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人钟鸣:最重要的是反思(图)

 置身于宁静 2019-09-29

外滩画报 05-21 15:02

55岁的诗人钟鸣在电话里大叫。当时是5月14日下午5点31分,钟鸣在位于成都的家中又经历了一次余震,按照国家地震局的数据,这两天里钟鸣已经经历了2000多次余震。停顿了几秒钟后,钟鸣给出了答案,“不用跑,现在好了。按照我这两天的经验,这次余震应该在5级以上,你说吓人不吓人?”

距离汶川地震发生已经51小时,联系钟鸣仍然是件困难的事情。

经历了近二个小时的努力,手机通了,但钟鸣的声音却是模糊且断断续续,他又提供了一个家中的电话号码,又是一个多小时,电话才终于拨通。

地震发生的时候,钟鸣和往常一样,在家中上网、写作。这是一栋6层高的楼,钟鸣住顶层,复式的房子,楼上放他的石头、佛像等收藏品。当时清洁工正在打扫,钟鸣听到有东西狠狠地砸在了楼上的地板上,“我的第一反应是清洁工不小心把收藏品摔到地上了。”

还没等他起身,身边的电视机、音箱和柜子等全部往地上砸了下来,房子开始剧烈摇晃,人也晕眩起来,迈不开步,钟鸣立刻反应过来:地震了!他推门就往外跑,楼道里都是往下冲的人,各家的房门都大敞着。

1976年,钟鸣刚刚复原转业,唐山大地震发生,成都也受到波及,由于距离较远,“感觉远远没有这么凶。”

钟鸣碰到了几个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人,大家都说:这次地震更厉害,余震太多。幸运的是,钟鸣的亲朋好友都逃过了这一劫,但家中的收藏品全部摔在地上,损失惨重。

在车里住了一段时间之后,钟鸣和妻子两个人还是大胆回家住了下来,房子的情况还好,但电梯已经出现裂缝。钟鸣是个闲散的人,爱好摄影,平时总是斜背个小包包,在成都的古玩市场穿梭,和古玩小商贩们讨价还价,几年前,他在成都郊区建立了西南第一家私人博物馆——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最近这几天,他的生活完全乱套,很少出门,也没有出门拍照,大多数的时候,就是呆在家里上网看新闻。钟鸣有两辆车,一辆轿车,一辆越野车,但他自觉地不上路,以免影响交通。

两天里,余震频发,整个成都人心惶惶,因为担心水源受到污染,大家都出去抢瓶装和桶装水,超市里的矿泉水被一抢而空,钟鸣没有出去抢水,但专程出去了一趟,为越野车加油,以备万一。供油不足也成了大问题,所有的加油站都排起了长队,钟鸣还算顺利,等了两个小时,加了100元钱的油。

钟鸣最近几年经常到访汶川,他最初是因为关注三星堆遗址和羌族文化,传说中北川是大禹的故乡,正是羌族的聚居地之一,但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最终吸引了他的注意。

“汶川变得面目全非,满目苍痍,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事情频频发生。”他将原因归结为汶川的水利开发热,比如河流改道和大量建设水电站等,他举了紫坪铺水电站的例子,当年这一水电站的开建曾引起极大争议。钟鸣说,“反思经济开发和自然破坏的关系,将是灾后非常重要的事情。”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将出版钟鸣的新书《涂鸦手记》,书中用了大量文字谈论经济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钟鸣在汶川有不少朋友,但一直未能取得联系。他传过来一张照片,是在汶川雁门乡罗卜寨和村子的释比(即羌族巫师)王明杰的合影,拍摄于去年5月。钟鸣说,“我很担心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