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苏富比秋拍推出清初二僧书画作品

 youxianlaozhe 2019-09-30

原标题:苏富比秋拍|古代书画:清初二僧重要作品

2019秋中国古代书画欣呈清初二僧重要作品两幅,石涛《墨竹》以及八大山人《蕨瓜图》。两者皆于简淡中展现笔墨无穷之创造力,可谓水墨画之至臻。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1


石涛《墨竹》


水墨纸本 立轴

估价:4,000,000 - 5,000,000 港币

展览:

《明末四僧书画展览》,国立历史博物馆,台北,1978年1月

出版:

1.  张万里,胡仁牧编,《石涛书画集》,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香港,1969年,图版54

2. 《石涛书画集》,第一卷,株式会社东京堂出版,东京,1977年10年,页111

3. 《渐江石溪石涛八大山人书画集》,国立历史博物馆,台北,1978年3月,页95,图版42

4.  余毅编,《石涛书画集》,一册,中华书画出版社,台北,1993年9月,页60

来源:

大风堂旧藏

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2010年10月5日,拍品编号1139

2


鉴藏印:(张大千)「大风堂渐江髡残雪个苦瓜墨缘」、「敌国之富」


本幅乃张大千大风堂旧藏,附原装大千题字木盒,惜因过去贮存欠佳,题字漫漶,但画中鉴藏印仍清晰可见。此画曾参与1978年国立历史博物馆〈明末四僧书画展览〉,并刊于画集《渐江石溪石涛八大山人书画集》之内。其他出版包括60-90年代香港、东京以及台北出版的《石涛书画集》等。

3


款识:昌黎赋笋诗至数十句,于笋之生韵绝少似,何如髯苏笔底,风坼露滋,醒人心目。石涛济道人一枝下。钤印:「何可一日无此君」


4


《诗画合璧图卷》之第二段画墨竹新篁 @故宫博物院


画家以破墨手法,浓淡相间,补足风竹之影,生动自然。与本幅可比较之石涛画竹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诗画合璧图卷》之第二段画墨竹新篁、上海博物馆藏《山水人物花卉图册》之竹梅一开、大都会博物馆藏石涛绘兰竹、王翚补石之《兰竹石图》等,三者皆以简单笔墨绘画,灵动风竹,贯穿其创作生涯数十载。

愈简愈元,愈元愈真

5


朱耷《蕨瓜图》


水墨纸本 立轴

估价:8,000,000 - 10,000,000港币

本幅《蕨瓜图》虽未落年款,然以其主题、用印、题款、书风应可推论,本幅即创作于此间,时八大山人近耳顺。《蕨瓜图》画风延续其早岁写生之风貌,作瓜果蔬食熟捻于心,阐述禅理愈见精妙,故国之思满溢纸上。此时的八大山人,因经济及居住条件限制,多画斗方。

6


《古梅图》@故宫博物院       本拍品之题款


释文:藤果葛碎根,根碎乃薇蕨。二月拳伸笔如铁,拳到倪迂尽阿呆。拳去倪迂没奢说,少年卤莽拳头高。争甚闲争讨甚饶。八大山人。钤印:「驴屋人屋」

本幅书风用笔挺劲刻削,属款「八大山人」,用印「驴屋人屋」亦皆为此时之特色。书风上,刘九庵先生曾于专文中论此时风格,表示「这种难言的隐痛和不平也表现在他画画的落款和签名上」。如北京故宫藏《古梅图》,落款「驴屋」,书风与数年后自题跋文可明显看出此时书风用笔之尖锐挺拔。

(图片来源苏富比亚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