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南京研发的真丝经编绸

 掌染草2012 2019-09-30

早在一九六八年一个春季纺织品生产计划会议上,香港华润公司程先生介绍:“现在国际市场上出现真丝针织绸。”并拿出很多真丝针织绸样品供大家观摩及取样分析研发。很快上海某缫丝厂研发出真丝纬编绸,而且大小圆机、吊机都能织造。于是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全国各地缫丝厂进行织造真丝纬编绸了。

真丝纬编绸最大缺点是结构松、织物容易变形、容易脱散。它像手工编织毛线衣一样,是一组纤维成圈编织而成,一旦有一个小洞它会脱散。经编是多组经丝成圈编织而成,不但不脱散而且织物结构紧密、挺刮,适宜做内外衣服及装饰用绸。

为了克服真丝纬编绸脱散的缺点。世界各地都在经编机上开始研发真丝经编绸。于是真丝经编绸也就成了世界攻关项目。

织物

纬编

到一九八七年江苏省丝绸进出口公司徐家荣科长来到南京中兴源丝织厂讲:“现在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需要真丝经编绸,你们丝织厂是否可以研发一下”。丝织厂虽然对蚕丝的属性有所了解,但是没有针织经编织造设备。于是徐家荣科长就带领大家到牛首山南京针织二厂协商研发真丝经编绸的事宜。南京针织二厂许汉定厂长很开明,当即答应并把此事交待给技术科长宫卫国负责与丝织厂技术人员共同研发。

同时南京中兴源丝织厂把研发真丝经编绸项目报给南京市科委,得到市科委大力支持,并拨发给丝织厂两万元科研费用。

于是南京中兴源丝织厂开始研发真丝经编绸的前道工序,并把蚕丝成筒运到牛首山南京针织二厂进行整经后上经编机织造。结果第一次织出的真丝经编绸拿给日本伊藤忠市场开发部部长直田先生看,直田先生看了说:“这是块抹布。”

蚕丝截面形态

桑蚕丝、柞蚕丝

经过反复试验,技术人员认为蚕丝丝胶重,刚性强,在经编机上成圈时易脆断。因此须改变蚕丝的属性,须进行半脱胶性质的试验。于是他们在蚕丝前处理浸泡时加大润化剂,进行二十四小时浸泡。丝胶经润化处理,丝身有点松散,于是为了加强蚕丝的抱合力,他们把20/22D单丝进行4-5/捻/cm处理后再两根并合进行2-3/捻/cm处理,进行定型,再成筒、整经后进行经编机上织造,选用德国进口的KS.32针/时经编机,织物组织链块采用L1(F)210//L2 (B) 3210//,织物结构细腻、柔软、光滑。同时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丝织厂还引进了日本的电子清糙器,对蚕丝的节粑,糙块进行清理。结果织出的真丝经编绸大获成功。

南京中兴源丝织厂把织出的真丝经编绸拿到南京丝绸印染厂进行染色、印花。并把再次织的真丝经编绸拿给日本伊藤忠直田部长看,直田看了大喜,决定与南京中兴源丝织厂进行四点五万美元的真丝经编绸补偿贸易。

织物

经编

因为南京中兴源丝织厂在朝天宫,南京针织二厂在牛首山,每天拖着蚕丝往返不方便,在南京纺织工业公司的协调下,从长乐路南京针织内衣厂调拨一台经编机给南京中兴源丝织厂进行真丝经编绸继续研发。南京中兴源丝织厂又从日本进口了十几台有关生产丝绸服装的缝纫机,进行真丝经编绸服装开发。

真丝经编绸系列产品赢得国内内外客商的好评,为世界先进行列产品,荣获南京市科委技术开发二等奖,在新产品会议上“荣获金质奖”。

听到南京中兴源丝织厂把真丝经编绸试验成功,来参观的有关人员蜂拥而至,如上海华东纺织大学陈济刚教授等有关高等院校、厂家、客商纷纷来南京中兴源丝织厂参观。一位意大利有关人员参观后讲:“我们二十年前开始研究,至今没成功。”日本八田经编社八田先生亲自跑到牛首山南京针织二厂现场参观生产织造。

为了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丝织厂技术人员决定走技术改造的路子来扩大生产能力,于是他们开始跑北京纺织工业部丝绸生产司(中国丝绸总公司)。李仕娟司长看了丝织厂试织的真丝经编绸大吃一惊,说:“这个攻关项目我们下达给上海华东纺织大学和无锡轻工学院及浙江丝绸工学院等有关部门,没想到你们丝织厂试验成功,太好了”。当即李仕娟司长就把技术改造处徐笑梅处长叫过来研究帮助丝织厂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纺织部决定分两批共710万(100万+610万)元的技术改造资金拨款支持该项目早日扩大生产。第一批100万元外汇6万美元技改拨款于一九九0年到位。第二批610万元资金,纺织部要求地方出资210万元。

由于地方资金迟迟没有落实,为了使该项目早日扩大生产郭永禄就联系了外资。于一九九二年规划设计了一个总投资495万美元的,具有经编织造、染整、服装配套完善的中外合资丝绸企业——南京中源丝绸服装有限公司。并经南京市政府批准实施。企业为独立法人。郭永禄任副总经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