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瑾瑜匯】天府之魅——陽刻昆蟲紋玉牌

 睫毛上的风尘 2019-09-30

名稱:陽刻昆蟲紋玉牌

尺寸:長5.5cm,寬5.23cm

出土地點:金沙遺址

現藏地址: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21世紀初,隨著金沙遺址驚艷面世,兩千多塊玉器穿越四五千年的時光,帶著七彩斑斕的沁色,來到現代社會。專家們視金沙玉器為“神玉”,它們色澤艷麗、光澤細膩,制作精致,技法先進成熟,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玉器自然之美、堅毅之美和細潤之美。

金沙遺址因出土了大量大型的玉器而備受關註,比如大型的玉戈、玉璋等,但在出土的眾多玉器中,有件小小的玉牌十分獨特,在各類資料中,這件玉牌以不同的名字出現:“陽刻變形紋昆蟲玉飾牌”“金沙昆蟲紋玉片”“陽刻昆蟲類動物紋玉片”……。這件玉牌靜靜地被擺放在展廳中,在低調的沈默中透露著它昔日高貴的地位與奢華。

這塊玉牌是透閃石軟玉,顏色為灰白色,呈不透明的狀態,整個玉器看起來是圓角的方梯形。玉牌因受埋藏環境的影響,玉器的內外沈澱了大量黑色、白色沁斑,顯得藝術感十足。

玉牌的其中一面運用陽線技法雕刻出了一個變形昆蟲類動物的紋樣,這些刻紋線條極其流暢,加工工藝十分精湛。一直以來,它身上的紋樣令人琢磨不透,到底是什麽樣的昆蟲,卻不曾有過確鑿的說法。

翅膀,是昆蟲刻畫中最能展現其神韻的部位。玉牌的紋樣上,栩栩如生地刻畫著三對翅膀,呈現出一幅欲飛上天的動感。一般而言,昆蟲都是兩對翅膀,什麽樣的昆蟲長三對翅膀呢?

考古學家王仁湘說,在神話中,大天使至少有三對翅膀,這只三對翅的小蟲,當為一種蟲神或神蟲。不僅如此,這昆蟲的額頂刻畫有一個菱形紋,這可是商周時代龍虎之類的獸面紋上常見的圖形,是神性的重要標誌。並且,在金沙出土的玉器、金器中,這類符號反復出現過。

這樣特別的圖案是借何種生物為形呢?王仁湘查閱資料發現,“這種人面紋曾見於三星堆遺址中,金沙遺址出土的一件殘玉璋上也以鏤空技法表現出了相同的圖案。這種紋飾也常裝飾於中原地區青銅禮器上,通常被稱為蟬紋”。隨著王仁湘逐步理清圖案的來源,金沙玉雕神蟲的原型也逐漸清晰,它確與自然界中的蟬關聯,“它顯然是古代藝術家提煉出來的一個符號,當是蟬符。”

蟬在古蜀文化中、在古中國文化中的象征有高潔意義,更有復育輪回的意義,這應當是它進入信仰領域的重要原因。蟬崇拜作為一個信仰體系已經在商周之際覆蓋到南北廣大地域,如婦好墓的一件雙面雕玉鷹,一面胸部刻著蟬符。從金沙“蟬紋玉牌”可以看到古蜀文化與外界的聯系非常密切,

但專家們發現,玉牌上的陽刻技法與其他出土玉牌“兄弟”有點格格不入,因為它是唯一一塊帶著陽刻痕跡的玉牌。不僅如此,在三星堆和金沙出土的大量玉器中,也基本沒有見到陽刻玉件。據此,王仁湘認為,這應當不是金沙人的作品,甚至原本並不屬於古蜀文化,應當是外來的輸入品。

那麽,這件玉牌到底從何而來呢?事實上,由蟬產生出信仰,並非是古蜀人的獨創。江漢地區的史前石家河人,已經開始批量雕琢玉蟬,而更多的發現是在中原及鄰近區域。與三星堆和金沙古蜀時代大體相當的商周文化中,蟬也已經進入到信仰領域,蟬神化後與神龍神鳳神虎共舞,在許多青銅器上都見到它的影子。從紋飾構圖看,金沙玉雕蟬符更接近商代青銅器上的蟬紋,上部的雙卷雲紋如耳形,正是商代的特征。古蜀文化中的蟬紋,也與中原青銅文明高度一致。如此看來,這件“蟬紋玉牌”很可能來自中原。

今天這件陽刻昆蟲紋玉牌是金沙遺址出土玉器中唯一一件陽刻玉器,極其珍貴。從這件小小的器物上,我們可以看出當時古人對信仰的虔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