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丨月明如洗的故乡

 老鄧子 2019-09-30
月明如洗的故乡

作者:谢汝平

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不管离家有多远,不管离家有多久,心中总有一个角落安放着故乡。不管夜晚如何漆黑,不管前路多么坎坷,故乡总处在一片光明之中。这是月亮的功劳,每个人都有一个月明如洗的故乡,既清澈又明亮,既圣洁又亲切。

故乡越来越旧,但有月光的洗涤,在每个人心中,却越来越干净。就连晴天里的浮尘,雨天里的泥泞,陈年里的往事,邻居间的鸡毛蒜皮,都洁净得如同一幅油画,一幅纤尘毕现画工精湛的画。许多人并没有作画的技能,但月光把故乡画在每个人的心中,那是最动人最亲切的场景,胜过价值连城的世界名画。今夜的月光,不一定还是昨夜的月光,但却把故乡画下来,成为了那个永远的故乡。月光普照的夜晚,人们在思念故乡,故乡也在思念着远在千里的乡人。这是月光的特性,每一瞥深情的凝望,都会经过月亮的反射,以月光的形式,到达心中挂念的故乡。故乡有亲人,故乡有旧物,故乡有熟悉的往事,故乡有难以舍弃的情感,这些都被投射到月亮上,让流浪四海的游子,找到心灵的慰藉。每个人的故乡不一样,但每个人的故乡都亲切无比,故乡在心头的地位,不亚于功名利禄,不亚于锦绣前程。人们可以失去前行的目标,却不能丢掉身后的故乡,这得感谢月光,将越离越远的故乡不停擦洗,才会清晰如初。

月光也许只是一种天然的修辞手法,比夸张收敛,比比喻恰当,比排比更有力量。月亮每天晚上都作一篇文采飞扬的文章,故乡是其永恒不变的主题,很多人有早上看报的习惯,其实,每天晚上读读月光,都会令人神清气爽。有人曾质疑月亮有什么用,仿佛除了一点点月光就再无用处,却不知月亮是每个人的精神寄托,是每个人的情感纽带。如果没有月光,很多人再也忆不起远方的故乡,再也找不回心中的往事,身处外乡的人,也许可能有当地的户口,却很难有异乡的情感归属。没有月亮,心里将永远黑暗,心田会杂草丛生,心房里会肮脏龌龊,这绝不是小事,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想都觉得可怕。

好在,不管月亮受了多少冷落,遭了多少委屈,总是对我们不离不弃,月光的忠诚度胜过任何海誓山盟。只要在寂寞的夜晚抬起头,就会看到恬静平淡怡然自得的月亮。月亮的这种心性,没有人能学得来,月亮宠辱不惊的心态也没有谁能做得到,也许这才是它千万年保持明亮的原因所在。从科学的角度,月亮是接受了阳光的照射才能明亮,但月亮并不自私,它把有限的光反射到地球黑暗的角落,让多少人走出困惑走出困境,这是令人钦佩的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月光如水的夜晚,我也在洗涤心灵。月明如洗的故乡,我又恢复到儿时的模样,有着月亮一般的纯真。

父亲,我已长大

这个世界有一种爱,亘古绵长,无诉无求;不因季节更替,不因名利浮沉。工作以来,一直想写一写我的父亲,尽管这种愿望比较强烈,但却始终没能写成。最近,我终于拿起笔,脑海里一下子涌现太多的事情,太多的回忆,太深的情感,甚至有想哭的感觉,但是泪终于没有流出。我对父亲的感情真的是有些敬,有些爱,有些怕,也有些怨,复杂到自己也分不清了。

我出生在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隆街镇崧岭区偏僻的一座贫穷小山村。父亲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挣钱养家,听说村委会筹集在我们村附近的小河边建一所水电站,村委会工作人员到各村发出公告,说招聘一批员工到水电站上班。父亲在妈妈的鼓励下去报名应聘,参加了村委会组织的选拔考试。父亲凭着过硬的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顺利通过了考试,成为了第一批正式的员工,每月工资三百元,不包吃住。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我们村各家各户的收入而言算是很高了。父亲利用上班之余养养蜂,卖点蜂蜜补贴家用,下班后协助母亲做些农活。父母每天从早忙到晚,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兄妹养大,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蹒跚学步到成家立业,父亲对我们的照顾总是无微不至,尽心尽责,倾其全力。

回想自己年少无知,当时读书经历中考失利,没能考上高中,父亲那时很失望,我更是羞愧万分。但我绝望中听见父亲跟妈妈说:“还是读高中吧,给钱就给钱吧!”因为我读高中用完了家里所有积蓄,导致妹妹考上高中却没有钱读,父亲只能向舅舅们借钱给妹妹读卫校了。那段时间我很自责,心里觉得很对不起妹妹,一直到学校开学。新的校园生活给了我很大冲击,冲淡了我的这种自责,也改变了我的性格,我开始变得沉默。面对不如意的成绩,我很自卑,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默默地流泪。那段痛苦的日子,是老师们的鼓励,让我坚持,是同学们的热心辅导,让我重拾自信。

三年的高中生活很快就结束了,高考后等待分数的那段时间是最难熬的,我们全家人守着家里的电话一直等,每一分钟都那么地漫长。当听到电话那头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育专业的老师说:“恭喜你的孩子!你的孩子被我们学院语文教育专业录取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高中三年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考上了大学。当时,我害怕自己听错了,又打了好几遍查询电话确认,才知道我真的考上了大学。虽然没有多少语言,但从父亲脸上舒展的纹路可以看出来他是真的很高兴。

冰心说过:“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这些年看着你一次比一次多的白发,看着你满脸岁月的痕迹。突然惊觉自己已经长大,应该承担起这个家。

可是爸,我想告诉你,我已经长大,你可以歇歇了。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给你们很好的生活,但是我会努力,努力给你和妈妈一个温馨而美好的家。

作者:谢开好

蒲扇

作者:陈青延

提起蒲扇,想必不少的人都知道,这是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人们常用的一种扇风工具。这种过去传统的扇风工具,随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尽管人们很少用了,但至今在我的脑海中,还是留下了磨灭不掉的记忆。

我的老家在农村。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贫穷,生活物资极度匮乏。那时节,在每一年的夏天,农人散热纳凉、开生火和驱逐蚊子,都是用的蒲扇这种工具。我家乡湘北地区的人,也称蒲扇为芭蕉扇,就是电视连续剧《济公》中,济公手中拿着的那种扇子。

记得那个时候每年的夏天一到,就有货郎担挑着蒲扇下乡,走村串户的叫卖。而每年夏天,家里买过蒲扇烂得不能再用了的农户中,就会有人拿着家里卖荒货换回来的几毛钱,跑到担着蒲扇的货郎面前,从一挂蒲扇中,挑选几把扇子买回家。我母亲从货郎那里买一两把蒲扇回到家里以后,她就会视同宝贝一样,将每把蒲扇的四周包装上一圈布条,用针线扎紧扎好,目的是想让蒲扇经用。

那种年代,每年炎热的夏天,农人们劳作之余,全都是拿着蒲扇、斗笠和书本摇着扇风,散热与解热。夏日的夜晚,我父亲纳凉的时候,经常在露天下,像济公活佛似的,摇着蒲扇,悠哉悠哉地串门串户地聊天。那时节,农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不高,但他们还是过得很充实的。

大凡在农村里生活过的人都知道,每年的夏秋两个季节,农村的土地上蚊子很多。在以前农家是芦苇泥巴墙报纸贴窗户的年代,没有纱窗防蚊,农人家里只能依靠蚊帐防蚊。这样一来,蒲扇在农家更是派上了用场。可以说,在农村里,每到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都会有人撩开蚊帐,摇着蒲扇,使劲扇风,将蚊帐内的蚊子赶走,然后关闭好蚊帐,为家里人在晚上能够睡眠好做着准备工作。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农户里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用蒲扇。一年四季,农人家中劈柴烧煤,需要蒲扇扇风发火。到了每年的寒冬腊月,农人家中烧木炭烤火驱寒,也需要蒲扇扇风生火。在昔日那种贫穷落后的岁月里,蒲扇是人们一种必备的生活用品!

在我的印象中,过去那种年代,蒲扇不仅仅是农人的生活用品,还可以用来系在田野里的稻草人手中,驱赶糟蹋秧谷和稻谷的鸟类。我年少的时期,每年看到秧谷下泥和稻谷成熟的季节,父亲都会用竹竿扎成几个稻草人,系着蒲扇,竖插在田中央,俨然像几个真人立在田里一样,摇着蒲扇,赶走着偷食秧谷和稻谷的麻雀等鸟群。

往昔,蒲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尤其是给农人们带来了好处。那时节,农人们把蒲扇看得很要紧与十分珍贵。至今,令我扼腕叹息、难以忘怀的一件事是:我十三岁那年,我的一位叔奶奶,在一个炎热的夏夜,摇着蒲扇,拎着提桶,到自家门前的井边打水时,不小心将蒲扇掉到了井里。叔奶奶当时舍不得放弃那把扇子,一心想着法子去打捞那把蒲扇,不曾料想,一脚踏空,坠入井中,再也没有起来……

那时节,叔奶奶为舍不得丢掉一把蒲扇,付出了生命。我为她感到惋惜,为她感到伤痛,为她生活的那个时代感到悲哀。如今,我要好好地珍惜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物质丰富,生活幸福的新时代!

那些年的露天电影
作者:谢观荣

小时候,以为电影都是露天的。在乡村场院边埋上两根高高的竹竿或树棍,绑上一块雪白的电影布,四角方方的,带着宽宽的黑边,这就是人们观看电影的屏幕。当然,电影屏幕旁边还会挂上一个大喇叭,喇叭声可以传得很远,放电影换片的间隙,还能播上几则通知,谁谁家的孩子走丢了,哪个掉了钥匙等诸如此类的。有意思的是,那时只要放电影,就会出点状况,就会有通知播出,仿佛这是乡村露天电影该有的作料。而电影放映机是放在场院中间的,那绝对是个核心位置,一张方桌上放着电影机,周围几条长凳,电影放映员一边忙碌着,一边和坐在一旁的村干部闲聊。那时电影放映员是最深人们欢迎的人,大人孩子全都认识他们,只要看到他们骑着自行车带着电影放映机过来,立即奔走相告,仿佛家里来了最尊贵的客人,气氛比过年还热闹。记得我读初中时,有一个非常喜欢看电影的同学,他的理想就是放电影,初中毕业后,他真的成为乡里的电影放映员,背着电影放映机得意地穿行在各个村庄。可惜好景不长,没几年,露天电影竟然突然从广大乡村消失,消失得很彻底,仿佛本来就没有存在过,而我那个同学,也无奈地失业,可能舍不得那种穿行在乡间的感觉,改行走村串户做些小买卖。

现在想起来,那时的露天电影在人们文化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除了看电影,好像也没有其他文化娱乐。而露天电影的衰微,也是源于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爱看露天电影的时候,我们家里还没有通电,那时放电影都要带着发电机,有专人负责发电。也不过才几年的时间,不仅乡村通上了电,电视、冰箱、洗衣机、电脑等电器都进入寻常百姓家。边吃晚饭,全家人边坐在一起看电视,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从看露天电影时的被动接受到看电视时的主动选择,人们心里有着巨大的反差,虽然不一定清楚明白这个道理,但人们的行为就是最好的选择。在不用奔波就可以看电视的初始,很多老人即使看不懂,也每天同家人一起守在电视机旁,我见过很多这样的老人,对他们来说,不看就是浪费。

现在回头看去,社会的多次变革都是有征兆的,可惜绝大多数人无法抓住机会,要不然,人人都是富豪。现在回忆并感叹露天电影,不仅是回忆青春岁月,不仅是感慨已逝的年华,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自省。一直觉得现在看不到露天电影是遗憾,或许,电影本来就应该在影院里,吸引的是和电视观众不一样的人群。当初的露天电影,只是受当时条件所限,那时人们的精神需求简单,其本身或许就是不正常的产物,是社会变革当中人们精神断层的链接和补充。我们不该埋怨社会的进步,尽管我们在心理和情感上可能一时还难以适应。


编辑:萧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