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卑、低自尊、自责···职场心态要如何转变?

 雅博学苑 2019-09-29

好消息!好消息!特价甩卖清仓五折

距离全年第二大长假还有最后3天~

依旧假装平静的办公室莫名暗流涌动。紧盯电脑的你,心里早已开始盘算放假第一顿吃什么好···

不怪节前无心工作,怪只怪假期充满诱惑

抛开日复一日的搬砖生活,终于能以放松的心态回归自己的小世界。

做惯了社畜,突然袭来的自由简直不要太爽!

真想高呼一声:横扫压力,做回自己

事实上,这种放假的“爽”感主要是心态的变化。

在工作中,有些人时常感到焦虑、压力过大,甚至在职场初期会产生自卑感

其实,这些都是常见的职场心理问题。

如果有类似的心态发生,恐怕要自查一下,是不是职场状态出了问题。

简单来说,职场人的状态大概会分三种:

第一种,我觉得别人很好,但自己不行

第二种,我觉得自己很厉害,别人都比不上我;

第三种,我觉得自己和别人都很好,各有所长。

初入职场的新人往往处于第一种,随着职业成长,会位移到自负,再慢慢成长到成熟圆融的状态。

本周《你好!面试官》的舞台上,迎来了两位状态截然不同的选手。

藉由他们的求职经历,小A来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场心态~

No.1

什么是“低自尊人格”?

第一位上场的选手有个很可爱的名字:邢幸运。

外表开朗的她语速极快,在群面中的表达欲和掌控力都给Boss团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走上舞台,她却表现出极强的性格反差。

在解释为什么从一家微整形公司离职时,她提到不想“满脸玻尿酸”,变得“面目全非”。

然而,当Boss问到“你是觉得整容不好吗?”时,她又慌忙否认。

急切回答问题的她忙中出错,时常造成误会。结果,在与面试官的交谈中,就陷入了不断否定自己的恶循环。

在大家产生质疑时,她坦然承认,自己曾做过心理遵循,自认属于“低自尊人格”。

在心理学上,这一人群往往觉得自己不够好,会连续不断地产生自我否定的想法,在遇到一点挫折时,也会产生强烈的自责

例如,在回答AI专业提问时,她也是在答题前先表示“我也没什么新的想法”。

现场心理顾问简里里老师帮她分析,这种习惯性的表达方式也源于自我否定,是为了降低别人对自己的期待。

No.2

不卑不亢 放平心态

第二位上场的选手与幸运形成了鲜明对比。

比起幸运飞快的语速,这位选手更多地带给大家平稳、舒服的感觉。

懒人听书的徐鹏还表示,这位选手在群面中表现出高情商的沟通,更难得的是,在提出自己的想法时会征求队友的意见

在职场交流中,她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与幸运那种自我贬低、降低期待的方法不同,这位选手将强势与温和相结合

看似相反的两个词在她身上蜜汁结合,根据场合及对象的不同而分别。

当被问到和同事意见不一怎么办时,她的回答堪称典范,可以简单概括为“先礼后兵”四个字,既温和又不失底线,达成目的的同时避免冲突。

这种不卑不亢的姿态显然在职场中利人利己,是一种成熟的心态。

No.3

认清自己 重拾自信

其实,初入职场的自卑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缺乏经验,能力欠缺等都是造成这种状态的因素。

负面情况很多时候不是靠对抗克服的,反而诚实地认知自己的不足,再想办法快速成长才是解决的根本之道。

有自卑感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人就此沉浸于自卑感中,觉得自己能力就到此,自我放弃了更多成长的机会。

舞台上,幸运所表现出的紧张和压力也是这样。在回答尼卡猫的专业提问时,她越说越偏题,最终被Boss打断。

这个时候,像幸运一样初入职场、还没能游刃有余的小伙伴们:

现在要做的不是自贬,而是坦然接受,认清自己,全面的自我盘点后,认准方向往前走,时间与积累会帮助你重新拾回自信

最开始的这段时光,有很多艰难与委屈,还有怯弱与自卑,但请相信,我们终将会上岸,然后阳光万里。

最后,祝大家假期愉快,迎接崭新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