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帖为什么不是越像越好?不懂这一点,临多少年都白费

 樵夫mibufcmc74 2019-09-30

上次讲了临帖是不是该放大临,都是干货,很干。时间原因没有具体阐开讲,等有机会放在专栏里详细说,关于这一点,写上一万字也不够。

今天继续聊干货,都是很实用的东西。临帖是不是临的越像越好,其实这个问题不能这么问,也不能按此回答,得分情况!

任何一门艺术都是有技术与艺术两个门槛,有的门槛比较低,有的门槛比较高,有的门槛在门里面,而且一步一个槛,对于书法的理解就好比爬山,有的未曾入门,在山脚下,只能看到眼前的景色;而有的已经在半山腰了,就能看到更远的风景,这就好比《祭侄文稿》,有的人眼中是胡涂乱抹丑书一张,有的人眼中却是绝世珍品,一生研习不尽。

临帖为什么不是越像越好?不懂这一点,临多少年都白费

书法似乎每个人都懂,每个人都能说几句。似乎在很多眼中只有一个标杆,那就是好看不好看,好看的字就是好书法,不好看的就是丑书!如果你还是持这种观点的话,那说明你应该临帖了,临帖临什么,临的是方法,是规律,是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不那么写!

最近讲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百字精讲的专栏,我们其中的例字来分析下临帖的意义!这样配图说会比较容易理解。

临帖为什么不是越像越好?不懂这一点,临多少年都白费

大家看这个“夏”字,这里面画的线是专栏百字精讲中的笔记,临帖就是临这些。如果你分析这个字整体的架构的话,要分清主笔,这个字的主笔可以是“顶横”也可以是“撇捺”,如果你明白了这一点,临摹的时候把横写长的时候,撇捺就应该小些,把撇捺写大的时候,横就会写短些。临的就是这种规律,当你明白了这一点,临的像与不像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中间的“目”字,如果你细细分析,中间的两横实际是偏向右边的,看黄线所示。因为最下的一横将“目”字的整体势态拉向左边,你仔细看会发现,“目”字的用笔,左竖轻,右竖重,两横就是为了平稳这个结构才往右移的,当你明白了这一点,明白了这种搭配关系,那么还会在意临的像与不像么?

我们再看这个字的空间对比,图中画绿色方框的地方,构成了一种空间上的呼应,这就是书法中一个很高明的境界,就是“计白当黑”,善不善于留白是考验一位书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再看下面的三个黄色的箭头,高低错落,欧阳询为什么不写成水平的呢?如果以“目”字右下角为圆心的话,那么下面的三笔,正好在一个圆的边缘。当你明白了这些,临帖想不像都难。

临帖为什么不是越像越好?不懂这一点,临多少年都白费

本来还想讲讲这个字,讲一个楷书的字,讲一个行书的字,这样稍微全面些,图都画好了,我看篇幅已经够大了,下次在讲。这些讲解只是我在专栏中的讲单字很少的一部分,包括字法、笔法这里很多没有涉及。

这里做个广告,想学习欧楷的朋友,想了解欧阳询用笔和结构规律的朋友,请点击下面的专栏观看:

我们只通过一个例子,讲解了临帖像与不像的问题,这时候你心中应该就会有答案了,临帖首先临的是方法、是规律,像是其次的东西,将这些字法与规律了解通透之后,想不像都难,当你将这些规律运用纯熟之后,才能到达“不像”的境界,不像什么?不像原帖而像自己。这时候就是将字帖的规律融汇了自己的笔下,从而有了自己的见解和阐发,形成了自己的风貌。

这就是从入帖到出帖的过程,有的人这个过程用了10年,有的用了30年,有的终其一生仍旧没有走出来。

还有的人,根本就没有进去过。


文/安伟波,号彧白,三余书社签约书法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