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时期的文字原来是这样的——《哀成叔鼎》

 伯乐书香小屋 2019-09-30


战国炊器  1966年洛阳市西工区洛阳玻璃厂349号东周墓出土。高33厘米,口径32.50厘米。敛口,浅圆腹,附立耳,瘦高蹄足,带圈首拱盖。腹内壁有铭文,8行54字。这样长篇的铭文在春秋战国之际极为少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它记载哀成叔出生于郑,后来游宦到周(即洛阳)侍奉康公,当了家臣。此鼎是哀成叔死后,其家人为他作的一件殉葬器,目的是希望他死后永远侍奉康公。

铭     文:正月庚午,嘉曰:余鄭邦之產,少去母父,乍(作)鑄飤器黃鑊,君既安叀,亦弗其□(上“夕”中“禾”下“皿”)蒦,嘉是隹(唯)哀 成 叔 之鼎,永用禋祀,死(尸)于下土,台(以)事康公,勿或能怠。










▼ 转载注明 ▼

来源丨书艺咀华(shuyijuhua-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