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空客公司正式推出了新一代窄体客机A320neo系列,其中子型号A321neo最大航程3600海里。 2015年1月,空客公司推出了增程版的A321LR,增加辅助油箱,最大航程达到了4000海里。 2019年6月,空客公司在巴黎航展上又发布了超远程版的A321XLR,继续加大油箱容量,最大航程来到了4700海里,也宣布了航程最长的单通道飞机的诞生。 问题来了,空客公司为何如此痴迷于给321neo增程呢?“航程控”么? 我们今天就摆个龙门阵,来聊聊这个事。 但在直奔主题之前,我们先来统一一下聊天“口径”:啥叫飞机的最大航程? 按字面意思,所谓最大航程,就是飞机最远能飞的航线距离。比如,上海到莫斯科的航线距离大概3,700海里,A321neo飞不到,但A321LR的最大航程4,000海里,就够到了;再比如,上海到埃及开罗的航线距离约4,500海里,那A321LR又不够了,但A321XLR就妥了。 但真的就是这么回事么?其实远没这么简单。 飞机之所以不能想飞多远飞多远,是因为受到“重量”和“油量”两大限制,而要说清楚具体怎么限制航程的,就得借助所谓的飞机“业载航程图”(Payload/Range Chart)。
上图里,X轴表示航程距离,Y轴代表的是飞机运营空重(OEW, Operational Empty Weight)+业载(Payload),相当于飞机的ZFW(飞机零油重量)。其中右上角的BRAKE RELEASE GROSS WEIGHT,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TOW(飞机起飞重量)。 图中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那些下斜线了,它们是啥意思呢? TOW = OEW+业载+燃油. 所以如果TOW是一定的,那业载越多,燃油就得减少,反之亦然。而飞机带的油越多,飞得肯定越远。所以,在规定的TOW条件下,飞机的业载和航程之间是个负相关的关系,而图中一条条下斜线,呈现的就是737-8飞机在不同的TOW条件下,业载和航程之间的变化关系。 然后,我们来看图中A-B红横线,它对应的Y轴位置是737-8飞机的MZFW(最大零油重量)限制,65,952KG, 约66吨。而根据波音ACAP手册,737-8的OEW是45吨(当然,这只是波音说的,飞机实际的OEW总是超过45吨,这个先按下不表), 业载 = MZFW - OEW = 66-45 = 21吨,就是说,737-8飞机的最大业载是21吨。 图中红线一直从A点延伸到B点(对应X轴的2500海里), 意味着737-8飞机在满载(最多21吨)条件下,最远能飞2500海里。还不错! 红线过了B点之后,怎么不继续往前,却往下斜了呢?因为在B点撞上了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MTOW)限制。MTOW=MZFW+燃油,那你还想加油加航程?可以啊,减业载!就是图中B-C红线所示。 从B到C点,ZFW从145,400磅降到了约135,000磅(Y轴),差不多减少了10,000磅(4.5吨)业载,以腾出“空间”去换成了4.5吨燃油,从而让飞机又多飞了1,000海里(X轴),意味着:737-8飞机的平均油耗是4.5吨/千海里。这说明,图中那些斜线的斜率越大(或者说越陡),飞机的燃油经济性越差! 红线到了C点,为什么又拐了一个弯,变得更陡了呢? 红线从B到C,其实我们是一直在用“业载”来换“燃油”,但飞机的油箱不是无穷大的,737-8最多只能装20,730KG, 大约21吨油。所以到了C点,就撞上了飞机的最大燃油量限制!这时候,你还想要航程,油箱已满了,只能靠狠命减业载以降低飞机重量来实现,所以C-D红线的斜率明显加大了! 讲完ABCD红线之后,我们来算算,飞机制造商所说的飞机最大航程是怎么来的?
按照波音的产品宣传册,737-8飞机的典型两舱布局座位数是162座,至于单位乘客的重量,按照波音公司内部的BSR法则,约定每位乘客+行李的重量标准是215磅/97千克。97×162=15,714KG≈15.7吨。 前面我们提到,按照波音的ACAP手册,737-8飞机的OEW是45吨,45+15.7=60.7吨! 我们在业载航程图的Y轴上找到60.7吨这个点,画一条横线,就是上图中的黄色EF线。其中F点,是和C-D红线的交汇点,对应的航程(X轴)距离是约3,500海里。 波音的官方说法,737-8最大航程是3,550海里!你看,差不多。 好了,搞明白了业载航程图之后,让我们回到本文的主角 - A321neo。 同样地,我们先搬出A321neo的业载航程图(见下图,是不是比波音的简陋多了): 图中这些五彩线条,是不同构型的A321neo飞机航程受重量和油量的限制线。其中: 粉红线,代表的是89吨MTOW的A321neo; 浅绿线,代表的是93.5吨MTOW的A321neo; 咖啡线,代表的是93.5吨MTOW、配有一个ACT(辅助油箱)的A321neo; 深蓝线,代表的是97吨MTOW、配有2个ACT(辅助油箱)的A321LR; 桔黄线,代表的是97吨MTOW、并配有3个ACT(辅助油箱)的A321LR; 不难发现,MTOW越大,或ACT越多,限制线就越靠外。也就是说,增加飞机航程的两条途径就是:加MTOW+加油箱。 比如桔黄线要比深蓝线往外400来海里(航程),是因为多了一个ACT; 再比如图中F点比E点多了250来海里航程,主要是因为浅绿线比粉红线多了4.5吨MTOW。 从中不难看出,就增程效果来说,加油箱比加MTOW管用得多。所以空客A321neo系列的增程,主要靠的就是拼命加ACT。 A321LR在原本A321neo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ACT,新增约7吨油箱容量。
我们还是再回到A321LR的业载航程图。A321LR标准两舱布局的座位数185个,空客公司的(乘客+行李)重量标准是95KG, 185×95=17,575KG。我们在图中划出了一根代表业载17.5吨的红色横线,它和最外围的桔黄线(带三个ACT的A321LR)相交于C点,对应的航程距离(X轴)4,000来海里,和空客公司官方所说的A321LR最大航程基本吻合。 是不是感觉有些简单得不可思议?或者,你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空客(或波音)官方公布的最大航程,靠谱么? 德国汉莎航空,是空客320neo的启动用户, 看它们给出的A320/321neo飞机的构型和性能参数是: A321NEO航程才4,200公里??这和空客的官方数据(6,600公里)差好多! 全日本航空, 是波音787的启动用户,它们给出的787-9飞机的航程是10,130公里,这和波音官方的14,000公里,也差一截! 为什么飞机的实际航程,总是要比制造商给出的“最大航程”短一截呢? 首先,OEM喜欢按照最大MTOW和顶配的油箱容量来给出飞机的航程,但航空公司实际购买的飞机不一定是最大MTOW的升级版,且为了给货舱留有空间,ACT辅助油箱也不一定是顶配。MTOW不同,ACT数量不同,基本上说的就是两款飞机了,航程能差出去一大截。 其次,即使飞机构型和配置相同,但飞机制造商的飞机航程计算方式有“问题”,有些假设条件太理想化了。比如:
可见,“自卖自夸”的飞机制造商们,在产品宣传手册里还是掺了不少水分。至于水分多少,我觉得,如果把上述假设条件按照实际情况作点修正,估计飞机的实际航程能力,在制造商公布的数据基础上打个8折,是蛮正常的。 按这个'折扣力度',那A321LR的实际航程差不多3,200海里,A321XLR应该是3,700多海里吧。 好吧,云山雾罩讲了半天,还没正式回答开头的“空客公司为何如此痴迷于给321neo增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