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检查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美学中医 2019-09-29

好些搞中医的人,对现代医疗检查非常排斥,觉得需要使用现代医疗检查的中医是伪中医。

遇秋是赞成使用现代医疗检查技术的,但是反对过度使用、依赖。

现代医疗检查技术,属不属于西医?遇秋认为,它只是科学技术,不能简单划归为西医。

比如各种影像仪器,通过特殊的方式查看人体内部的情况,为诊断病情提供更加确切的依据,这个过程没有涉及西医的治疗用药。这个和中医四诊通过身体的外在表现来推测内部的病变,是殊途同归的。

通过把脉把出病人可能怀孕了,或通过B超检查出病人已经怀孕了,这两个方式虽然不同,结论却是相同。既然如此,又何必去排斥更加准确的B超?

还有一个确定性、可靠性的问题。

把脉是可能把出已经怀孕,但是这个结论,却并不能作为诊断用药的依据,一般还要加尿检或B超检查,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把脉反而显得无关紧要了。

有些检查,也符合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比如肝癌,一般出现症状的时候,可能已经是晚期了。但是,在出现症状前几个月,体内一种叫AFP的蛋白,含量就会增高。如果一检查出AFP增高,就开始用中医治疗调理,恐怕治疗就会从容多了。这个完全符合中医治未病。

当然,怎么通过现代医疗检查结果来中医辨证,还需要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有的人,对自己的身体观察细致,体验入微,微有不舒服就能很精准地定位。

而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身体是非常麻木的,小问题看不见,出现严重不舒服才会觉得自己生病了。对这一类人,定期的体检就变得非常有必要,自己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就交给“旁观者”,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遇秋接触的好些癌症患者,一般都会说自己之前身体好得很,突然有一天就发现得了癌症。这些人,平时对自己的身体应该是麻木的。

检查的局限性也很明显。

一是成本。除去医生的学习成本,现代医疗检查需要仪器,一般成本比较高,对经济情况不好的人来讲,压力不小。而中医四诊,基本没有成本。现代医疗检查可靠性高,中医四诊对好些病可靠性并不高。所以在成本和可靠性之间的平衡,做一个恰当的选择,确实非常考验人。

二是检查周期。基于成本的考虑,检查不可能很频繁,一年能有一次检查已经算是很好的了。问题是,很多疾病的病程,在一年之内会变化很大。比如AFP检测,虽然可以提前几个发现,如果这几个月刚好是在检查周期之间,检查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恰好在检查时发现的概率则非常小。

所以,完全依靠检查也不现实。

最经济实惠的做法,还得靠病人,学一点医学常识,多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

袁遇秋中医教学,适合想学好中医的爱好者和想提高临床疗效的医生,远程教学,学习时间自由,不耽误工作生活,一对一终身实战指导,包学会治病,名额有限,报名从速,想学习伤寒论经方的请回复“经方”,想学习中药的请回复“中药”,想试听课程内容的,可回复“试听”,想要看病的,请回复“看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