前。对于想要搬迁的企业就必须选择政策清晰、配套功能齐全、区域环境容量大、吸引外资较多、人力资源有保障的规划区,如此定能开辟新化工,奔梦新天地,成就新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