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骏 9月26日,阿里云正式宣布,阿里云神龙架构将“集装箱”式的创新推动云计算的算力变革。 之所以以“集装箱”作比,是因为上世纪50年代,“集装箱”的发明缩短了远洋货运时间85%,物流成本节省了30倍,极大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 据介绍,当日发布的第三代自研神龙架构,全面支持ECS虚拟机、裸金属、云原生容器等,贯穿整个IaaS计算平台,并在IOPS、PPS等方面提升5倍性能,用户能在云上获得物理机100%的计算能力。 虚拟化带来的是云计算上的一次革命,它最大的价值是给计算带来了弹性,但同时又带来了性能损耗的负担——如果不解决虚拟化损耗,云计算产业将很快碰到技术的天花板。 “十年自研积淀让阿里云有机会突破自我,找到进化的方向,”阿里云智能基础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蒋江伟表示,从2017年发布第一代神龙架构开始,阿里云就独自研发解决方案,最终突破了虚拟化的性能束缚,激发服务器释放100%潜能,重构云计算的基础设施。 “接下来,阿里云遍布全球的百万服务器将全面升级至第三代神龙架构,”蒋江伟透露,在阿里巴巴内部,神龙架构已大规模应用于淘宝、天猫、菜鸟等业务,解决高峰值的性能瓶颈问题。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正如集装箱改变了全球化的格局,以“神龙”为代表的创新技术也正在重塑云计算技术格局。阿里巴巴丰富的应用场景让阿里云成为极少数同时具备研发以及应用场景的闭环。 (编辑 乔川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