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衡解读天地的科圣贯通六艺的全才 文/ 梦光情雨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东汉时期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不慕功名利禄,刻苦钻研,博学多才,尤精天文,成就辉煌。张衡曾明确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并首次正确解释了月蚀的成因,创造了人类第一台测定地震的地动仪,比外国同类发明早了1700多年,张衡还制造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的祖父张堪是地方官吏,曾任蜀郡太守和渔阳太守。张衡幼年的时候家境已经衰落,有时还要靠亲友的接济,正是这种贫困的生活使他能够更多地接触到社会下层的劳动群众和一些生产、生活实际,从而给他后来的科学创造事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张衡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多个领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可以说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才高八斗的全才。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32篇,天文著作有《灵宪》、《灵宪图》等,文学代表作为《二京赋》、《同声歌》、《四愁诗》等。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敦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以至后来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星”。  张衡在解读一本厚重的书籍,天是封面,地是封底,中间的内容是人世沧桑,滚滚红尘、浩浩业绩……张衡幽思绵邈的《四愁诗》像春夏秋冬,南北东西,立于四野,翔于八极,占领了多少思维空间和情感领域。张衡的《二京赋》文采飞扬,傲然凌空,拔地而起,建筑在两座文学之城的楼台殿宇。两部文学之城是张衡日月风雨的精雕细刻,呕心沥血的高度凝聚。谁知它在后人的心上,拥有何等博大的建筑面积。从设计到竣工,浩瀚的艺术流程竟用了10年工期。张衡全身心投了进去,融了进去。那廓柱是他挺秀的傲骨,那飞檐是他神思的飘逸。从墙上摸得到他的心跳,从窗口听得见他的呼吸。那雄伟的构筑——是他的另一座灵魂寓所,是他的另一座血肉之躯。张衡在建筑着他的“两京”,也是在建筑尚未完成的他自己。 张衡还是东汉的著名画家,他笔墨酣畅,挥洒淋漓,漫卷浩海的春潮,泼染苍山的浓绿,点一朵小花欲燃如火,勾一枝瘦竹柔情依依…… 张衡如此的天资聪颖,这般的多才多艺,同时也以平生驱驰的辙痕,刻画了踌躇满志的自己。他白描线条的肖像,丰满了千古传阅的青史典籍。让瞩目他的江山日月,和后之来者喃喃自语:他真是那个样子么?——清癯、睿智,目光犀利。那清癯是因在忧苦劳顿中,把血肉流失于生命之旅。那睿智点亮迷雾里的灯,辉映浩淼星汉的灿丽。那犀利流成滔滔长河,切入时光的大海,奔腾而去。他那一穗发髯指向天空,是钥匙开启宇宙的奥秘。他那一缕胡须指向大地,是树枝抓住风雨云霓。 张衡为官直言讽谏朝廷,欲刷新政治,整肃纲纪,严惩土豪劣绅,为民做主,清理冤狱,奈何手中一枝弱笔怎能擎天撑地。汉顺帝初年,张衡两次转任做太史令之职,但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因此担任的官职多年得不到提升。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汉顺帝上书陈述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后张衡备被升为侍中,汉顺帝让张衡进宫在其左右,汉顺帝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们害怕张衡说出自己,都给张衡使眼色,张衡于是没有对汉顺帝说实话。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张衡。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位。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门大户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张衡政事处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3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 张衡看破宦海沉浮,花开花谢,长叹一声,拂袖离去。张衡淡漠了官场的热闹,转身步入新的领域。他端详大书的封面,钻研大书的封底,要在神秘的封面上触摸日月星辰的规律,要在广袤的封底上捕捉山崩地震的讯息。张衡仰头望天,即有了浑天仪,浑圆的球体演示着星星的隐落升起。遂著《灵宪》一书,结集了精确的天文数据,记录了2500颗恒星,标明它们的方位与轨迹。张衡发展了前人的浑天说,认定地球是个旋转的浑圆体,论证月亮本身并不发光,靠了太阳才神采奕奕。张衡精于数算,知天文,晓地理,俯首看地,即有了地动仪,其形状如酒尊,似可斟天酌地,8条“龙”,8只“蟾蜍”把握地脉流走的讯息。  张衡诸多的发明创造,大写着他卓著的功绩。张衡才智的横溢波及到各个领域,又先后发明了侯风仪,捕捉倏忽变幻的风姿云态,仿佛去追踪时间飞鸟的行迹。制成的指南东,给漂泊的航船以彼岸,让迷路的行旅明辨东西。张衡测绘的地形图,是壮美而实在的风景,将赤橙黄绿,山海大地置诸案头,悬于墙壁。张衡研读星空,而他本身就是一颗恒星,照彻天宇。张衡创造了奇迹,而他本身就是奇迹,千秋彪举。 张衡大胆的设想,成功的推理:“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弄通了月之盈亏的原理,摸清了神奇的星际关系。 张衡的名字被国际社会双手捧上月球,于环形山上永久定居——科学解释月蚀成国的第一人,理当代表一个民族走向天体。张衡解读生命之书,执著地从封面走向封底,成为天地间的精英,人类的花朵,智慧的火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