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大同云冈石窟

 静思斋历史文献 2019-09-30
2019年张家口、大同游记第14篇&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42篇:云冈石窟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自行拍摄,第9、13窟佛像照片摘自《云冈石窟——刻在石头上的北魏王朝》一书,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7月11日天气晴好,一早即驱车前往云冈石窟,一路车水马龙,限速又低,路虽不远,却用去了不少时间。这次张家口、大同一线的旅行去了不少景点,云冈石窟是唯一的一个“5A”,甫一进入景区大门,就已感受到它不凡的气度。关于云冈石窟艺术方面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我一门外汉对此实无需赘言,就单从旅行见闻和历史碎片的角度略作文字吧。
图1:世界文化遗产标志

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460年),此前,太武帝拓跋焘大举灭佛,文成帝拓跋濬登基后恢复佛教,他接受了高僧昙曜的建议,在都城平城(大同之古称)以西的武州山上凿窟建寺弘扬佛法,当时称之为武州山石窟寺或灵岩寺。至于云冈石窟之名,诞生的年份却是晚多了,盖因明代的云冈堡建于山上,山下的石窟就被人们称之为“云冈石窟”,自此约定俗成。
图2:云冈石窟门票120元
图3:复建的灵岩寺

云冈石窟在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此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周边环境整治和景区扩建工程,如今旅途所见之风貌,当与20年前截然不同。在下沉游客服务中心购票后(门票120元),必先经灵岩寺才能前往石窟。这个灵岩寺是复建于2009年的仿古建筑群,是参考的郦道元《水经注》中描绘石窟寺的意境而设计并沿用古名,其工艺虽可称上乘,但与古时的相比,无论是位置还是外观,大概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图4:路边经幢
图5:“昙曜五窟”局部

出寺后拾级而上,即正式开始了石窟之旅。云冈石窟共有主要洞窟45座,开凿时间绵延六十余年,其编号是循自东向西的顺序排列(参观的路线也是如此),并非是按年份之早晚。相较来说,两侧的石窟损毁严重或略显平淡,中间的“昙曜五窟”(第16-20窟)极具代表性,“五华洞”(第9-13窟)最为震撼人心。
图6:第20窟大佛

“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中开凿最早的,据说五窟中的主像象征着北魏建国至今的五位皇帝,人们虔诚礼佛亦如同朝拜君王,这样的设计理念无怪乎得到皇家的鼎力支持,似乎也成为后来的一种成例。同为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是北魏自平城迁都洛阳之后才开凿的,说来还算是云冈石窟的“小弟”。龙门石窟我去过两次,在云冈石窟之所见,免不了在心中会有所比较,细细品味,却是各有千秋。如以“昙曜五窟”比之“卢舍那大佛”,似稍逊风骚,更兼有伊水纵贯,平添龙门之灵秀,此云冈之不及也。而“五华洞”是云冈石窟鼎盛之际开凿,清末,不知何人发起将五窟之中的佛像皆施彩绘,百余年后,色彩依旧绚丽,仰望佛祖明眸,四目恍若相对,此震撼人心的效果和美感,却又是在龙门所未见的了。
图7:第9、13窟绚丽的彩绘佛像

如今大部分窟前面是光秃秃的,其实在古时,寺窟一体,有僧有尼,这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便已见诸记载。辽代更是对石窟寺进行了大规模的增修,主要是在窟外增加木结构建筑,形成了“云冈十寺”的格局。灵岩寺就是十寺之一,这也是我前面所说复建的灵岩寺位置和外观不太对劲的原因。十寺毁于何年,史料语焉不详,但至少在明初尚存,如今我们却只能从5-8窟一窥古时的风貌了。这其中5-7窟前的建筑为清顺治年重建,第8窟的则是90年代仿建。这些建筑亦成为燕雀们的天堂,鸟语呢喃,不绝于耳。
图8:第5-8窟前的木结构建筑

在武州山下自东向西一路走过,下来继续参观完博物馆,却始终没有找到文保牌照在哪里。老小们乘电瓶车返回,我选择从南侧步道步行继续找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行至景区中心位置,我看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石碑,在其正北有一片古建,上行位置大约正对第5窟,其实当时也发现了,因为需继续参观就并未下去。看起来这里应是灵岩寺复建之前的景区正门所在,文保牌照赫然就在山门的右侧。幸在两日之内,尽览大同三处“国一”,我很喜欢这些早期文保牌照,不知书法是谁的手笔?比之如今的电脑字体,更显隽逸,也成绝唱了。
图9:这片古建或是原来的景区正门
图10: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照

著名画家吴新吾于上世纪20年代初曾与友人同游云冈石窟,写下了《大同云冈游记及其感想》一文,我在查考史料中偶读此文。当年吴先生他们早晨八点从北京西直门乘车出发,下午五点半方到大同,去云冈还得再坐仨小时牛车。他笔下的云冈石窟是一片凋敝的原生态:有些洞窟已坍塌了,“昙曜五窟”里面住着居民,许多窟中还有新近被盗去的佛头……如今国富民强,中华遗产走向世界,目之所及,但见中外游人络绎不绝,又是一片日新月异的气象。抚今追昔,不由感慨万千。



                      静思斋 于岳
                     2019年9月30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