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国何以用六国之士?六国之才为何愿为秦所用?

 刻在星星上 2019-09-30

秦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人才强国在秦国崛起和统一六国的进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六国人士尽为秦所用而灭六国,是秦统一六国进程中的一大亮点。秦国何以用六国之士?六国之才为何愿为秦所用?

  • 秦国何以多用六国之士

1、加强君权,抑制世卿贵族

秦国大量引进人才是国君与世卿贵族斗争、加强君权的需要。秦国地处西陲,与戎狄接壤,直至商鞅变法前,还有很浓重的夷狄之风。《史记·商君列传》记载说“戎狄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使得秦国的宗法观念比东方各国淡薄,世卿贵族缺乏维护君权的意识,从春秋到战国前期,秦国时常处于公室和世卿贵族相互博弈的状态,贵族力量时而还会更强,总是伺机侵犯君权,常常左右王位继承。君主更替频繁,君臣矛盾重重关系紧张,致使秦国君臣无法齐心协力共谋国家的发展。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孝公继位后说:“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司马迁在《秦本纪》评论说:“秦以往者数易君,君臣乖乱,故晋复强,夺秦河西地。”可见世卿贵族对公室的干预已严重影响到了秦国的发展,国君希望通过引进人才加强君权,抑制世卿贵族。所以,国君往往需要借助宗族以外的力量来维护君权,摆脱世卿贵族的控制。来自秦国以外的列国人才,没有秦国贵族那种错综复杂的势力关系,自然成为国君用人的首选了。


2、秦国贫弱,谋求富强

商鞅变法以前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很长一段时间里落后于列国。国内人才缺乏,国力贫弱,在春秋战国激烈的竞争中饱受他国欺凌。据《史记.秦本纪》记载说:“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秦孝公说:“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为了富国强兵,更为了战胜列国,也就需要从列国中引进善于治国的人才。


3、加强君权,谋求统一六国

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后,秦国昔日贫弱的局面得以改变,此后的秦国具有了和东方列国争雄的实力。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各国在面对秦国咄咄逼人的攻势下,相互联合竭力自保以图存活,秦国君主也积极寻求统一六国之法,最终人才强国成为历代君主的共识,最终秦国也在列国人才的帮助下实现“六国毕,四海一”的大一统。著名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秦之富强,得东方游仕之力为多。”宋代洪迈说:“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秦国统一天下与任用六国人才是分不开的成为一种共识。


  • 六国之才为何多为秦国所用

1、秦国用人为贤不唯秦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国时期,争相兼并。各诸侯国都非常重视人才,贤明国君竭尽全力招纳贤才、但大多没有打破地域限制,因而在利用当地人才的同时又不免培植了新的宗法贵族,唯独秦国做到了唯才适用,用人为贤不唯秦。使很多有才之人在本国没有被任用到秦国有了发展的可能。如商鞅曾被魏相公叔痤推荐给魏王,魏王不用遂到秦国。宋代洪迈说:“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如齐之田忌、田婴、田文,韩之公仲、公叔,赵之奉阳、平原君,魏王至以太子为相。独秦不然,其始与之谋国以开霸业者,魏人公孙鞅也。其他若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睢皆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清代学者洪亮吉指出:“春秋时,列国皆用同姓,惟秦不然。见于经传者亦不过数人,公子縶、公子憗、公子鍼、公子士雅等是也。”


2、秦国高官厚禄,招揽贤才

春秋战国之交,农业技术不断改进井田制和宗法制的瓦解,许多庶人从固定的封建关系中游离出来,由于缺少田产他们生活贫困。凭借一技之长游说于各国成为他们步入仕途的一种可能。秦国求贤若渴高官厚禄更是盛于列国,《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孝公求贤令说:”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封官在列国亦不少,但国君与之分土则是列国少有的。如《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封之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史记·张仪列传》记载:“惠王封(张)仪五邑,号曰武应君”。《史记·攘侯列传》记载:“封魏冉于攘,复益封陶,号曰攘侯”。《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封(吕不韦)十万户,号曰文信侯”。商鞅变法后秦国推行二十级军功爵制,庶人也有机会位居高官,为东方士人提供了步入仕途的机会。虽然不是每个都有封地但很多人凭借自己的才能在秦国一展抱负位至丞相。据《秦集史》统计说:秦自惠文王至秦始皇时期共有22位丞相,除樗里疾外很多人都是列国布衣而位列秦国丞相的。


3、秦国用人不疑,给以充分的实权

秦国用人除了不限于国别,给予高官厚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人不疑,给以充分的实权。春秋战国之时很多国家都先后招募过人才以求强国,但多为进言献策之用,重要职位依然为贵族把持。秦国所用六国之士绝大多数都能掌握实权,范雎相秦,秦昭王尊叔父,对其言听计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天下之事,皆决于相君”。《史记·吕不韦列传》说:“国事皆出于文信侯”。张仪相秦,受全权游说六国,权倾一时。从史料记载来看,在秦国统一征战的百年中,被委以实权领兵作战的六国人士达五十多人次。据此可见,秦国用人不疑,给以充分的实权,这也成为六国之士争相入秦的重要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