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人!苹果居然有这么多的病毒病

 栖霞资深果农 2019-09-29


据小管家走访了解,多数果农对于苹果的病毒病一知半解,不知道怎么预防病毒病。加之近期,很多果农又在“农心苹果管家”平台上咨询苹果花脸和花叶病,因此,本期文章小管家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苹果病毒病。

01

苹果病毒病类型

苹果病毒病的类型比较多,可笼统的分为花叶病毒、潜隐形病毒及类病毒三种。

    01

苹果花叶病毒病

一般情况下,花叶病对苹果的危害为慢性危害。该病主要通过嫁接和修剪进行传染,潜育期长,至少要经过2-3年,最长可达8年之久,症状才得以表现。通常表现为以下五种症状。斑驳型:叶片产生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边缘清晰、鲜黄色的斑驳。 花叶型。 病斑不规则,有较大的深绿和浅绿相间的色变,边缘不清晰。环斑型:叶片产生圆形、椭圆形或近圆形黄色环斑或近似环状的斑纹。条斑型:病叶沿叶脉失绿黄化,并蔓延到附近的叶肉组织。镶边型:病叶边缘发生黄化,形成黄色镶边。

    02

苹果茎痘病毒病

该病属于潜隐形病毒病,发病后,症状不明显,严重时,木质部上引起茎痘或树势减弱等症状,引起叶片黄斑或黄色环纹斑,通常在叶片一侧,多数在边缘出现黄斑,致使病斑一侧叶片缩小成舟形叶,还可以导致病株木质部表面产生褐色凹陷条沟,引起叶片的反卷和皱缩。

    03

苹果锈果病毒病

苹果锈果病主要是类病毒引起的,通常的症状表现可分为以下几种种。锈果型: 典型症状为果实上生有 5条与心室对应的木栓化铁锈色的斑点,斑点上分布许多纵横排列的小裂口,锈斑从果顶附近开始产生逐渐沿果面向果柄处扩展。花脸型: 典型症状为果实着色后在果面下散生许多圆形的黄绿色或淡红色的斑块,俗称 “花脸果”。锈果、花脸复合型: 典型症状为果实上同时混有锈斑和花脸的症状,着色前多在果实顶部产生明显的锈斑,着色后在锈斑周围或是未产生锈斑的部位发生不着色的斑块呈花脸状。

    04

苹果皱果病毒病

该类病毒也是类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苹果果实,表现为 3种症状。凹陷型: 病果大小和正常果无明显区别,只是果实侵染部位局部发育受阻或生长加快,导致果面出现凹陷条沟或丘状突起,并且凹陷或突起部分伴随木栓化,形成粗糙的果锈。斑痕型: 果实表面产生浓绿斑痕,斑痕中间呈木栓化。畸形果型: 在谢花后 20 d 左右,病果表面会出现水渍状略凹陷的斑块,大小不等,形状也不规则,斑块处会随着果实发育而逐渐变得凸凹不平、形成畸形,到7月下旬,病斑处会呈铁锈色、木栓化,并出现裂纹,致使果实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02

苹果病毒病的防治建议

苹果病毒病主要通过嫁接等无性繁殖方式进行传播,一旦感染,病毒便会在苹果树体内长期积累和危害。在当今技术水平下,苹果病毒病尚无有效的防治药剂,造成了病毒病危害日趋严重的现状。

01

病枝、病树标记修剪

常见的花叶病毒病、锈果病,其症状主要表现在长叶和挂果阶段。在冬季修剪时,我们无法判断是否发生了病毒病,基于此,建议对病树病枝我们要提前标记,修剪时放在最后去修剪。这样就能避免发病冬剪人为传播。

02

工具消毒

病毒病的人为传播主要是通过农事工具造成的,不管是嫁接还是修剪,我们对操作工具属于消毒管理,建议对于这些工具可以使用煮过磷皂(香皂也可以)的进行清洗,这样就可避免工具传播病毒病。

03

昆虫传播路径的截断

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蚜虫、粉蚧、蛀干害虫、蛀果害虫等昆虫都可能传播病毒,我们在防止人为传播病毒病时,也要切断昆虫作为病毒病传播的路径。因此在每年的用药管理上对这些害虫不能忽视。

04

免疫抗病毒药剂的使用

病毒病如果发生,将无法根治。在药剂预防上可以建议使用一些药剂进行预防,例如甾烯醇等药剂,针对病树及周围的树体,在花露红开始连续使用三次,防止病毒病的扩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