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狂笑案 周x,女,76岁,1981年1月14日初诊。诉半年前偶然在小便时身体触及房门,遂即独自嘻笑,最后狂笑不能自已。日益加剧,尤以夜间为甚。每笑约2~3分钟。发作时神识清楚,狂笑后即遗尿裤上,往往一日数次易裤,甚感愁苦。曾经某医院治疗,未效。西医检查无阳性体征。诊寸关脉俱洪数,两尺沉细,舌质红,苔薄,根薄黄略腻,辨证为心肾不交、痰热阻络,治拟交泰心肾、豁痰通络。 川连4.5克、安桂心4.5克 (后下) 、制半夏9克、茯苓15克、炒远志9克、石菖蒲9克、紫石英30克(先煎)、连翘15克、磁朱丸9克(包煎)、礞石滚痰丸12克(包煎)。五剂。另万氏牛黄清心丸两支,每服6分。 二诊:药后白天狂笑止,夜间小便时偶然发笑,遗尿大有改善。药证合拍,遂本前意继进。 川连4.5克、安桂心4.5克(后下)、硃茯苓15克、地龙15克、丹参12克、紫石英30克(先煎)、炒远志9克、石菖蒲9克、硃灯芯9克、磁石30克(先煎)煅龙牡各30克、礞石滚痰丸12克(包煎)。 三诊:狂笑止,遗尿亦瘳。舌根黄苔好转,寸关脉和缓。症趋坦途,无需易辙,固本可矣。 党参15克、炒白术12克、陈皮9克、茯苓15克、丹参12克、地龙15克、炒远志9克、石菖蒲9克、磁石30克、牡蛎30克、连翘12克、川连4.5克、安桂心4.5克(后下)炙甘草6克。五剂。 前后服药十五剂,痊愈。随访三个月,未复发。(上海毛巾漂印厂医务室浦东声:《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年第4期) [编者按]《医碥》云;“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神即心火也。观余火燔烁甚则鸣笑可知也。烛笑而光摇,人笑而气浮。子和以烧盐探吐痰热,及黄连解毒汤而愈,水克火,寒胜热也。”故不自制的狂笑,多主心经痰热。本案因其狂笑伴遗尿,是痰热又兼心肾不交之证,投以滚痰、牛黄、交泰诸方,能收良效乃预料中事。
|
|
来自: ysy123456 ... > 《精神病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