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一作相思树上) 唐·李商隐 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 肠断秦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 注释 ①这首诗取首二字为题。诗题全诗校:“一作相思树上。”本篇作于大中五年春暮,系悼亡诗。 ②《文选·吴都赋》:“相思之树。”注:“大树也,材理坚。......其实如珊瑚,历年不变。”合欢枝:指枝柯相互纠结。 ③秦台吹管客:指萧史。此借指自己,点明爱婿身分。兼以弄玉喻妻子王氏。 ④谓春暮到家,王氏已去世。可参作者《房中曲》。 在相思树上,是一簇簇的合欢花枝。 解析 那紫红的花朵,如同凤凰,那青色的枝叶如同鸾鸟。微风吹过,紫凤青鸾翩翩起舞。 断肠的是,那个善于吹箫的秦史,等他到了合欢树下,春天已经过去了,紫凤无踪,那个叫弄玉的女子,等到生命的花,都凋谢了。 这首诗可以归为李商隐无题诗的一首,因为他是直接拿诗的前几个字做题目。 关于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各种各样的解读,那都是针对内容的,但总的而言,无题诗是写心境和情绪的。无论他用怎样朦胧的词汇,所要表达的是内心的一种情感。 这首《相思》,或叫《相思树上》,极其的简短,是一首绝句,而往往为读李商隐的人所忽略。但是正是这样一首小诗,却有着惊人的悲伤的力量,比各种各样的诔文,在往复吟咏中更能打动人心。 是的,这就说到重点了,这是一首悼亡诗,但真的悲痛,去年过分的悲伤也不写的。因为真的悲伤在每个字每个字的节奏里,音韵里,意向里。 26岁的那一年,16岁的李商隐,经历了10年的幕府磨砺,终于考中了进士。同年他的恩师和上司令狐楚病逝。而正是这年,考中了进士,就同时失去了生活来源的李商隐,做了人生最正常的选择,去另一个幕府做幕僚,也就是当时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 26岁的李商隐,考中进士,炙手可热,才气冲天,在王茂元的幕府里,他认识了聪慧的王茂元的小女儿。那个女孩子,不过十四五岁的样子。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青年才俊娶了温柔娇俏的小妻子。李商隐从来就不后悔娶的这位小太太。作为父亲早逝的他,十几岁开始边打工边读书,支撑着父亲过世后,有弟妹和母亲的家庭,其颠沛辛苦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在26岁之前,李商隐或者有过短暂的恋爱。但是都没有结果。倒是自己的岳丈不嫌弃自己,这个天真而温婉的女子和他也有着一见如亲的缘分。渴望稳定的李商隐,将全部的爱都许给了小妻子和新的家庭。 但是正是因为娶了王茂元的女儿,尚没有进入正式进入官场的李商隐,就遭到了人生事业的最沉重的打击。而是打击恰恰来自于他恩师的家庭,那个一向被他尊称为大哥的令狐绹及其所在党派和幕僚,指责他忘恩负义,投靠他党,在官场上对他进行全面的封杀。 而力图进入仕途有所作为并改善家境的李商隐,从此一生,沉沦下僚,怎样的奋发努力,都无法改变就从天而置的黑色窒息。 从26岁到38岁,李商隐东奔西跑,不断的去给幕府做幕僚,一来是为了家庭的经济和收入,二来是有一线的希望进入仕途,施展怀抱。十几年里和妻子聚少离多,谁愿望着有朝一日,能够让小妻子和孩子过上安稳的生活。 但是在38岁的那年,一个人在家里支撑着家庭的妻子,因为操劳病故。而妻子死的时候,李商隐还在千山万水之外,拼命的往家里赶。可是刚回来的时候,那只陪伴他的凤凰鸟,已经香消玉损,时年不到30岁,留下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深情而有才华的李商隐,在事业上饱受打击,因为和妻子的恩爱,对未来燃着希望。但妻子的过世,让他质疑了自己这么多年的奔波,换来了这一个妻子早逝的结果。 在外面幕府奔波的工作里,他最大的安慰和甜美,就是能够在工作的间隙拿钱回家,和妻子享受西窗剪烛话夜雨的温馨。但现在所有的辛苦,都化为了泡影,因为人不在了。 李商隐中意与自己的妻子,因为不但这个小妻子比他小10来岁,更可贵的自然是她读书识字,爱惜仰慕他这个夫君。这个小妻子是他的尘世的知音。也许很多次他们都谈到了将来,将来有钱了,过几天安稳日子,将来等孩子大了去哪里归隐。这个小妻子系出名门,在嫁给他之前,大约是从来没有吃过生活的苦的。然而却在嫁给他之后,抚养着两个孩子,支撑着丈夫的事业和远行,是李商隐内心最深沉的动力。 如果事业上的打击只是一种外在的原因,那么妻子的离开,使他的心,真正的塌方。 “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这不单是写的相思相爱,这是最正中的人间的夫妻情,使用紫凤青鸾和羽仪,这样黄钟大吕的郑重在描写夫妻的恩爱。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位妻子就是他心中的皇后。而李商隐也是帝王之孙,经常的拿龙来比喻自己。用羽仪这样的字,表面是写合欢树叶成双成对,仪仗森森,实际是写妻子华丽贵重,无可比拟。 “肠断秦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是怎样的一个意思呢。这里用了一个神话典故,萧史传说中春秋时候的人物,他非常善于吹箫。秦穆公就将女儿弄玉许给他。两个人婚后非常的和谐和睦,小时吹箫招来凤凰和龙,两个人乘着龙凤做了神仙。在这里用这样一个典故,非常的含蓄。说他已经回来迟了,回来的时候,太阳西斜,春天过去,合欢花谢了,那个像弄玉一样的妻子,在凄凉的等待中,没有等到他回来,自己先走了。 而他的妻子,正是那一年的春暮病故的。而他千山万水的赶回来时,妻子已经走了。这人生最大的后悔,就是等我回来,而你不在。而这个不在却是永生之痛,因为妻子永远的离开了他,将她一个人连同一对儿女留在了世上。 他怎么不后悔,不肠断。他怎么不知道妻子日夜盼望他的归来。只是他到底回来的迟了。 合欢花已经谢了,这世上再也没有紫凤青鸾。 此时他的一对儿女还没有长大,没有了,母亲的孩子寄居在姨妈家里。李商隐忍着悲痛和悲伤,再度去四川幕府,为儿女打拼。但是,明显的他的人生已经丧失了动力。 在四川节度使幕僚几年的工作中,他的兴趣转向了宗教。但是往事的伤痕,时常泛起。在最后的一份工作失去后,李商隐带着孩子回到了故乡,不久因病去世。时年46岁。 在妻子死后他谢绝了四川节度使好意给他安排的妻妾。一个深情的人,从一朵花开花谢,就已经彻悟了人生。晚年的他曾想出家。但这个愿望还没有达到,他就已经去世。或者出家是一种托词,是为了打发妻子不在的漫长的岁月。 而这首相思树上,简短蕴藉,有心的人读来,却是肝肠寸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