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古文明之首在长江流域的洞庭湖

 LCB酒庄书房 2019-09-30

▲彭头山遗址的“刻符”(左)和山东大汶口遗址的头饰


在湖南境内发现的旧石器遗址和遗存大都分布在洞庭湖区滨岸地带及四水流域,据其特点分为“澧水文化类群”和“舞水文化类群”。这些旧石器最早出现在6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沉积红土中,说明洞庭湖区在60万年前已经有古人类了。考古界认为湖南旧石器具有对相邻地区的包容性和先进性,故“以洞庭湖为中心的湖南旧石器文化对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由此说明当时的以洞庭湖区为中心的古人类是比较先进的,形成了先进的旧石器文化中心。
文/童潜明(原湖南地质研究所总工程师)
潇湘晨报  09-29
有世界上最早的古城
长江流域的城市建设经过了漫长的时间。考古发现洞庭湖8000年前有围壕的八十垱遗址是最早的城市雏形;到6400年前有城墙的8万平方米的城头山遗址是最早的城市。城头山遗址发现发掘前后经历了20余年。
屈家岭文化早期,在澧县城头山遗址上筑起了城垣,其外开凿了护城河,面积达10万平方米。它是迄今已知我国最早的城址之一。这座植基于发达原始农业和新石器时代文化肥沃土壤中的城,显示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来临。同时与这座古城共处的澧水下游平原,按初步统计资料,旧石器文化遗存28处,新石器时期遗址彭头山文化10处、皂市下层文化12处、大溪文化34处、屈家岭文化30处、龙山(石家河)文化142处,共计256处,这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
1998年,考古学家王红星在《汉江考古》发表论文指出:“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古人居地的遗址多是在河边滨湖岗地、坡地上。一方面是因为人类生活离不开水,农业生产也离不开水;另一方面是因为河网水系为聚落间的频繁接触和文化交流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又指出“长江中游地区全新世温暖期,其上游地区气温也必然升高。冰川融化加剧,使长江水流量加大,本地降雨量增大,长江上游来水增多。加上当时又没有人工堤防,必然导致洪水泛滥。而海拔高程较低的澧阳平原遭水患冲积,自是首当其冲”。
澧阳平原之所以海拔高程较低,是因其处于地壳沉降状态,洞庭湖区出现了四个沉降中心,城头山便处于澧县沉降中心点。然而即使是在沉降的中心,在时间上也有相对上升和相对下降的发生。上升时古城处于湖滨阶地,下降时古城沦为湖泊被泥沙淤积,城头山各文化层的关系就反映了上升为陆、下降为湖的变化。到距今4000年左右的石家河时期,城头山就一直处于沉降状态,出露于澧水南岸,彭山山麓的澧水断裂北盘的埋藏阶地是说明洞庭湖区沉降的最好例证。

是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
彭头山遗址位于澧县大坪乡孟坪村,距今约9000年左右。1988年省文物考古所对其进行了发掘,在陶片中发现大量掺和的稻谷和稻壳,经研究为早期形态的栽培稻,这说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最早的地区之一。
八十垱遗址位于澧县梦溪镇五福村,时代相当于彭头山遗址的中晚期,距今8000年左右。1995年10—11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在古河道河漫滩部位距地表4.5米深处发现有黑色淤泥层,内有大量有机物和可以分辨的上百种植物,数十种动物与家畜骨骼,大量竹、木、骨器。特别重要的是在仅数平方米范围内,出土稻谷和大米1.5万粒以上,数量超过了国内已有发现的总和。这些稻谷和大米保存极好,这一发现对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较之彭头山遗址具有更高的突破性价值。
长江流域1970年代出土了浙江河姆渡人工栽培稻遗址,是7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当时认为是世界最早的。可是1988年出土的彭头山遗址和1995年出土的澧县八十垱遗址栽培稻却是8000年到9000年前,超过河姆渡1000~2000年。对此据2011年《财经》11期报道,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美国科学家一项大规模基因重测序分析稻米进化史的研究中,确认亚洲栽培稻起源于中国8200年前的洞庭湖区。
发现世界古文字史上的第一个字符
彭头山遗址发现少数棒坠饰上有刻写的符号称“刻符”,棒形坠饰长8.5厘米,底宽1.1厘米,厚0.7厘米。棒形坠饰与大汶口遗址出土的头饰相似,棒形坠饰下端的“刻符”。头饰上刻字符,是让神符、咒语保护头颅的。
棒形坠饰下端的“刻符”很工整、纤细、端正,说明不是一般的随意刻写,而是很严肃认真的雕刻,刻写的符形已定型,不是草创阶段。从“刻符”刻写的工整与精巧程度,表明刻写技术已非常娴熟,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积累。
“刻符”汉字中无,古彝文中有。
刻符通过碳14测年,为距今8200年前后,早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500年左右。贾湖遗址有4个为直行连续刻写的“刻符”,意思是“荒野孤魂”,说明此时文字已能连成语句,如果没有若干年的文化和字的积淀、发展,是不可能产生的。彭头山“刻符”的存在,证实了贾湖遗址“刻符”是从彭头山“刻符”积淀发展而来的。如若加上彭头山“刻符”前的草创阶段,说中国文字已有一万年左右的发展史也不夸张。
西方最古老的文字是出土于西亚哈拉夫遗址,是刻在陶塑女神肩膀上的,距今7500年,与彭头山“刻符”相比,晚了700年左右。因此可以说彭头山遗址“刻符”是目前世界古文字史上的第一个字符。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序,中国以3000年前的黄河文明排第四。早在20世纪初,梁启超先生就常为中国居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末鸣不平,曾大声疾呼“中国乃世界文明之鼻祖”。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长江流域,特别是洞庭湖流域的重大考古发现使世界古文明位次有修正的必要。于是2000年11月4日《科学时报》报道古人类学家贾兰坡院士等赞同要重排世界文明位次,认为长江文明应排首位;近年“中华民族史研究会”会长史式教授举出栽培稻、古城、祭坛、古稻田等洞庭湖区考古发现,也认为世界古文明位次要重排,应以长江文明为首;2011年1月16日召开的“湖湘文化研究会”2010年年会,不少学者依据中国最早的城市、最早的稻种,最早的八卦图和刻符等都发现于湖南,就认为中国文明之源在湖南,这是否意味着世界古文明位次之首应在长江流域的洞庭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