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中原—河南考古七十年

 睫毛上的风尘 2019-09-30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河南成了中国被“地域黑”很严重的省份,甚至很多老乡在外打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河南人,怕工作被拒绝。其实作为河南人,我很骄傲。在中国不会有那个省份像河南这样把“中”当成口头禅挂在嘴边,这是中庸、是肯定、是担当。都说地下文物看河南。而“地下文物”多是通过考古发掘(还有盗墓不过最终还是会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考古”一词在宋代就已经出现,只不过不像现在这样,在地底下挖坟墓(古人认为挖人家祖坟是最缺德的事情)、找遗址,而是更侧重对历史典籍的文字考究。而民国时期随着外国入侵者进入中国,开启了中国的近现代考古,只不过当时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发现也就意味着掠夺和丢失,像洛阳金村大墓被盗取的文物可以装备一个大型博物馆,可如今文物全部都流失海外,令人痛心。所以新中国的考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考古,而河南的考古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今年正好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郑州博物馆以此为契机,专门进行了“追踪文明—新中国河南考古七十年”文化展出,集中展出了河南这七十年当中发掘的文化遗址以及出土的文物。虽然没有拿相机,但是怕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就用手机记录下了整个过程,真的是精彩纷呈,快来看看有没有在你家乡出土的宝贝“文物”。

行走中原—郑州博物馆

行走中原——郑州博物馆华夏体育文物特展

行走中原—郑州文庙

行走中原—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