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字的人 | 心手相应的神性

 lylla 2019-09-28

但他们有同一个生活习惯,写毛笔字。在身外事团团包裹,更不必再亲手提笔的现在,有许多人为这件看似无用的事,持续地付出了时间和专注,也因此受益。

所以邀约他们来聊聊这一切:

我们这么忙,为什么要写字?

ISSUE 51

Vivian Wen

           她的职业:大学老师

           写字时间:三年

           她的老师:林曦

           她的学堂:暄桐教室


  
🌿☁️

“当我按小林老师的方法写好一个字后,才明白,犹太人建所罗门圣殿时,怀有的对耶和华的虔诚,是一块砖一块砖砌出来的。




01 | 进暄桐意外又幸运

我大学是学英美文学的,研究二战后的现代文学和现代性。作为一个东方人,看到西方的文明与繁荣,年轻气盛的我,自然想得了这个文明的妙处,就到西学里去找。

后来我读到德国哲学家阿多诺的一句话,大意是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罪恶的。很多西方学者读到这话时,都开始了文明的反思。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居然出了这样罪恶的事情,还要文学干什么,还好意思写诗歌吗?无法想象德国历史上有巴赫、丢勒、康德、歌德等的文化高地,竟然制造了人类文明黑洞的“奥斯维辛”犹太大屠杀。这是我读博士的研究方向,我想找答案。 

一位很红的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他的老师就是《文明的冲突》作者美国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福山最出名的书叫《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一人》,这本书像在西方社会丢了枚炸弹。历史的终结,不是历史没有进程了,而是人类的政治制度,西方已经探索到最高级了。这话说得西方人很高兴,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走到顶峰,其他文明还在路上的,就赶紧向这边走来吧。 

▲三本有M标记的就是福山的书
出书不久后,东欧民主倒退,阿拉伯之春后社会衰退,而东方的中国却发展得很稳。于是,福山再次出发去找西方政治衰败的答案,他追溯了全世界各大文明脉络,发现中国在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非常成熟完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非家族制的现代文明国家,这个第一比欧洲早了18个世纪。他认为是理想化的,内耗很小,国家进程非常合理。而此时,相当的西方学者也意识到早熟的中国古代政治是宝藏。 
这让我来到暄桐之前,播下了一粒想要学习我们传统文化的种子。 
13年开始工作,15年底就看到了暄桐招生启事。当时我并没有觉得在暄桐教室的学习和我去找文明的答案有多少联系,因为我报的是个书法班,但是三年过后的今天,我非常感谢小林老师,她为我打开了传统文化的一扇门。 

和多数通过各种渠道很早以前就了解暄桐和老师的同学不一样,来暄桐之前我对这里一无所知,所以非常意外又幸运,因为泡在西学里多年,中文学得不够扎实,开始只是想好好写毛笔字的,但没想到,在暄桐课堂上,我收获了与之前学习很不一样的东西,觉得很有意思很有启发。

平时的练习只要有喜欢的,就贴到小小的作业墙上
 
 

02 | 三位女性诠释什么是力量

在小林老师身上,我看到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感。 
拿另外两位女性做个类比吧。 

前不久我看了部纪录片讲周采芹,她父亲是京剧四大名旦的周信芳。她17岁就去英国学习戏剧,一生传奇。上世纪60年代的伦敦,她是迷倒英国人的“中国娃娃”,浓密的黑发,高腰开衩旗袍,翘上天去的黑眼线,这个形象是她在《苏丝黄的世界》里的扮相,风靡了很多年。在这个角色之前,她写了一百多封自荐信,西方同学打趣她:伦敦舞台不需要一张东方人的脸。但是这个角色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这位“身高一米五的炸弹”,她的力量。

纪录片《上海的女儿》里的周采芹

后来,命运开始挑战周采芹真正的力量。家族衰落,投资破产,遭遇疾病,沦为社会最底层。又辗转到美国寄人篱下,千辛万苦在无名剧社团里谋些小角色。《红字》的导演找到她演女主角海斯特·白兰。她站在舞台上,全场发笑。小说里的白兰是高大的苏格兰女人,而她瘦瘦小小,还是个中国人。但五分钟后,观众凝神屏息。从来没有人把白兰的两副面孔演得那么淋漓尽致,人前谦卑有礼,人后骄傲脆弱。 

她问导演:为什么选我?导演一句话令人终身难忘,他说:你和白兰,都是幸存者。经历过世事沉浮的人,有种抵挡得住世俗价值的力量。 

还有一位,我在美国念书时的导师是个犹太学研究大家,她躲过了纳粹从波兰逃到美国。她的课太难,讲犹太经典,每天只睡四小时其他时间全学习也学不懂。我觉得要崩溃了,就去找她,我第一句话说,我真是个糟糕的学生。她说,不!你能有多糟糕?你知道我见过撒旦本人,那之后我再没见过一个糟糕的人,每个人肩上都站着天使。 

多年后,我听小林老师讲到,佛说每个人都是佛性具足的,我就老想起每个人肩上的天使。见证过极恶的幸存者,有种穿透人性的通达力量。

再说小林老师,很多人想象中的老师可能又柔又软,与力量最不相干。穿着中式衣衫,写几行字画几笔花,飘着进教室给大家聊聊写字,谈谈经典。完全不是。 

我看见的小林老师高度自律勤奋,逻辑严密理智。铁打的原则感。她爱颜真卿,榜书写得又厚又遒。她喜欢挑战有难度的事情,并且很快就能用自己一整套方法来解构这个难度,然后是我们看过去的轻松驾驭,这个很让人惊叹。
我看见周采芹对抗无常,美国导师穿透人性,她们在对抗苦难时都大智大勇。小林老师呢,她其实一直在教给我,敌人也许住在你的心里,你还需要有降服自己的心的力量。 

一年级第一节课才进教室,我的桌上摆着一张暄桐卡片,上面写着: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傲慢的升起和似有所得的负累,那么请记得暄桐名字的真意。三年后,我慢慢明白,什么叫“不会得意于某种技艺的熟练高明”,什么叫“一颗回归调伏安定又活泼生动的心”,感谢小林老师。

 

 
03 | 学习到的“不尚贤”

赵孟頫版本的《道德经》_局部


我是大学老师,周一到周五面对同学,周末作为学生,角色互换,来教室充电。三年级开始讲《道德经》,给了我极大的启发。 
比如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是在讲不管在哪里,只要在人群中,如果推崇单一标准就会产生争,产生了争就会有取用就会有盗,这样的结果大家心就乱了,这一连串的反应会体现在所有的事情上。 

记得那节课精讲经典之前,正好在写智永《千字文》,老师带领我们花了一个小时死磕了“始制文字”四个字,完了她说:我觉得每个同学都花了心力在写,都可以得90分了,但没有任何一个同学和别人写得一模一样,每个人都努力了,但每个人都和别人不一样,把自己可能性的最好做出来就行了,不需要跟任何人去比较,你不可能成为别人,别人也不可能成为你。

每位同学的“始制文字”,没有一个和其他人一模一样

这就是不尚贤最好的例证。 

我有次上课无意中说某某的语音有种地道的上东区口音,其他的孩子顿时觉得自己不地道了,特别焦虑,课后都问我怎么能拥有地道的口音,着实吓了我一跳。所以在课堂上,我特别警惕给学生立标杆。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自己,哪怕是演讲的语气,就算两个人都很激昂,我都会告诉他们,激昂都有不一样的激昂,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的激昂是只雄狮,而奥巴马在竞选演讲中的激昂是头猎鹰,各有千秋,没有统一标准。



 
04 | 性情里的“计白当黑”
就像这样,一本书就是一天
认识我的人觉得我的性格很安静,我打小就很害羞不爱说话。谁知道,我工作后长期教一门课,学生们还挺喜欢,叫英国议会制辩论和英文公共演讲,通常教的都是法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但除了上课的时间,我基本都不大说话,就是安安静静地看书和写字。

如果你看过英国前首相梅姨(Theresa May)在下院舌战群雄,把反对党的大老爷们儿怼得瞠目结舌,就大概能想像我在辩论课上的模样。议会制辩论不是吵架,基本上是实现西方民主的核心制度。需要对政策进行严密的论证和对局势极富纵深的视野。最重要的,得非常冷静,能跳出来看见自己和反对方博弈的过程。所以欧美各大名校都有用议会制辩论培养人文精英的传统,Theresa May当年就是牛津的金牌辩手。


梅姨

我会带学生出去打比赛。挑学生的时候,常常选些看起来很安静,不大起眼的孩子,但结果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好成绩。我觉得宝剑都是有鞘的,时时露在外面的,刀刃可能早就磨钝了。 

小林老师常说,写字的时候,计白当黑,要能看见被分割后的黑与白。这句话太重要了,除了写字,人的性情里,也是有种计白当黑的空间感,黑色部分是看得见的性情,白的部分却有更丰富的质地。黑是安静的,白里面才能蓄积爆发力。而辩手同学在比赛中又需要比常人更大的爆发力,所以平时更需要安静的力量。

▲这是《兰亭序》里“向”字的局部反向
写字时不仅要看笔画,也要看到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


 
05 | 心手相应的神性
圣殿图
写字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一种心手相应的生活方式。 
我对这世界的认识大部分是在书房里完成的,一个研究犹太大屠杀的中国人,天天看的西方政治理论和历史,让世界在我的脑子里有种被快速甚至是轻易构造着的感觉。 
比如犹太人的所罗门圣殿先被巴比伦王国首次摧毁,后又被罗马人的铁骑踏平只剩一道“哭墙”,这500年间耶路撒冷圣殿被精心修建又被无情摧毁的历史,于我就是几十页书中的几桩事件。
所以我的脑子常常跑得很快,心更快,但是手跟不上。小林老师常说,心手相应,眼睛先要看到,手要去尽力表达,写出来再跟原帖比对,再写,才能逐渐接近。就这样一个帖一个帖上手,当我真的按老师的方法写好了一个字后,我才明白,犹太人建所罗门圣殿时,怀有的对耶和华的虔诚,是一块砖一块砖砌出来的,那不仅是他们的建造技术对沙和土石这类自然物的克服,更是他们头脑中天堂的纯粹理念对世俗生活的克服。 
一写字我就明白了,心和手的差距有多大,而能实现这样的统一,可能就有某种神性的东西。犹太人一定要回到神殿来祈祷,因为那是神性曾经被实现出来的地方。当我写字的时候,我需要无数次的去克服眼,手,心的惯性,无限次地回到古人,回到那个合一的精微时刻。这个时刻在某一笔中到来,会感到锁在心和手上的铁链子松动了。 

心手合一的感觉,是令人神往的时刻。写《玉版十三行》的时候,开始老写不好,我就找来相关资料读文字,王献之体会到了曹植的心,我再去体会王献之的心,体会完了再去磨合我的心和手,那一次临帖,似乎明白了曹植的哀伤和想要挣脱桎梏的渴望,所以看见王献之写得隐忍而超拔凡尘。那次写的好像离那个松动的时刻很近,我就没舍得裹进作业卷里,找了一个家里最喜欢的地方,也没裱,就直接贴上去了。也是一种提醒吧,对于心手合一,我一直在虔诚的朝圣路上。

左:家里挂起来的《玉版十三行》

右: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局部

 


  
 
 Ask

1.有没有特别感兴趣的书家?

王献之的《中秋帖》

我对王献之挺好奇的。周围有这样一种情况,就是父母在某一行达到了某一种高度的成就以后,他们的孩子是不愿意再继续涉足这个行业的,这好像都成为了一种禁忌,哪怕孩子在这一行可以做到非常优秀。所以,通过身边的人与事,我会对王献之有一种好奇。在那个时代,父亲在书坛上开辟了新天地,他目睹并且参与,还及时提出自己的建议,这一点很了不起,他很前瞻。然后呢,更了不起的是,在父亲的光芒万丈下,又发展了自己的风格,右军内掖大令外拓,这种变化,胸中得要多有气象的一个人才可以做到啊。

 


2.骨灰级爱好是啥?

很多私人博物馆别有洞天。比如Isabella Gardener博物馆里有一座世代养护的拜占庭风格花园。植被和博物馆的建筑装饰交相辉映,堪称艺术品。

应该是逛博物馆吧,24k的museum-goer(博物馆达人)。我在哈佛读Summer School(夏校)的时候,一个月的研讨课强度特别大。每天都有几百页的文献要看,其他同学忙完了功课都去海边的酒吧里吹海风晒太阳,波士顿是个非常迷人的海滨城市。我都泡在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里,被冷气冻得瑟瑟发抖,出来时天都黑了。我的最爱是大都会博物馆,有机会途经都会专程去。

除了博物馆,最爱就是图书馆了,如果爱看书的人是虔诚的信徒,那在图书馆里看书就像在帕特农神庙里祈祷一样,你能听见众神交谈的声音。我很喜欢哈佛大学的Widener Memorial Library,并不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大学图书馆,而是它的建筑给人一种光明的雄心,那是古希腊人与神比肩征战的雄心。

哈佛大学的Widener Memorial Library
 

3.推荐一些不一样视角的书和电影吧

左:《亨利四世》,右:《约翰王》,中:《维多利亚女王》,他们都是英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君主

我最近在重读经典,经典让我们重新长出对人性的信心来。莎士比亚和歌德的世界里有人的高贵与卑微,有充满可能性的广大世界。我常常会回来看莎翁的《亨利四世》,这是他的历史剧的重头,讲亨利四世这个众叛亲离又疾病缠身的一代枭雄,他既凶悍骁勇又负愧深重,让我看到完整的人。 
《约翰王》这本从“金雀花王朝”到“大宪章”的历史写得很有意思,它把年代交错打乱,两条平行线索展开。和《亨利四世》放在一起看,很有趣。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我干正事累了拿起来翻到哪看到哪,我就特喜欢俄国作家的絮叨劲儿,特别像看一部质量巨好的译制片。 

上周把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看了,有点像荒诞的童话剧,但如果熟知西方文明的各种隐喻,你一定要看完。你会看到它映射的犹太人流亡史,纳粹,以及欧洲精神家园的衰败。




4.一秒钟静心的法门,有吗?

有。收拾周遭空间,办公室或家里。不过不是一秒钟,但很快就能进入静心的状态。外部空间的整洁能很快投射到我的内心,所以整理空间就好像清理掉了脑子里的杂念。

左:淘来的鼻烟壶,喜欢它们精巧

右:青花瓶放作业卷,最是相宜



她的书桌

“喜欢黑白红的配搭,黑白二色构成了最纯粹的宇宙空间,红色就像是此中搏动的的生命力。书桌是黑色,墙是红色,卷轴是金桂娟老师临的《白海清图》,每次展开宣纸,蘸上墨,就感到一股有力的静气……”



_

下 期 再 见

😊

◼︎

采编_小新  

肖像_Kelly、部分图片提供_Vivian Wen

出品 | 小世界工作室

- 完 -

可点击两张图片,了解更多内容

暄桐教室:一间书法教室,基于中式文人审美,教授以书法为主的传统文化与技艺,推崇非功利的学习态度。教室认为写字是一种生活方式,师生共同以书法为原点延展深入传统与艺术的种种乐趣,探索着心手相应,知行合一的可能。

林曦老师:1983年生于重庆,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于2011年创办暄桐教室,旨在以书法为起点,亲近中国传统之美,以实践和所得,滋养当下生活。

至今已经与同学们一起完成了1600余学时的教学,从零开始,从执笔蘸墨写下第一个线条,到篆、隶、真、行、草各个书体的系统学习,为喜爱书法和传统的同好提供了一种有趣扎实,可坚持进阶的学习可能。

七年积累后,开始通过线上直播课程《从书法之美到生活之美——林曦老师的零基础书法课》,跨越时空限制,与大家分享。师生在手忙心闲,精进又游戏的氛围中,学习传承文人的趣味与智慧。

她还创办有美育&文化工作室「林曦的小世界」(L Studio)和基于中国文人审美的生活方式品牌「山林曦照」,前者致力于出版、视频、展览等原创内容的制作,后者至今已设计并产出约六百余件围绕书房文化与行止空间的器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