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菌病害辨别

 海底丛林 2019-10-01


7. 细菌致病性

http://www./m/index.php?c=read&tid=420672
致病性则是病菌对寄主造成的破坏引起病变的特性。一种病菌可以在多种作物体内存活,具有寄生性,但并不一定都能引起病害,即无致病性。病原细菌与寄主细胞接触后,破坏寄主细胞的半透性,致使原生质中不溶性物质转变为可溶性而外渗,造成细胞水分、养分向间隙外渗,引起腐烂或斑点症状,初期为水渍状症状;或产生果胶酶分解细胞壁组织,引起崩解,症状多半是腐烂;或产生蛋白酶使寄主细胞失活,造成细胞坏死,引起坏死症状;或产生水解酶分解碳水化合物造成细胞死亡,引起斑点;许多细菌还可产生高分子量的多糖物质,阻塞导管,引起萎蔫;少数细菌能分泌激素刺激寄主形成畸形和癌肿。

大多作物初期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状或油渍状、半透明,潮湿条件下有的病部有黄褐色或乳白色胶粘、似水珠状的菌脓;腐烂型往往有臭味。这是细菌病害的重要标志。


(三)细菌病害病株田间分布


细菌性病害发生初期有发病中心,后有随水流方向传播蔓延趋势。地势低洼、深水灌溉、苗势嫩绿、大风暴雨后及人为、虫害伤口后有利病害加重发生。一般高温、多雨、潮湿天气有利于细菌病害的发生。

二、重要细菌属及代表种


目前植物病原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的厚壁菌门和薄壁菌门,共25个属,115个种,17个亚种,217个致病变种。但其中与生产有关系密切或重要的细菌属有8,包括黄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欧氏菌属、棒形杆菌属、土壤杆菌属、噬酸菌属、和韧皮部杆菌属劳尔尔氏菌属。


1、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黄单胞菌属为薄壁菌门的成员。菌体短杆状,多单生,少双生,单鞭毛,极生,没有荚膜,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严格好气性。代谢为呼吸型,没有发酵型。氧化酶反应弱或阴性,过氧化氢酶反应阳性。对营养要求不高,供给简单的有机碳素化合物和其他无机盐一般都能生长,一般在培养基上不产生色素,但菌体含有一种黄色的类胡萝卜素。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密黄色、光滑或粘稠的菌落。绝大多数成员为植物病原细菌,为害作物引起叶斑坏死或枯死等症状,如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条斑病、柑橘溃疡病、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油菜黄单胞菌、桃细菌性穿孔病等。该属细菌重要种有野油菜黄单胞菌(俗称甘蓝黑腐病菌X.campestris)、水稻黄单胞菌X. oryzae),重要变种有野油菜黄单胞菌禾草致病变种(X. c.pv. graminis)、野油菜黄单胞菌柑桔致病变种(X. c.pv. citri)、水稻白叶枯病菌(X. oryzae pv.oryzae


2、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假单胞杆菌属是薄壁假单菌科的模式属。菌体短杆状或略弯,单生,鞭毛1-4根,极生;没有荚膜;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严格好气性,代谢为呼吸型,没有发酵型。氧化酶反应阴性,少数阳性,过氧化氢酶反应阳性。对营养要求不高,供给简单的有机碳素化合物和其他无机盐一般都能生长。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灰白色、圆形、隆起的菌落,有荧光反应,有些种产生褐色素扩散到培养基中。它的寄主范围极广,多数为腐生性的,有些是植物内寄生菌,也有一些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如丁香疫病菌等,可侵染50多个科的数百种多种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引起叶斑或坏死及茎秆溃疡等症状。如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烟草野火病、桑疫病等。


3、劳尔氏菌属(Ralstonia)


从假单胞菌属中分离出,其中茄科植物的青枯菌(Ralstoniasolanacearum)是众所周知的重要病原菌。普通细菌培养基上菌落隆起、光滑、湿润、灰白色至白色。有些菌株在培养基上可分泌一种水溶性褐色素而使培养基变褐色。在灭菌的马铃薯块上,则能使其变深褐色至黑色。


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30多个科的100多种作物,马铃薯、烟草、花生、番茄等茄科青枯病发生非常严重。种下分类多样化,不同菌株的寄生专化性不同,寄生在番茄、马铃薯、花生上是同一生化型,而烟草上的则是另一生化型。典型症状是全株呈现急性凋萎,病茎维管束变褐,横切后用手挤压可见有白色菌脓溢出。


病菌可以在土中长期存活,是土壤习居菌。病菌可随土壤、灌溉水和种薯、种苗传染与传播。侵染的主要途径是伤口,高温多湿有利发病。


4、噬酸菌属(Acidovorax)


该属与从假单胞菌属相似。菌体杆状,直或略弯,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鞭毛通常为单极生根,少有2-3根极鞭。重要的植物病原噬酸菌有瓜类果斑病菌(A.avenae subsp.avenae,造成植物组织坏死和腐烂。


5欧文氏菌属(Erwinia)


欧文氏菌属是薄壁菌门肠杆菌科的一个成员。菌体短杆状,多双生或短链状,偶单生,除一个种没有鞭毛外,其余生多根鞭毛。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兼性好气性,代谢为呼吸型或发酵型。无芽孢,营养要求有的需要特殊的生长物质,供给有机氮化合物,一般生长较好;一般不产生色素,但有的菌体有色素。营养琼脂上菌落圆形,隆起灰白色。氧化酶反应阴性,过氧化氢酶反应阳性。大多数成员为好气性,部分为兼性厌气。


欧文氏菌属大多数是植物致病菌,受害后引起作物坏死、溃疡、萎蔫及软腐等症状。如十字花科软腐病、梨火疫病、胡萝卜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等。可分为两个组群,一是以梨火疫病菌为代表的解淀粉菌群,二是以胡萝卜软腐菌为代表的软腐菌群。软腐菌群寄主范围很广,包括十字花科、禾本科、茄科等20多个科的数百种果蔬和大田作物,大多由伤口侵染或介体传带侵染,产生大量的果胶酶,使植物组织的薄壁细胞浸离降解,引起肉汁或多汁的组织软腐,尤其在厌氧条件下最易受害,大白菜软腐病常在贮藏期间表现症状。常见种有胡萝卜欧文菌(E. carotovara)和梨火疫病(E. amylovara)。


6、韧皮部杆菌属(Liberobacter


韧皮部杆菌属是新设立的属,这是一类在韧皮部中寄生危害的病原菌,以柑桔黄龙病菌为代表,至今尚未能人工培养,但已在电镜下观察菌体梭形或短杆状,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包括两个种:在亚洲发生的引起柑桔黄龙病Candidatus Liberobacter asiaticum,发病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传播介体为亚洲桔虱。另一种为在非洲发生的Candidatus Liberobacter 引起青果病(citrusgreening),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0~25℃,由非洲木虱传染。


7、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


属薄壁菌门根病菌科,土壤习居菌,菌体短杆状。单生或双生,鞭毛1-6根,周生或侧生,没有荚膜,无芽孢,好气代谢为呼吸型,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氧化酶反应阴性、过氧化氢酶反应阳性。对营养要求不高,但有的需要供给氨基酸和生长素。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形成黏性的灰白色至白色圆形、隆起、光滑菌落,不产生色素。


土壤杆菌属包含5个种,除放射性土壤杆菌(A.radiobacter)外,其余4个种都是植物病原菌,属兼性寄生菌,常引起木本植物的瘤肿和发根。其中根癌土壤杆菌(A. tumefaciens),寄主广泛,可侵害90多科300余种双子叶植物,尤以蔷薇科为主,引起桃、苹果、葡萄、月季的根癌病。


8、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


棒形杆菌属是以前的棒状杆菌属建立起来的,属厚壁菌门。菌体短杆状至不规则状,有时呈棒状。无鞭毛,无芽孢,没有荚膜,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严格好气性,代谢为呼吸型,氧化酶反应阴性、过氧化氢酶反应阳性。营养要求较高,生长较慢;细胞内有黄或紫的色素或者没有色素。作物受害主要引起萎蔫、溃疡等症状。马铃薯环腐棒形杆菌可侵染为害5种茄属植物,在我国只在马铃薯上为害
2.细菌性病害症状的观察


传染性病害的病原有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类病毒、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这些病原所致的病害都具有传染性,在田间发生时,一般呈分散状分布,具有明显的由点到面,即由一个发病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太的发展过程。有的病害在田间扩展还与某些昆虫有联系。根据“四大传染性病害的田间区别”作初步判断。传染性病害的各类病原除病毒、类菌原体及类病毒外,在病部都产生病征。真菌病害的病征很明显,在病部表面可见粉状物、霉状物、粒状物、锈状物等各种特有的结构;细菌病害在潮湿条件下一般在病部都可见滴状或一层薄薄的脓状物,通常呈黄色或乳白色。干燥时干涸成为小珠状、不定形粒状或发亮的薄膜。这些是细菌的溢脓,是细菌病害的病征。作物细菌病害表现各种类型的症状,不同属的细菌侵染作物后引起的症状有所不同。


棒形菌属细菌主要引起萎蔫,假单胞菌属细菌主要引起叶斑和叶枯(少数枝枯、萎蔫),黄单胞菌属细菌主要引起叶斑和叶枯,土壤杆菌属细菌主要引起瘤肿(少数畸形),欧文氏菌属细菌主要引起软腐(少数萎蔫和枝枯),劳尔氏菌属主要引起青枯萎蔫。一般来说,叶斑或叶枯型的细菌病害,不是假单胞杆菌属就是黄单胞杆菌属细菌引起的。至于一种软腐型的细菌病害,首先要考虑是由欧文氏菌属细菌引起的;萎蔫型细菌病害的情况比较复杂,但是根据我国目前发现的情况,主要是棒形菌属和假单胞杆菌属细菌引起的。由于假单胞杆菌和黄单胞杆菌这两个属包括将近3/4的作物病原细菌,所以叶斑和叶枯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害。


许多细菌性病害的病斑带有水渍状,有时可以作为诊断的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细菌病害都是这样。例如,黄单胞杆菌属细菌侵染后形成水渍状病斑的可能性大一些,而假单胞杆菌属侵染引起的病斑就较少表现水渍状,有的只在侵染前期或空气湿度很高时才表现一定的水渍状。


病部有时有菌浓排出。菌浓灰白色到黄色,珠状或其他形状,干燥后在表面形成菌膜或胶粒。菌浓在叶面上最常见,有时茎部肉状果也有菌浓排出。但并不是所有细菌病害都有菌浓,所以只能作为诊断的参考。


蔫萎型细菌病害,将病茎横切,可见维管束变褐色,用手挤压,可从维管束流出浑浊的黏液,利用这个特点可与真菌性枯萎病区别。也可将并组织洗净后,剪下一小段,在盛有水的瓶里插入病茎或在保湿条件下经一短时间,从切口处有混浊的细菌溢出,这是诊断细菌病害比较简便而相当可靠的方法。


腐烂型细菌病害的病部软腐、粘滑,无残留纤维,并有硫化氢的臭气。而真菌引起的腐烂则有纤维残体,无臭气。




3.细菌性病害的显微镜检查


病组织的病原显微镜检查是诊断细菌病害的简单而又可靠的方法。一般通过病状诊断和细菌溢检查,即能准确判断一种病害是否为细菌病害。研究一种细菌病害,先要确诊是由细菌的侵染引起的。无论是有病的或健康的作物,表面都有大量的细菌,如果不经过初步鉴别就进行分离培养等工作,有可能将一些腐生性细菌当作病原细菌,这不但浪费时间,并且会作出错误的结论。


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受害部位的维管束或薄壁细胞组织中,一般都有大量的细菌。检查时,要选择典型、新鲜、早期的病组织,先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吸干,用灭菌剪刀将病部剪下,略带健康组织,大小不超过0.5—1厘米,平放置于消毒载玻片中央,加入灭菌生理食盐水或灭菌水一滴,然后用灭菌剪刀或解剖针将病组织从中心处撕破,加上盖玻片,进行显微镜检查。镜检时光线不宜太强,放大倍数先低倍后高倍,以100-400倍为宜。注意观察病组织四周,如发现有大量细菌似云雾状溢出,即可确定为细菌病害。


按照Koch法则,从病组织分离获得纯培养细菌后,必须测定它对寄主植物的致病性。一般的工作顺序是先测定致病性,然后再研究细菌学和生理生化性状。细菌一般采用稀释分离法,病原细菌在组织中的数量很大,稀释后培养可以使病原细菌与杂菌分开形成分散的菌落,容易得到纯培养。少见的或新的细菌病害,当镜检后确定病原为细菌时,除采用柯赫氏法则证实这种细菌为该病的病原外,要确定该病原细菌的属、种时,还要观察记载细菌的形态,有的还需要进行噬菌体测定。


第三只眼
2014-10-28 10:13

4.细菌性病害诊断应注意的问题


病害诊断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要作出正确诊断,至少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症状的变异性和复杂性。虽然病害症状通常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但是病害症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种病害往往因品种、环境条件、发病时期和发病部位等的不同而异。


(2)注意避免病部上病原菌与腐生菌的混淆。


(3)注意把病害与虫伤、机械伤等伤害区分开来。


(4)注意把并发性病害(伴随发生的病害)与继发性病害(继前一种病害后发生的病害)区分开来。


(5)注意品种抗性对症状的影响。


(6)注意症状发生的范围与病菌分布的不一致性。


⑺检查细菌溢是简便而可靠的诊断方法,但有时也可能发生差错:


①作物细胞中的颗粒状内含物,有时也从切口流出,但是这种颗粒都比较大,大小不一致,数量比较少而且分散,细菌溢的颗粒比较小而且均匀,大量集中流出;


②作物表面的细菌和酵母菌等可在叶片的分泌物中繁殖,检查时也可能看到有颗粒从组织上扩散开来,但大小不均匀,有的比较大。仔细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可以看到颗粒是从叶面扩散出来的;


③作物腐烂组织上检查到的细菌溢,也有可能是组织腐烂后在上面滋生的腐生性细菌。最好是检查刚开始发病的部位,多检查几次再作判断;


④萎蔫型的病害,要注意区分细菌侵染的部位和表现症状的部位,要从侵染的部位检查。
细菌引起的瘤肿,并不是任何部位都能检查到细菌溢,要从内部新鲜病组织中检查,并且一般细菌溢的量也比较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