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最落寞的一首词,黯然缺不失追求,最后一句已成经典

 wlr6688 2019-10-01

现实中,总有一些人默默孤守自己的追求,因而往往显得特立独行。辛弃疾,可谓是南宋一片纸醉金迷中特有的异样风景。

元夕,就是现在说的元宵节,一年中难得的热闹节日。

这里要说的,是南宋纯熙元年(1174)的元宵节,地点京口(镇江)城中。

这天夜里,大街小巷熙熙攘攘,挤满了男女老少。天桥边,小吃摊烟气腾腾,小贩的吆喝声和孩童的玩闹声此起彼伏。天桥上,游人如织,几个小娇娘提着小巧的粉灯笼,桥下不时有小船来往穿梭,不少士子在四处观赏景色,如果不经意间看到瞥见一道若隐若现的倩影,则立马心摇神驰,将《诗经》中的情诗艳词又重新温习了一遍。天空上,不时绽放出几道烟花,将天空染成各种颜色。

一片繁华,人们似乎忘记了40年前的靖康之变,忘记了北方尚在异族的统治之下,而对方正在虎视眈眈地窥视着南方的繁华,并磨刀霍霍地等待时机。

辛弃疾最落寞的一首词,黯然缺不失追求,最后一句已成经典

众人之狂欢,一人之落寞。

这时,已35岁的辛弃疾正在这片人潮中默默地前行着。

他自从在北方率兵南下归顺南宋小朝廷之后,就一直得不到高层的重视,并将他安置在地方上做官,使辛弃疾壮志难酬,失望连连。

这时,他的心里构思这一首词《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人们都快乐地享受着节日的气氛,完全忘记了北方的威胁。不知眼前的繁华,在北骑南下后又会是怎么的一副场景啊!

辛弃疾继续特立独行。

辛弃疾最落寞的一首词,黯然缺不失追求,最后一句已成经典

人,并非都喜欢孤独,只是因为暂时无法摆脱它,就只好接受它罢了。

孤独的人,更加接近真实的内心,看不到别人看不到的许多东西,想得到许多别人想不到的东西。孤独,给予了人思考。

这时,辛弃疾眼前忽然看见一位步履袅娜、衣着淡雅的的女子从旁边走过,转过脸瞥见辛弃疾的时候,微微笑了笑,并在空气中留下一阵暗香。

词人忽然被她的气质吸引,于是回过头来在匆匆忙忙的人群中寻找她的背影,来回走了许多路,才猛然发现,那女子正走向灯火暗淡的地方,并逐渐消失在远处的小巷之中。

词人并没有再去寻找他,他似乎从这女子身上看到了现在的自己,心里立马波澜起伏,思如泉涌: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原来,自己也是慢慢走向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啊!

辛弃疾最落寞的一首词,黯然缺不失追求,最后一句已成经典

热闹虽然是别人的,但孤独,也是一个人思想的狂欢。

南宋小朝廷,沉浸在一片西湖歌舞中,自是危如累卵,一个人纵然拯救不了一个时代,但至少自己在努力,至少不负初心。

这,才是孤独中需要达到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