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瘟疫狂汗案

 ysy123456 剑胆琴心 2019-09-29
张XX,男,四川人,24岁,住会理县北街。患者禀赋充盛,1920年4月感瘟疫病邪,病已三日,延余诊视,发热而渴,不恶寒,小便短赤,大便三日未解,脉来洪数,舌苔白腻如积粉,舌尖红绛而燥,面部垢腻。此系募原疫邪有渐入于里化热之势,宜输转募原之邪,兼消入里之热,加味达原饮治之。
摈榔13克、厚朴10克、草果10克、知母13克、白芍16克、黄芩13克、甘草6克、生石膏30克、葛根13克、大黄13克(泡水兑入)。
服一剂后,病者旋即发狂乱奔,病家以为误服凉药之咎,促余再行诊视。见其口舌转润,脉象已较前转平,微有汗出。当即告知病家,此乃“狂汗”,系病退之征,稍待汗出即愈,嘱再服前药。服药一碗,即令使覆卧。俄顷,大汗淋漓,约三刻钟后,狂躁止,脉静身凉,霍然而愈。(《吴佩衡医案》,云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
[编者按]所谓狂汗,是指邪气欲从汗解之前,患者出现狂躁奔跑的证候而言,多见于疫病中。其产生机理正如吴又可《瘟疫论》云:“狂汗者,伏邪中溃,欲作汗解,因其人禀赋充盛,阳气冲击,不能顿开…。”辨认此证的关键在于“口舌转润,脉象转平,且有微汗。”临床宜鉴别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