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爱梅成癖的宋代男子

 昵称50319000 2019-09-29


宋朝有一个隐士,名林逋(968—1028),自幼丧父,发奋读书,却不为考取功名,恬淡好古,安贫乐道。他在江、淮游历了几年后,决心归隐山林,就到西湖的孤山结庐隐居,从此寄心山水,二十年不进城。宋真宗听说他的事迹后,赐给他粟帛,还吩咐地方官过年过节前去看望慰问。

元  张渥《倚鹤寻梅图》

林逋这个人有点怪,一生没有娶妻生子,却在房前屋后植梅养鹤,人谓梅妻鹤子。他善行书,喜欢写诗。他写的《山园小梅》中有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把梅花的气质风韵写尽写绝。人们对梅花的喜爱由来已久,诗经中就有对梅花的描写,但林逋的这句一出,前人的咏梅之作皆黯然失色,后人也无法超越,简直空前绝后,在当时就圈粉无数,苏轼、欧阳修和辛弃疾等大文学家都为他点过赞。只此一句,足慰林逋一生爱梅之情。

《雪梅双鹤图》轴   现藏广东省博物馆

林逋去世171年,又一个爱梅的宋朝男人出生了。他叫宋伯仁,字器之,号雪岩。湖州人。早年锐意功名,曾举宏词科,可能未中。后监淮扬(即泰州)盐课,当了几年小官,而后定居临安(今杭州)西马塍。

宋伯仁爱梅成癖,不仅辟圃种梅,筑亭以对,以诗咏之,还为梅花著了一本奇书——《梅花喜神谱》。喜神者,画像也。他选取梅花从萌芽到凋落的一百个瞬间,用画笔描摹出来,并因势象形,予以命名,而后歌咏以诗。

“余于花放之时,满肝清霜,满肩寒月,不厌细徘徊于竹篱茅屋边,嗅蕊吹英,挼香嚼粉,谛玩梅花之低昂俯仰,分合卷舒……”宋伯仁在《梅花喜神谱》的序中细致描摹了自己对梅花的疯狂喜爱,也交待了创作图谱的经过:“余于是与其自甲而芳,由荣而悴,图写花之状貌,得二百余品。久而删其具体而微者,止留一百品。各各其所肖,并题以古律,以《梅花谱》目之。”。

《梅花喜神谱》刻于南宋嘉熙二年(1238),后又有景定二年(1261)刊本。雕版精致,刻画古雅,是宋版书的上品。今有影印本行世。

内页

梅花喜神谱欣赏

推荐阅读

不可说—郭关音乐绘画作品集

艺道宗琴道修学

艺道宗书画修学

艺道讲堂 | 古琴公益讲座系列
艺道讲堂|弘一书法临习

灵性之境—郭关道长玄画

郭关道长古琴演奏专辑

郭关|爨碑书法的探索者


艺术欣赏

郭关道长:生于湖南,书画家,古琴家,道家全真派道士,艺道院住持。作品涉及书画、古琴 、斫琴等领域;晓音律、幼随祖父习琴;二零零六年闭关参禅一年,出关后系统研习中观、唯识学,画风大变;二零一三年修道,通斋醮科仪;其曾就学于人民大学,宗教哲学硕士。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及收藏家收藏。现“郭关绘画全球巡回展”已在台湾、佛光山、英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圆满举行。台湾建立有“郭关艺术馆”,长年展示郭关作品数百件


《招隐》  郭关道长演奏,自斫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