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行

 zzm1008图书馆 2019-10-01

  2018.9.7-12,说是要了解5000年的中华文明就要去山西,山西对我们一直是个谜,我们朋友六人相约一同前往山西,探寻古老的中华文明文化。

    第一次参加“途牛”旅游感觉很好,整个行程安排的都很好,在吃,住,行,景点安排上都看出了山西途牛对游客的诚意和热情,还有高素质的导游,使旅游的品质更加提高了。我想我以后还会走“途牛”的线路。

    此次行程山西全境游双飞六天,以太原为中心一路向南到襄汾,北至大同,屈指行程近2000㎞,平均每日行程300--400km。第一天,中午飞抵到省会太原后,当天下午我们就前去参观【山西省博物馆】漫步太原市的母亲河【汾河】然后到柳巷的【食品街】吃当地的特色小吃羊杂汤,住太原维也纳智好大酒店。第二天,达晋中市灵石县的【王家大院】,临汾市吉县壶口镇的【壶口瀑布】,住襄汾丁陶大酒店。第三天,晋中市平遥县的【平遥古城】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的【乔家大院】,太原市晋源区西南悬瓮山麓国家国宝级文物【晋祠】,住太原维也纳智好酒店。第四天,忻州市五台县杨柏峪村国宝级文物【五台山】台怀镇寺庙群的【镇海寺】【塔院寺】【显通寺】【普化寺】【殊像寺】【五爷庙】住五台山景苑宾馆。第五天,大同市南郊区国宝级文物【云冈石窟】,忻州市忻府区国宝级文物【华严寺】,住大同王府至尊酒店。第六天,朔州市国宝级文物【应县木塔】忻州市代县【雁门关】回太原市行程结束返穗。(此次景点中的四个国宝级文物指的是1961.3.4国家首次批准的77个中的保护文物)

     由于本次行程信息量太大,为方便记忆,记录的比较多。

这次山西行六天游的路线,真是贯穿了山西的南北。南到襄汾,北至大同,屈指行程近2000㎞,平均每日行程300--400km。

2018.9.7行程D1,11点我们乘飞机2.5小时到达太原机场,途牛旅行社接入住酒店后,我们立即赶往【山西省博物院】参观,漫步太原的母亲河【汾河】,晚上柳巷看夜景还吃到了羊杂汤。

到太原的人不多,波音737没坐满。全程2.5小时。

住太原维也纳智好酒店

全团人员准备出发

山西博物院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起称山西省博物馆。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从这里了解山西5000年的文明史。

镇馆之宝-鸟尊,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拥有者为改唐为晋的第一代晋侯燮父。

九边重镇中山西境内就有两个。这个图对后面部分景点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

晋商票号还原场景,前来参观的人都不计成本的投资,成了真正的票号。

  太原市的母亲河【汾河】,过去说起山西,首先想到的一是煤矿,城市很脏很黑,到处都是飘着的煤粉,二是煤老板,穷的只有兜里有大把大把的钱。可今天我看到的太原市是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清清的汾河水哗啦啦地流,走在河边小风习习垂柳依依,一个很干净很舒适的城市,完全不一样的太原市。

你能想象的到这是太原的天空吗?

汾河边微风习习垂柳依依,在后面的行程中我才明白了山西人为什么喜欢柳树。为的是纪念“介子推”,(公元前636年)晋国贤臣,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周朝晋国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由于晋文公轻信奸臣挑唆放火烧山,介子推抱着一棵柳树而死,后人为纪念而种了很多柳树。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立庙祭祀,还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

阎维文唱了好多年的“一棵小白杨”,杨树,这次到山西才认识的。

太原人休闲的慢生活,年轻的大叔们在放风筝。

龙和落日,P成了二龙戏珠

太原市柳巷的【食品街】小吃一条街,与凤凰古城,丽江古城,阳朔西街,成都宽窄巷子,重庆磁器口类似。一个十足的商业街,跟全国新建的老街一样,适合少男少女风花雪月。都说太原的羊杂汤地道,我们几个想到这里尝尝传统的羊杂汤,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去到真正老街才能吃到。吃之前我就提醒大家,不管什么人告诉你说什么东西有多么好吃,劝广州的朋友切记先根据自己的经验乘以N%,因为好吃的东西都在广州,到外地吃东西期望值千万不要太高。

我们终于在食街外找到了吃羊杂汤的地方。不过他们的羊杂汤实际上是土豆汤粉里加了一点点羊杂丝,被人吹捧的这么好吃的特色小吃实在另人不敢恭维,看来这里的人们生活水平不高。

街景

2018.9.8,行程D2,今天的主要景点是,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王家大院】,临汾市吉县壶口镇【壶口瀑布】。

  都说山西人是铁算盘,看来他们自己也这么认为的,在去晋中市王家大院途中服务区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的静升镇,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建筑规模宏大,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是乔家大院建筑面积的25倍,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分为六个堡,我们参观的是其中的一个堡【高家崖】,高家崖建筑群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皆为三进四合院,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旁的绣楼外,又都有各自的厨院、家塾院,并有共用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周边堡墙紧围,四门择地而设。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上下左右相通的门多达65道,又独立成章。在山西这样的大宅子比比皆是,并且还一个比一个更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家鼎盛时期“钱途”不可估量,富可敌国。

大院里的建筑木雕,石雕,砖雕三雕技术,泥塑比比皆是,题材丰富,技法娴熟,大量采用了世俗观念认可的各种象征,隐喻,谐音,甚至禁忌的艺术形式,都有故事和寓意,博大精深。

人们说:五岳回来不看山,王家回来不看院之说。


建筑装饰是清代“纤细繁密”结构附件装饰绚丽精致,雍容典雅。

后院下人住的地方

院子局部

院墙下,真可谓是高墙深院了

院子围墙上

一面院墙看不到头,这个院子只是高家崖的一部分

王家大院使我们开了眼界,这里竟然有这么大的宅子。

丰盛的午餐

我们的车行驶在吕梁山脉中,高架桥和汽车的影子映射在深深的山谷中。

吕梁山脉中的沟沟壑壑

  【壶口瀑布】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壶口瀑布。到了壶口瀑布看到她那气势磅礴奔腾直下,才能真正体会到为什么用黄河来形容我们5000年的中华民族,才知道为什么黄河的精神可以激励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奋勇前进,怒吼的黄河震撼着心灵,涤荡着灵魂,黄河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壶口瀑布】奔腾咆哮向东流,看到此情此景,使我们联想到“黄河大合唱”,当时有多少抗日志士在黄河精神的鼓舞下,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黄河今年丰水,十多年了今年黄河的水最大,本来可以下到瀑底观看飞瀑的,因水大淹没了而不能下去了。顺便说一下,二天后壶口瀑布因水大淹没了河床中的小桥而封闭。

从前黄河河道不固定,经常会改道(历史上无数次发生)。某个地方原来在河的东面,若干年后,因黄河水流改道,这个地方会变为在河的西面。这句话比喻人事的盛衰兴替,变化无常,有时候会向反面转变,难以预料。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讲的就是这个。

黄河魂

山西,陕西特有的小毛驴。

2018.9.9,行程D3,今天的行程是晋中市平遥县【平遥古城】,晋中市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乔家大院】,太原市晋源区悬瓮山麓国宝级文物【晋祠】。

高高的围墙,【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782年),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另一座为丽江古城)。都说山西人有钱平遥就是一个见证,曾是清代晚期中国的金融中心,并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格局。

平遥古城中有天主教堂

古城中的九龙壁

城隍庙

到处都飘着醋香

在晋中,有一俗语可谓家喻户晓:“平遥古城三件宝,漆器牛肉长山药”。在古城三件宝中,漆器列为首。

据说是中国最后一个【县衙门】

县衙门后院,县太爷的内宅,小小的门,据说是要不露富,要低调。

听戏台,三面都可以看,这样更考验演员的技艺

好好的老宅,偏偏要挂上口号横幅,煞风景。平遥古城四合院的北房都是两层小楼,二楼一般都是给未出嫁了小姐住的闺房。

平遥古城留念,冠云牛肉是名牌产品

著名的“日升昌”票号,票号是清代出现的一种金融机构,而开办最早的票号是日升昌票号,分号达35处之多,遍布全国大中城市、商埠重镇。以汇通天下闻名于世。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商帮,山西商帮、徽州商帮、陕西商帮、山东商帮、福建商帮、洞庭商帮、广东商帮(广府、客家、潮汕)、江右商帮、龙游商帮、宁波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潮商势力最大,影响最远的三大商帮。

当代账房先生,你只需给他票子“人民币”他就可以给你开票子“银票”。

每个院子里都有水缸,因为水为财

镖局

山西刀削面

明代城墙北门

有人结婚

【乔家大院】是清代中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乔家当时是非常显赫的人家,还有慈禧太后赐的牌匾和九龙灯

百寿影壁

乔家大院第二院

九幅屏风

成排高挂的红灯笼,高高的砖墙,精美的雕刻,漂亮的斗拱飞檐,深邃的巷落,这里是乔家大院

老夫人住在这

地里的高粱熟了,红满天。

  【晋祠】国宝级文物,有三个国宝和三绝。一宝是【献殿】公元1168年创建全木斗拱结构,二宝是鱼沼飞梁,是一座木桥,是我国现存古桥中唯一的一座十字形桥梁,已有1500年。三宝是【圣母殿】,为奉祀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叔虞的母亲邑姜于1032年建。一绝是古树周柏,是北周时代种植的柏树,倒伏那棵的已有3200年,支撑它的是儿子也已经2700年。二绝是宋代彩塑【圣母殿】内宋代的彩塑。三绝是【难老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灌溉着山下的大片稻田(山西是不适宜种水稻的,唯有这里例外)。祠内还有一个【自鸣钟】,不需撞钟,只有山上撞钟这里就会产生共鸣。门口的一对石狮子,严格遵守男尊女卑的传统雄者责挣钱和发号施令(开口踩绣球),雌者无话语权做家务(闭嘴带孩子)

晋祠三宝之一是【献殿】公元1168年创建全木斗拱结构。这座大殿原来是祭祀圣母、供献礼品的场所。

晋祠三宝之二【鱼沼飞梁】是一座木桥,是我国现存古桥中唯一的一座十字形桥梁,已有1500年。

晋祠三宝之三【圣母殿】是为奉祀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所建。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一1032年),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剪边,殿高19米。


圣母殿祭奠的圣母塑像

晋祠三绝之一,周柏是北周时代种植的柏树,倒伏那棵的已有3200年,支撑它的是儿子也已经2700年。

二绝是宋代彩塑【圣母殿】内宋代的彩塑。

三绝是【难老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灌溉着山下的大片稻田(山西是不适宜种水稻的,唯有这里例外)。

【难老泉】的水从这里涓涓流到山下,灌溉着山下大片稻田

晋祠内的【舍利生生塔】七层,喻意七级浮屠。

谢谢分享,行程还在继续,故事还没讲完,如果喜欢需稍稍等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