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制逐年减少,四年制成主流,读一个博士到底要多少年?

 doctor1967 2019-09-29
每次我暑假或者春节回家休假,街坊邻居看到了我总要随口问上一句“博士还有几年出来啊?”我只能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答道“快了,快了!”每次这么问,我心里就堵得慌,我又不是在监狱服刑,什么叫“还有几年出来啊?”


其实也不是跟大爷大妈,大叔大婶们去计较这些。毕竟在社会上博士群体属于极少数,尤其是在农村小镇的环境里,大家觉得你在读博士难免有些好奇。人家也不可能问啥专业知识,只会问你还有几年毕业,毕业了一个月挣多少钱,有没有对象,啥时候结婚这类“简单粗暴”的问题。
那么读一个博士到底要多少年呢?
最官方的应该是各个博士培养单位的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学制来回倒。大陆高校,绝大多数的高校标准的培养年限大体上有三类:
第一类硕博连读研究生,以五年制居多;
第二类是三年制,目前趋势正在逐步减少;
第三类是四年制,目前正在逐步增多,以后应该是主流。
最长的博士培养学制,大体上都是七年或八年,这一点各大高校好像都是很统一的。
以前的以前,高校圈有一句流行语:没有考不上的博士,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
这句话一是反映了博士好考,二是硕士好毕业。但是实际上,这句话已经是不合时宜的。如今的局面是博士不好考,也不好毕业,硕士更不好考,也不好毕业。除了学历贬值,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大,大学生毕业生人数激增等客观原因,当然可能还有翟天临等知名人士的功劳。总之,大环境下现在硕士,博士的毕业要求都在变严格。
既然国内这么长学制,这么难毕业,那么海外博士好毕业吗?凭笔者在海外的学历经历来看,海外的博士学位也不好拿,这也是为啥洋博士在一些领域比土博士具有吸引力。
首先对于美式教育国家,三年博士毕业几乎是很难的,因为要上很多课,通过博士资格考试,做很细致的研究工作等等。所以基本上美国,加拿大,韩日等,博士毕业都至少需要4年以上时间,美英澳加法德的博士学制大体上也都是3-4年,只是在专业领域也是差异很大。
这是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个海外留学地区鄙视链:
U.S.East Coast (NYC > Boston / Chicago > Philadelphia > Others) >California > Elsewhere in U.S. > HK/UK > Elsewhere in Europe >Singapore > Canada > Mainland China > Aussie > Elsewhere in theWorld。
专业鄙视链:
理科:数学 / 物理 > 统计 / 心理 > 生物 / 化学工科:计算机 / EE > 其他工科
商科:金融 > 管理 > 会计 > MKT > 其他
社科:经济学 > 公共管理 / 政治 > 社会学 > 其他文科:哲学 > 新闻 > 历史 > 语言 > 文学
大家可以看出,欧美亚太各有各自的定位,就是同属于美国的东海岸和西海岸高校也有差异。从专业上来看,理科、工科、商科、社科内部也有一个排名。虽然不能说这个所谓的鄙视链完全的客观、科学、可信,只能说它从一个侧面映射出来一个评估标准。
我想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毕业难度,而毕业难度中一个很大的参考就是学习时间和毕业要求。像美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博士,动不动就是五六七八年才能拿到博士学位,三四年制就能拿到学位的属于极少数。而美欧一些地区的高校的学位授予是没有科研论文出刊数量这一个衡量指标的,完全是靠学生的毕业论文来评判,这无疑是对博士学位论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出现超出学制的较长的时间也就不奇怪了。

(数据来源:http:///t-2458311-1
这是一个学术社区的博士学习时长的统计。按国内的四年制标准学制而言,66.5%的博士研究生都拿到了博士学位,这也与国内主流的四年内学制的大体情况相吻合,超过5年的老博只有25%。
那么问题又来了?到底是什么阻挡了部分博士如期毕业?笔者的经历和体验来看,主要是三个类型的原因。
一是科研论文发表没有达到申请博士学位的条件,申请学位各个高校都要求在指定的期刊上发表若干篇论文,这个期刊的标准和数量也是千差万别。比如理工自然科学以SCI,EI ,CSCD检索等为依据,可能是1-3篇的数量不等,人文社会科学以SSCI,CSSCI,北大核心这几类为统计依据,数量也是1-3篇不等,总之这个论文的检索类型和数量是各个大学的各个学院自己来定的,所以这个标准就会有较大的变化空间。在有的高校可能一篇CSSCI论文就可以符合要求,换到另一个高校可能就要3篇才符合。现在期刊数量有限,博士研究生又在扩招的情况下,就出现了日益增大的发文需求和较低的录稿率之间的矛盾,自然成了博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二是学位论文不过。现在盲审,专家外审已成为了趋势,教育部也扩大了博士论文的抽检概率,所以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也是在提高,每年都有博士论文达不到学位授予委员会的要求而被判定不合格的情况,这也倒逼了博士生和导师都要对学位论文严格把关,不然即使通过了也还是要被拉回来回炉重造。三是导师或者个人的其他原因。比如,也存在一些导师因为自己科研需要,因为私利人为的延长博士生的学习年限。博士生因为成家立业,生小孩,出国交流,患病等个人情况,主动申请延长,延期毕业,这也都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很多人来读博士之前,总是充满了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但是科学有险阻,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所以,读博路上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最近层出不穷的硕士生,博士生自杀事件也给研究生培养和研究生心理关注敲响了警钟。
我们读博的目的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读博只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假如连生活都放弃以后,那读博的意义何在呢?所以,不管是读博路上出现了什么困难,哪怕是出现了延期毕业的情况,还是要以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了生活的本质,仍然热爱生活。

来源 | 募格学术(ID:mugexuesh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